杨梅
教师的语言表现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益。形象的语言能将“死”知识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活”知识,让学生易于运用;具有情感的语言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产生美的感想;生动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振奋学生的精神,让学生听了便“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使教材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赋予形象,激发兴趣
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化为具体,深奥变得淺显,枯燥变为风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给所教的知识赋予形象。如学杨万里的《小池》,仅28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初夏小池中荷花随风摇曳、绚丽明净的美景。可古诗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懂,而且枯燥无味。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先给诗句划分节奏,标明重读音,然后带领学生多读几遍,再运用多媒体展现一幅充满盎然生机的图画。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说:“同学们,你们瞧,当荷花还只是刚刚露出时,那只小小的蜻蜓已扑扇着双翅,姿态优美地站立在高傲摆动的粉色荷包上,动作是那样轻盈,那样潇洒。”有的说:“老师,我仿佛看见了蜻蜓在碧绿的荷叶上飞舞。”有的说:“老师,我仿佛看到了荷花还没有全开,蜻蜓就飞来了。”此时此刻,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不仅赋予了小池美丽的形象,而且让学生全面理解了古诗作者所要表达热爱大自然的含义,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
二、激发情感,烘托气氛
良好的教学语言可以烘托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加深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教师要根据目的要求,用语言进行渲染与烘托。如教学六年级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一边播放《卖火柴的小女孩》动画影像,一边配上老师悲伤的语言。这时就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太可怜了,我想送一袋面包给她吃。”老师继续用悲伤的语言说道:“天气越来越冷,天色越来越暗。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更冷了,也更饿了,可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这时,有更多的学生站起来,眼里噙着泪水。有的说:“没有吃的,没有穿的,而且是在大年夜,我们应该为她募捐。”有的说:“我要送她一件羽绒服,可以帮她抵挡风雪,让她不再寒冷。”看着多媒体投影的凄凉画面,听着那悲伤的语言,确实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小女孩连基本生活的温饱都不能满足,小小年纪还要卖火柴求生,激发了学生的怜悯和同情之心。
三、体会意境,化难为易
教师的语言经过锤炼、加工,撷取“精华”,化难为易,变抽象的知识为直观形象的语言,让学生产生想象,使其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如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这篇课文里有一句话学生不好理解:“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先让学生看看校园里树上叶子的多种姿态,再让学生进行想象,然后作如下讲解:“这些树叶,有的在轻轻地摆动,好像在缓缓起舞;有的左旋右转,好像在抖动美丽的衣裙。这些树叶不仅变得会动,而且会说、会想。它们都有了生命、有了灵魂。”这样讲可以让学生在形象思维活动中进入教材意境,深入领会这句话的含义:虽然写的是榕树静态的美,体现的却是这美丽南国榕树的生命力是多么的旺盛,真正成为“鸟的天堂”,从而巧妙化解了课文描写中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难点,为今后学习及理解相类课文做好了准备。
四、陶冶情操,披文入情
北宋著名的心理学家程颐曾说:“教育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的确,如果教师的话缺乏表现力、感染力,那么学生必然觉得无味而怠学。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充满激情,寓理于情,那么学生必定热情高涨,入耳、入脑、入心灵。如教五年级课文《慈母情深》,应着重挖掘“人情美”,利用这个美育因素去教育学生。作者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发现母亲赚的每一分钱都是那么艰辛,却尽量满足孩子的正常所需,触动太深,感恩于母亲的伟大,用母亲给的那几张皱巴巴的钱买了母亲最爱吃的水果罐头。课文描写了作者的心理活动,刻画出作者情感的变化。讲到最后总结时,教师应充满激情地说:“是啊,母爱多么伟大,多么无私,她们就像春蚕,默默地给儿女奉献出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热血。在母亲生日那天,我们应该如何来报答自己的母亲呢?”顿时,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多帮母亲做力所能及的事,有的说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礼物送给母亲,有的说送上自己制作的生日贺卡。这堂课由于老师充满激情地讲解渗透,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每个学生接受了“心中有他人、从小孝顺父母”的教育。
总之,每位语文老师都要把语文教学语言当作一门艺术,去点燃学生心灵的语言火花,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学好、用好语言,增强感悟语言的能力,使学生更能深刻体会语言的魅力,努力使学生提高语言素养,领略语言的精髓,并且为学好语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