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刘思怡
摘要:2017年 10月21日,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丽泽文献研习营”第一季和陕西师范大学“文献青年学者沙龙”在西安成功举行,与会者发表了六篇各具特色的研究论文,取得了相当喜人的研究成果。會上,有多位学者对各论文提出了中肯评论和建设性建议。此次学术活动,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陕西的浓厚文化氛围和学术研习风气,是陕西青年学术活动的一次成功检阅。
关键词:“丽泽文献研习营”第一季;“文献青年学者沙龙”;论文交流;综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1-0029-02
2017年 10月21日,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丽泽文献研习营”第一季暨陕西师范大学“文献青年学者沙龙”成功举行。
“丽泽”语出《易经.兑卦》,取“君子以朋友讲习”之义。研习营由古籍所刘思怡、王珂负责召集筹备,采取小型论文讨论会的形式,主要面向西安地区各高校及科研单位从事古代文史研究的中青年学者,旨在促进学界同仁的沟通交流,拓宽学术视野,了解研究前沿动态。会议邀请信息发出后,获得了积极响应,相关中青年学者纷纷加入,共提交论文6篇。为了充分展开讨论,实现精彩的学术对话,研讨会分为上、下两场。上半场于上午八点三十分开始,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文汇楼C段424会议室召开,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翁彪主持。
第一篇论文是省社科院古籍所党斌的《<彭成兴墓志>及相关问题》。该文以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宝鸡麟游县丈八乡的北魏《彭成兴墓志》为例,对砖铭墓志的产生演变、陕西出土砖铭墓志情况及《彭成兴墓志》所涉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的景新强认为:党斌的论文较全面地总结了砖志产生演变的脉络,指出其流行的时代;结合《彭成兴墓志》,指出墓主属于卢水胡的族群属性,并考订北魏时期卢水胡及其政治活动,对北朝族群迁徙与互动研究有重要意义。另一位评议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杜镇则从墓志与砖志的起源问题、彭成兴AB两墓砖之关系、“赵平郡”与“归赵王”之推测及卢水胡之族源与陇东族群布局等四个方面,对党斌的论文提出了中肯的商榷意见。他指出有关墓志概念的形成以及墓志起源问题,还可参阅梶山智史《北魏における墓志铭の出现》、窪添庆文《墓志的起源及其定型化》、室山留美子《试论北魏墓志史料的特征》、齐東方《中国古代丧葬中的晋制》等论著。与会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郭晓涛进一步提示:应从“类别”的分类思想出发,重新分类考察,比如拓跋迁洛之前平城时期出土的砖志;《全晋文》收录《晋护羌校尉彭祈碑》,恰为彭氏卢水胡,可一并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黄政提交的《经典与歧途:清代科举视野下的坊刻拟题及删本经书》是讨论的第二篇论文。该文深入分析了坊刻删节本及拟题本经书在清代中前期泛滥、在乾隆末年终遭大规模禁毁的原因。省社科院古籍所王珂、杨志飞对黄政的论文进行了评议。王珂提出了两点意见:其一,不宜过分贬低坊刻删节本及拟题本经书的价值与作用,应立足于科举史的长时段与人性的基本需求来考察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衰落,从而做出更全面、公允的评价;其二,作者下了很大功夫,查阅征引了大量稀见馆藏清代档案,可谓充分发挥了傅斯年先生提倡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精神。若将文献视野扩展到“不登大雅”者,如《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庸闲斋笔记》《儒林外史》《醒世姻缘传》及《鸳鸯针》等文学作品,则可以打通雅俗,使论述更显立体,细节更为丰富,研究更趋近真实的历史。杨志飞认为:删本经书在各地均有一定数量的留存,说明当时的数次禁毁令,未能有效执行,若能充分利用各类现存古籍目录,必能补充大量例证,在论述“遭禁坊本衰而不亡”时,更具说服力;其次,儒家经典有删本,佛教经典也有大量删本,可见国人在文化传播时有一种功利性、实用性的心理,因此,若能就儒释经书的删本作一比较,文章格局会更阔大。
第三篇论文是西安文理学院李向菲的《论王弘撰的金石学成就及清代之鉴赏派》。此文对明代陕人王弘撰的金石学成就及其与清代金石鉴赏派的渊源关系做了梳理考证。评议人刘思怡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文章还需交代一下陕西金石学在清初的背景;二是对王氏的成就似评价过高,需要更充分的论据和论证;三是论文第三部分“清代之鉴赏派”篇幅过小,还需进一步扩充内容。西北大学文学院的杜学林则从王弘撰书法家身份出发,并结合个人研治明代笔记的心得,指出:墓志和碑帖的起源说明二者本身具有保存史料与研习书法的不同功用,正经考史与书法品评都是金石学研究的重要面向,作者可以继续深入探讨王氏书法创作与金石学研究的交互影响。
研讨会的下半场于下午一点在省社科院二楼会议室举行,由社科院古籍所的王珂主持。首先讨论的是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吕东超的《<春秋左传诂>所辑汉儒旧注考》。该文通过细致比对洪亮吉《左传诂》与王应麟《古文春秋左传》、余萧客《古经解钩沉》、严蔚《春秋内传古注辑存》在辑佚条目数量及来源等方面的异同,并深入分析四家辑本的文本特征,论证了洪著在辑佚过程中参考了王、余、严三书,在一定程度上因袭了诸家的文本特征,且辑佚条目亦欠完备。担任吕东超论文评议的共有三人,第一位是社科院古籍所的王志勇,他指出:论文通过精确统计、详细论证得出最后的结论,较有说服力,只是在文献引用、署名等方面有一些细节需要完善;另外,洪著是引汉儒旧注对《春秋》《左传》进行解诂,并非单纯的辑佚著作,旧注的引用与否,反映了洪氏的独立判断,因此不能仅从单一角度来评判其学术成就及《左传诂》的重要价值。第二位评议人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的武晔卿,他借古人对黄山谷诗的评语“老吏断狱”四字来形容吕文的考据,但亦认为略显“严酷寡恩”,如果作者能把视野放大,从文化史角度联系清代学风背景对洪亮吉因袭他人成果的现象进行分析,或许能有不同的发现。第三位评议人是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骆扬,他从思想史的层面提出了两点看法:首先,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在辑佚上广泛吸纳了前人的成果,但清人对于辑佚成果的引用是否如其他学术成果一样有明确的著作权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其次,洪氏对于前人辑佚成果的沿用,固然可以从文本细节的多相比对中总结,但也不能忽略其漏辑多条的背后原因。endprint
第五篇论文是翁彪提交的《敦煌藏经洞经帙考》。该文对敦煌藏经洞所见经帙材料做了尽可能全面的搜罗,并依据款式与材质对其进行分类介绍,不仅澄清了经帙名称、形制上的一些问题,而且通过对经帙题的汇录与对比,证明了这些经帙经过有意识地汇集,基本隶属于一套藏经系统。评议人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的张利亚指出:文章对经帙的分类统计似还可以采用更多的角度,对图表仍可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寻绎出不同材质、形质经帙的特点及其规律,并建议将经帙与包裹经文联系起来考察;此外,作者对经帙上经签的书写方式与书写人不妨再做深入分析,看是否能寻找到新的研究线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胡耀飞则提供了两个新的研究角度:其一,按照千字文本身的顺序对经帙进行排列整理;其二,从对经帙的材质继续探讨所包裹经卷的内容。
第六篇论文是社科院古籍所范志鹏提交的《梁鼎芬焦山隐居考论》。该文通过对晚清藏书家梁鼎芬隐居地选择、隐居期间的主要活动以及隐居生活经济来源的考察,认为梁氏隐居焦山,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极避世,也不同于“终南捷径”式的政治投机,而是遭受官场挫折之后的精神宣泄与调整,最终他乘时出山,在张之洞幕府中展开了新的人生事业。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郭雪妮的意见是:论文第一部分从梁鼎芬与张之洞的交集切入,试图阐释梁氏选择焦山隐居的理由,但作者对焦山的历史、地理、军事等条件缺乏细致考察,尤其是对焦山的文化背景及其与阮元的关系交代不够详细,使得这一部分的论述稍显薄弱;其次,作者详细考证了梁鼎芬在焦山的活动,但对“隐居”事件的前因后果没有进行历史性的梳理,只是呈现出一些有关“隐居”的碎片,读者无法整理还原出隐居事件的真相,因此在读到结论部分的一些观点时就略有矛盾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于海冰认为:从人脉论,梁鼎芬在弹劾李鸿章后,投奔张之洞,成为其最核心的幕宾,张氏离任广东,李翰章继任,可能直接导致梁离粤,但他隐居焦山的原因,除了个人所撰诗文有所涉及外,张之洞乃至李鸿章、李翰章等人的著述,是否亦曾提到?如果有,则对此事的理解会更全面、更深入。
经过近六小时的热烈交流切磋,本季研习营暨青年学术沙龙完美谢幕。与会的学者们通过思想的碰撞、坦诚的批评,相互砥砺,共勉前行,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簡介:王珂(1981—),男,博士,陕西省社科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古典文献、宋史。
刘思怡(1969—),女,博士,陕西省社科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古籍整理及唐史。
(责任编辑:李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