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思好+彭少华
高潭镇是惠东县东边最边远的山区镇。近年来,高潭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省、市、县老促会和相关部门给予关心和大力支持,广大干部和群众解放思想,创新实干,克服困难,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计划,实现各项目标,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去年6月30日,惠州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赴高潭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并作出在高潭革命老区“建成三个基地,办好十件实事”的战略部署,致力把高潭建设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同时,惠东县委、县政府提出“把高潭革命老区建设成脱贫奔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绿色发展示范基地”等振兴贫困革命老区发展的战略部署。特别是力争在今年11月前,通过办好“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规划建设中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潮惠高速联接线、完善供电基础设施、完善宽带通信设施、新建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十件实事的谋划和落实,向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90周年献礼。自海陆丰革命老区享受国家贫困革命老区扶持政策及“建成三个基地办好十件实事”等战略部署实施以来,高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镇上下同心协力,全力以赴推进“建成三个基地,办好十件实事”的各项工作任务,高潭迎来了春天!
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根据市拟定的纪念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90周年活动方案,确定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革命纪念堂、马列街、罗家祠、东环路、1号和2号停车场,潮惠高速连接线中洞至公梅段、圩镇2.4公里段,旧址修复、泔溪5名党员纪念公园等13个项目作为90周年纪念活动献礼工程,必须在10月31日前完成。”高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文区向记者介绍说,“按照的要求,现在,我们基本能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许多项目已经完成到98%了。”
在公梅村前往中洞村的路上,挖掘机、起重机、推土机有条不紊的运作,运泥车进出有序,工人们汗流浃背,好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最近都是台风天,每个星期都有台风经过。针对这种天气,我们组织了交通、公路、住建等部门,制订了雨天施工的方案,确保按质按量完成。”高潭镇党委副书记谢法良对记者说,“每个施工项目,都配有一个由镇里班子成员带队的专班。只要施工队在场,我们的专班人员就在场,现场协调矛盾纠纷和解决技术上的困难。”
据介绍,高速连接线共有两段。第一段(G236线)是中洞至公梅段,全长3.72公里,起点位于公梅村杨梅水桥头,连接省道S242,终点为中洞革命纪念广场前。该路段采用双向四车道二级公路并结合城市主干路标准,路基宽24.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16.5米,设计行车速度60公里/小時,工程总投资2.43亿元。目前,已完成路基土石方挖填约65万立方米,占总量69%;桥梁桩基19根,占总量95%;涵洞740米,占总量80.1%,约完成工程总量的50%,计划9月20日完成全线路基工程,10月20日完成全线路面铺设,11月初完成其余配套工程;第二段(S242线)是公梅至汕尾交界段道路(12.9公里),潮惠高速连接线公梅至汕尾交界段,项目总长10.825公里,区间桥梁共7座,涵洞共34道,隧道1座(双洞),总投资8.5亿元,为确保纪念活动顺利举办,优先建设圩镇2公里段。圩镇2公里段起点位于高潭加油站,终点为普联村省道S242段。该路段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道路路基宽度29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主线共设大桥105米/1座、中桥24.5米/1座,总投资约1.8亿元。目前,已完成土石方弃土16.85万立方米,总量67万立方米,占总量25.15%;桥梁桩基29根,总共140根,占总量20.7%,完成路基填筑450米。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计划10月10日完成预制梁吊装、10月底完成全线路面铺设。
抽水蓄能电站落户高潭
“抽水蓄能电站落户高潭,可以带动连片开发。因为这个电站既有工业性质,又有一定的商业成分,可以辐射到周边地区,一起受益。” 惠东县政协副主席、县发改局局长兼县老区发展办副主任何岸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抽水蓄能电站总投资将近60亿,容量可达120万千瓦。这个项目之所以落户高潭,是因为我们要对革命老区有所侧重,有所倾斜。”
据了解,惠州市积极向省发改委专题汇报沟通,将中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列入省“十三五”能源发展中期调整规划,争取项目早日落户,建设成为高潭革命老区奔康致富项目和旅游、环保项目。目前,县政府与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签订了《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中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确定了投资主体,并成立了惠东县中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推进项目前期的勘测和设计,协调站址调整、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统筹项目申报、核准、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等工作。目前,省勘测队已到中洞村五马归槽进行勘测。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当记者一行来到高潭镇著名的马列街时,看到整个路面都在改造,两旁的建筑也搭上了棚架。
据谢法良介绍,马克思街长约257米(从三角楼至水泥店)、列宁街第一段长约264米(从高潭市场到革命纪念亭段),南上横街40米、北下横街36米,主要是将现有街道改造成步行街,两侧的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列宁街第二段(从纪念亭到高潭派出所门前段)进行道路升级改造,长度约415米,主干道宽约9米,两边建设路沿及绿化带。本工程包含道路两旁围墙拆除工程、排水管道改造工程;其中立面改造面积约13000平方米,园路改造面积约10000平方米,列宁街商业改造面积约5000平方米,配套设施改造面积约10000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元。目前,已完成综合管网和水泥路面铺设,正在进行立面改造。
据了解,高潭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该镇牢牢把握此次发展的机遇,即将开发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演艺产品、红色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丰富红色旅游资源,并将高潭红色旅游资源与全县、全市乃至海陆紫之间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形成若干条连线、连片的游览线,建成红色旅游小镇。
目前,已完成《高潭镇红色旅游小镇规划》编制和评审;对高潭景区外部旅游交通标识牌进行了升级和改造;启动了中洞村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申报工作。同时,积极发展高潭特色种养业。全镇已种植绿茶600亩、蜜柚1100亩、石斛25亩、养殖蜜蜂4200箱、食用菌营养棒约40000筒。
深受群众理解和支持
“建成三个基地,办好十件实事”的项目工程多,涉及面广,能够顺利进行施工,当然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当地的老百姓对此次高潭的发展建设,表现出了高度的支持。最直接的,就是体现在马列街的封路改造。马列街两边都是商铺,施工时要封路两三个月时间,生意必然受到影响,但是群众都很理解和支持。
80岁的刘帝炎老伯原来的家就在革命历史陈列馆,是一间100多平米的老房子。建设陈列馆时,政府征地拆迁,刘老伯表示理解和支持。
“发展有需要,我就积极配合了。高潭现在大建设,这是好事,我看了心里也高兴。现在的路况是不好,以后就方便了嘛!”刘老伯笑着对记者说。
刘春才老伯在马列街通往陈列馆的路边经营小卖部,马列街实施封路政改后,影响了店铺的生意。当记者问他对此事的看法时,刘春才老伯表示,他的店铺是马列街通往陈列馆必定经过的地方,虽然现在封路,但是,等到整改好了,自然能带旺自家的生意。
“我们在征地拆迁过程中,从来没有发生过一综抢种、抢搭、抢建的事件。在补偿款未到位的情况下,群众都自觉配合施工。”刘文区说,“我们通过宣传发动、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发动群众,跟群众解释清楚,高谭的发展是大家共同受益的。有些工地是24小时施工的,但是群众也很理解支持,这是非常难得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