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的隐形攻击

2018-02-27 20:44游小挺
现代家庭·生活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强势弱势潜意识

游小挺

宇宙的平衡法则,在亲密关系中它也处处彰显着自己的存在。

关系中如果一方明显处于强势,一方明显处于弱势,并且强势的一方攻击性很强,同时又不允许弱势的一方表达他的感受,那么,一种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弱小的一方会发展出一种独特的还击方式,表面上唯唯诺诺,但会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让强势的一方暴跳如雷。这种心理机制叫做被动攻击,常被比喻为“隐形攻击”。

隐形攻击的缘起——关系的失衡

一些人看似从不愤怒,永远和善,但和他一起却非常不舒服,总有一股无名火要发。

摄影师小M说她的生活中从来留不住好朋友。有次她帮朋友拍照,约好了九点。到了九点她发信息给朋友,问她来了没有,对方没有回复。到了九点二十分,朋友说,我马上到你这里了。但九点半她已经约了其他客人,于是她对朋友说:对不起,我没法给你拍了,客人九点半就来了。对方很不开心,两个人为此疏远了不少。

整个过程中,她处理得似乎并没有什么瑕疵,都是对方的错,是对方因为迟到,错过了拍照的机会。

但在潜意识里,小M对之前朋友不太尊重她的劳动,已经有了愤怒的积压,所以,她这次并没有告诉对方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安排,而这最终成为双方关系摩擦的导火索。

不论谁无理谁无辜,谁在明谁在暗,攻击一旦产生,都会具备一定的伤害性。一方有情绪不能直接表达,或用故意犯错的方式让另一方暴跳如雷,都会让双方遭遇不健康的情绪,并彻底阻隔有效沟通这回事。

这种隐形攻击,在家庭关系中特别常见。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是他老家农村的一个家族。这个家族的男人都非常暴力,经常暴打妻子和儿女,并且很变态地要求对方不能哭不能出声,一旦对方哭或有其他声响,他们会朝死里打。这样,就更谈不上什么还击了。

这个家族有兄弟四个,他们小时都曾遭受过自己老爸的暴打。长大后,他们都变得和自己老爸一样暴力,经常失去控制地暴打妻子和儿女。

太太们还击的办法就是慢。干活慢,收拾家务慢,做饭尤其慢。男人因此常常被激惹得暴跳如雷。

有趣的是,他们把这个当成了“命”,怎么老婆和妈妈一样慢?而且找到一个慢的也就罢了,怎么四个都慢?这肯定是“命”了!因此,他们很少因为妻子的慢而大打出手。

何止是慢,而且她们做的饭也非常难吃,甚至饭里常出现老鼠屎。比如他们家经常一连吃几天的疙瘩汤,最后,饭几乎都要馊了。然而,绝对不能倒掉,因为这家的太太特别节俭。

大家都疑惑:既然节俭,为什么不每次只用一碗面粉,那样,就算接连吃几天疙瘩汤,起码每次也可以吃到新鲜的。武志红没有讲什么“隐形攻击”,只是很简单地反问:“一个整天被打的太太,她可能会好好做饭吗?”

是的,她不可能。她不仅挨打,而且还绝对不能还击,但她总能找到还击的办法——馊饭和节俭就是她的办法。作为一个经常被折磨的人,她必须找到自己还击的方法,否则她郁积的愤怒只能针对自己,那样她就会自杀。

这些貌似永远不生气的人实际上频频以隐形、被动攻击的方式攻击他人,并且,因为攻击如此隐蔽,让人好像没有资格实施回击。即便回击,也会一拳打在棉花上,不能发力。此外,还让人产生内疚感,毕竟,隐形攻击者看上去都是很无辜的。

但是,我们不能轻易责怪被动攻击者,因为之所以成为这个样子,必然是他的愤怒,被一些强势者给严重压制了。人们在这些重要的关系中,形成了隐形攻击这种消极的自我保护方式,然后将它带到了生活、工作、社交圈等各个地方。

隐形攻击带来的平衡感

家庭关系中,最经常使用的隐形攻击是“慢”,孩子们也经常使用这招。当你要求我做什么时,我没法反抗,但可以尽量拖延,拖到你暴跳如雷的程度,很简单的事情做砸了;很容易兑现的承诺,却不守信……总之,常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令强势一方暴跳如雷。

任何人一旦被攻击,一定会感到愤怒,并想还击。但是,在严重失衡的关系中,弱势一方不敢表达愤怒,更不敢还击,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分裂,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愤怒。

隐形攻击,是弱势一方的还击,也是弱势一方潜意识深处的渴望。他们没有表达出强有力的愤怒,甚至没有表现出一点愤怒,但他们通过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的方式最终达到效果,这和直接用愤怒攻击强势方没有什么两样。

這是种微妙的平衡法。如果再不允许弱者以自己的方式发出反抗,不出意外的话,他会结束这段关系,或者自杀。

苏苏在一段关系中感觉颇为煎熬。老公能力出色,性格强势,担任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回家大大小小的事情也是他说了算,苏苏崇拜老公,但是他的强势和粗暴,也让她喘不过气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外出点餐他都不会征求她的意见。苏苏是家庭主妇,于是好几次给先生准备上班衣服时,不是搭配错了领带,就是没有把衣服准备到位,有次袜子还不是同一双的,差点让先生出糗。办理外出证件,总是到最后时刻出点岔子……而且每次认错态度还特别好,动不动沉默,还掉眼泪,让她先生一腔恼怒,又不知从何发起,只能常常叹息一声罢了。

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在她的著作《怒气与攻击》中描绘说:

“(关系的)一方占有优势而另一方处于劣势,优势的一方对劣势的一方心存顾忌,从而不得不作出某种程度的妥协,而劣势的一方对优势的一方则感到某种畏惧,必须表现出反抗才能使对方作出让步……(双方)进而形成一种脆弱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双方便会发生冲突。此时,若强势的一方采取攻击行动,弱势一方大多会以被动攻击,如沉默不语、躲避、哭泣、离家出走等等,进行自卫。这时,强势的一方将感到自己被忽视、被冷落、被蔑视而生气。endprint

“与此同时,他也会为自己的攻击行动所带来的后果感到懊悔,从而采取某种弥补措施,并作出让步,使双方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因此,在配偶关系中,被动攻击有时会起到调节机制的作用。”

提高你的洞察力 寻求更和谐的平衡关系

被动攻击虽然平衡了双方的能量,但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种非常良性的沟通模式,长此以往,双方都会过得不舒心。

我们为什么不能让相处更和谐更舒适呢?

当我们习惯性对伴侣强行发号施令时,不妨考虑被隐形攻击的后果,率先一步冷静下来,认真倾听对方的声音,如此才能明白对方的意图,真心诚意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与其对话。

当我们明显感觉到对方的不满乃至隐形攻击时,不去责问对方,而是及时调整自己的处事风格,让亲密关系更和谐。

同时,也问问自己是否隐形攻击过别人。正如维雷娜·卡斯特在《怒气与攻击》中所建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一问自己:你是否通过语言、态度、姿势等等伤害过别人,在这样做时装作若无其事甚至和颜悦色?如果你经常这样做而自己并未意识到,那么,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看看你的自我定位是否出现了偏差,你同别人的关系有哪些不正常。”

觉察自己发出或者收到的隐形攻击:

以下几句话是隐形攻击的典型表现,可以让我们觉察到自己或者他人隐藏的敌意。

1.“我现在很冷静!”

隐形攻击者不会坦白地表现敌对的情绪,他一边坚持自己“很冷静”,一边却怒火中烧。

2.“好吧。”“随便。”

满心不悦地退出争辩是隐形攻击的基本策略。用这两句话间接表达不快,同时切断和你的直接情感交流。

3.“快了!快了!”“我不知道你现在就要啊。”

隐形攻击者是拖延大师,用拖延来折磨人,而不会直接拒绝。

4.“你样样事情都要求十全十美。”

除了拖延,更复杂的隐形攻击策略是按时完成任务,但完成的质量却不是你所希望的……这些情况下,你去批评他,他不但为自己辩护,还反过来指责你不懂变通,或者过分追求完美。

5.“我以为你知道啊!”

故意不告诉你一些事情,让你很不好过。你质问他为什么,他就推说疏忽来为不作为开脱。

6.“我只是开玩笑啦。”“不会吧,你这就生气啦?”

挖苦是公开表达敌意的常用手段,但过后又要拐弯抹角显得很得體。如果你不高兴了,隐形攻击者就会装成惊奇的样子:“一个玩笑而已,你不会吧?”他正乐呵呵地看着你情绪失控。

感觉到了攻击并不可怕,这无非是在提醒我们对失衡的、不正确的人际关系进行调整。当我们学会在一段失衡的关系中反思、自省、改善,会发现自己将变得更迷人。

对一个弱势的人来说,解决之道就是学会表达愤怒。作为一种基本情绪,愤怒是调解关系远近的重要武器。并且,有了愤怒,一定会想办法表达。即使你在意识层面努力说服自己不去做,潜意识也会悄悄地去做这个工作。不攻击别人,就会攻击自己。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他的著作《灵魂的黑夜》中写道:最好只和会表达愤怒的人做朋友。因为,看似不会表达愤怒的人,其实也在用他的独特方式来回击你,而最常见的就是被动攻击。endprint

猜你喜欢
强势弱势潜意识
江冬秀 贤惠也可以很强势
将弱势变为优势
全球尿素市场弱势运行
内强外弱共撑美元指数延续强势
动力煤市场或将弱势运行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机器人强势来袭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为弱势妇女开辟阳光之路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