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创型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发展特征及合作模式

2018-02-27 05:46李东和郝梦霞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申报统一景区

李东和,朱 卉,郝梦霞

(安徽大学旅游管理系,安徽合肥230601)

目前,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国内旅游业发展中的热点趋势,双方或多方通过合作形式取得最大利益回报,实现双赢或多赢[1],旅游景区联合创建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质是旅游合作,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旅游消费的吸引中心。我国独特的A级景区划分标准是一套规范性的质量等级评定体系,将旅游景区由低到高分为1~5个等级,其中5A级旅游景区级别最高,代表其景区品质与服务水平最高,高级别的景区认定是对景区认可也是景区无形的“金字品牌”,具有品牌效应,将成为旅游者的首选地。在这种背景之下,积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各级政府发展旅游的重要工作[2-3]。但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申报条件严苛,对资源禀赋及服务质量要求极高,尤其是一些类似于“景区面积必须达到3平方公里”这样的硬性标准,使很多小巧精致的旅游景区无法申报。因此,为了实现申报,联合创建的方法应运而生,独立景区通过彼此合作发挥集聚效应,成功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4]。截止2017年11月,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已有5A级景区250个[5],笔者统计出其中有59个景区采取了联合创建的申报方式。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是当代中国特色旅游景区发展的特殊产物,这类特殊景区的发展特征以及合作联创模式值得深入探究。

景区联创实质是旅游景区间的合作,目前研究界对于旅游合作的研究从对象而言侧重于区域间的旅游合作,朱红兵针对长三角区域合作进行研究,总结出五种合作模式,并对其进行评价[6];研究内容涵盖对区域旅游合作相关研究进展的总结与展望[7-8],区域合作的模式路径[9-12]以及相关的实证研究[13-14],李创新等研究了遗产廊道型资源旅游合作开发模式,郑江宁对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目前传统研究对于景区合作关注不多。本文以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学术界目前对旅游景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某一区域内的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结构研究[15-19],旅游景区时空演变特征与动力机制[20];研究方法主要为GIS空间分析方法与数理统计方法[15-20]。已有研究对5A级别旅游景区关注不多,本文将先从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的发展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阶段特征,类型特征及变化,最后总结其合作联创模式,以期可供地方政府联合申报创建5A景区时借鉴参考,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旅游景区质量的提升。

本文中研究对象联创型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指由两个或多个独立景区打捆申报创建的5A级旅游景区。关于独立景区需说明,独立包含两种含义:首先,空间距离上的独立景区;其次,景区分属不同经营管理体制,只要符合以上条件的一种即被认为是独立景区。笔者通过查询国家旅游局官网5A景区名单,并加以网络信息搜索确定景区构成等具体信息,共统计出59处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

1 发展特征

1.1 空间特征

将59个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投影成空间分布的点,通过空间分布类型以及空间分布特征两方面揭示其空间特征。

1.1.1 空间分布类型 把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看成是空间的点,点状要素在空间的分布有三种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聚分布。点模式分析的一个经典方法是最近邻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最近邻指数R,比较R值与1的大小,得出点的空间分布类型。R值计算公式为:

(1)式ri表示旅游景区间实际最邻近平均距离值,rE表示理论最邻近距离。R<1,点状要素分布为集聚分布;R>1,点状要素分布为均匀分布;R=1,点状要素为随机分布。

(2)式中ri表示旅游景区间实际最邻近平均距离值,di是每个点要素与他最近要素之间的距离;n为点的个数。

(3)式中,A表示所研究区域面积,D表示点密度。

根据ArcGis测量数据,得出各景区与其最邻近的景区的实际最邻近平均距离值ri≈176.1km。n为59,A为9600000,计算(3)式得rE≈214.2km,因此计算(1)式R=176.1/214.2≈0.82<1,所以联创型 5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

1.1.2 省域分布特征 截止2017年,全国共有250个5A级旅游景区,据统计共有59家旅游景区属于联合创建型,59家景区分别分布在22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0个省,2个直辖市),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在省域分布情况(图1)说明其省域分布有以下特征:

第一,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所在省份多分布在地形地势较缓的第二三级阶梯,二三级阶梯地形主要为盆地、平原以及丘陵,尤其在丘陵与盆地地区分布较多。第二,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分布最多的省份分别是江苏省与四川省,分别占比12%和8.5%,主要分布在中东部省份。第三,联创型5A级景区在新疆、内蒙古、陕西、云南等省份分布,联创型5A级旅游空间分布省际差异较大,区域分布不均衡。

图1 2017年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省域分布

1.2 阶段演化特征

2007年至2017年间共有59家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具体年份分布如图2),据统计,2007年数量最多,数量最少的年份分别是2008年与2009年,超过80%景区在2010年之后申报创建。

图2 2007年~2017年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数量—时间)变化图

根据景区年份分布情况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如表1)。第一阶段,松散联创阶段(2010年之前)。阶段景区特征:无统一网站,无统一管理机构,形聚神散。较典型的有烟台市蓬莱阁旅游区(三仙山-八仙过海),张家界武陵源—天门山旅游区等。这一阶段,我国5A级旅游景区体系才刚确立,相关记载在这一阶段所有申报5A的景区全部属于单独景区,笔者仔细查阅资料,认为这些景区实质上属于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不过因为当时11家景区没有按照现在实行的联合创建标准进行申报,故被认为以独立景区身份申报创建5A级旅游景区[7]。松散联创阶段的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共有11家,占总比18.6%,总数不多,只有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山、留园)成立了统一的管理机构苏州苏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此阶段是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发展的初级阶段。

第二阶段,紧密联创阶段(2010年—至今)。据相关记载,第一家正式有意识得采取联合创建申报的5A级景区是宁波市奉化溪口-滕头旅游景区。这个阶段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81.4%(如表1),主要的联创景区都是在紧密联创阶段实现有组织的联创。紧密联创阶段景区特征:统一的网站,统一的管理机构,形聚神聚。这一阶段典型案例有浙江省绍兴市鲁迅故里沈园景区,广西自治区桂林市两江四湖·象山景区等,紧密联创阶段是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熟阶段,在紧密阶段,景区需要统一申报主体,成立旅游发展公司,创建统一景区网站等方式实现实质上的联合,对外是统一的景区形象,广西自治区桂林市两江四湖·象山景区成立桂林两江四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经营管理联创景区,并创建统一旅游网站进行宣传和相关业务处理,这一系列工作都体现这个阶段的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在实质上已经实现了景区联创的核心,不仅仅是只是简单的合作关系,需要共同的承担联创5A级景区的责任。

表1 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发展阶段一览表

1.3 类型特征及变化

1.3.1 资源属性分类 根据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的资源属性进行分类,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自然深化类,人文文化类,自然人文补充类,并统计每种类型所占比例(如表2)。第一种类型是自然深化类,这类景区是由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景区联合申报的,自然深化类的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是由依托自然旅游资源的独立景区进行联创申报的,这类联创景区占比例为25.4%,是三种类型中数量最少的,说明目前,自然类旅游景区申报5A级旅游景区难度稍小,与自然类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以及资源禀赋高有关。第二种类型是人文文化类,这类景区是由人文景观类景区联合申报,占比40.7%,这种类型的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数量最多,这也证明了人文类景观申报难度大,人文类旅游景区大多规模较小,人文底蕴深厚,这样精致小巧的人文类旅游景区通过联合多个景区可以发挥集聚效应,扩大景区规模实现创5A。第三种类型是自然人文补充型,这类是由自然风光类景区与人文景观类景区联合创建,占33.9%。这个类型的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数量占比第二,进一步证明了人文类旅游景区独立申报难度大,与其他旅游景区联创可以提高成功创建5A的可能性。

表2 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根据资源属性分类统计一览表

通过分析资源属性类型旅游景区申报年份,发现三种类型景区随着时间变化发生了数量上的波动(如表3)。自然深化型景区变化趋势是先减少再增加,2012年达到最大值后又呈现先减少再增加的趋势。人文文化型景区数量在2007年,2011年,以及2016年分别达到较高的峰值,其余年份较为平稳。自然人文补充型景区整体变化趋势较为平稳,2012年数量达到最多。说明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资源属性类型随着时间变化较为波动且呈现多样化趋势。

表3 资源属性类型旅游景区数量变化情况一览表(个)

1.3.2 景区组合方式分类 根据独立景区采取的合作申报方式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景观互补型和主题统一型(如表4)。景观互补型景区是不同景观景区互为补充,进行横向联合,景区类型多样丰富,占整个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61.0%,数量超过总数的一半。典型景区有桂林市独秀峰-王城景区、陕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景观互补的组合方式比主题统一的方式实现难度要小,景观互补要求联创的独立景区拥有不同且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观,通过互补联合的方式可以实现旅游景区规模的扩大,旅游资源的增多,满足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多样化的需求。

主题统一型景区是多个独立旅游景区以某一主题为轴,进行纵向主题深化合作而成的联创型旅游景区,这类联创景区占比39.0%,数量比景观互补类型旅游景区稍少,原因是以统一主题的方式进行联合创建难度较大。目前,具有统一主题的高质量旅游景区数量少,且这些主题需要有影响力,才可以形成知名度,实现联合创建5A,因此主题统一型的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数量不多。主题统一型联创景区平均都是由4个或以上的独立景区进行合作,形成主题统一的旅游区,合作规模较大。

表4 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组合方式分类统计一览表

通过分析组合方式类型旅游景区分布年份,发现景观互补型景区数量在2012年达到最多,其余年份呈现小范围波动,整体趋势是前一年增加后一年减少。主题统一型景区数量变化范围较小,在2010年以及2012年为0,其他年份数量变化起伏不大。说明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组合方式类型变化波动小且变化趋势较为单一。

表5 组合方式类型旅游景区所占比例变化情况一览表(个)

1.3.3 复合分类 使用SPSS分析软件对上述两种分类进行交叉分析统计(参见表6),结果显示,最多类型的是以主题统一为组合方式的人文文化类景区,有19个,占32.2%,其次是以景观互补为组合方式的自然人文补充类景区,18个,占比30.5%。最少的是以主题统一为组合方式的自然深化型景区和自然人文补充型景区,都是2个,各占比3.39%。依托景观互补方式进行联合创建的旅游景区类型主要以自然资源为主的自然深化型旅游景区和自然人文补充型旅游景区,自然资源普遍独特,不容易找到同主题的自然旅游景区,因此景观互补的组合方式比较适合其联创5A。以主题统一为联创方式的景区类型主要是人文文化型旅游景区,人文文化型旅游景区更好得寻找出其统一的主题,如晋中市祁县乔家大院文化园区,以晋商文化为主题实现景区联创。

表6 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类型交叉分析一览表(个)

2 合作模式

通过对59个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进行分类总结,将其分成四大合作模式,分别为景区嫁接模式、文化旅游区模式、同质模式、单核模式。

2.1 景区嫁接模式

景区嫁接模式是指独立景区进行并列累加组成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的模式,模式内涵为景区A与景区B联合嫁接组成景区A·B。该模式是联创型景区主要采取的合作模式,采取该模式进行联创的独立景区多是旅游资源不够丰富的旅游景区,期望通过与其他不同类型旅游景区进行联合创建的方式,弥补原景区实力不够的问题,降低创5A难度。依托景区嫁接合作模式的联创景区多采取景观互补的组合方式,且自然人文补充型数量最多,单一的人文类旅游景区由于其景区规模普遍较小,与自然类旅游景区结合,可以提升景区规模与实力。

镇江市金山·焦山·北固山旅游景区是景区嫁接模式中典型景区,该景区是由三个独立旅游景区,金山风景区、焦山风景区、北固山风景区联合申报创建的,该联创景区成立了统一的管理机构,镇江市金山焦山北固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有统一的景区网站,在2012年成功联合申报创建5A级国家旅游景区。三个独立的旅游景区,依靠原本的景区实力独创5A是不够的,通过景区嫁接组成一个景区,旅游景区实力,旅游资源丰度都得到极大提升。

2.2 文化旅游区模式

文化旅游区模式是指有着统一的主题文化背景的独立景区,通过联合创建旅游区的方式申报5A级旅游景区的合作模式,模式内涵为拥有主题文化A的b景区和拥有主题文化A的c景区,联合创建出新的旅游区D。依托该模式的联创型旅游景区数量规模比景区嫁接模式少,其特点是进行联创的独立景区有着统一的主题文化,景区彼此相关性高,独立的景区多数是旅游资源禀赋不足以独立申创5A,依托有着同一主题文化的其他独立景区,增强该主题文化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从而实现联创5A。文化旅游区模式下的联创型旅游景区既有人文类景区也有自然类景区,主要是人文类型的旅游景区,单个的旅游景区虽然可以体现某一主题文化,但是影响力不够,需要依托同文化主题其他景区,增加该主题文化的旅游资源丰度,从而实现联创5A。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是文化旅游区模式的一个典型景区,该联创型旅游景区是由徽州古城、牌坊群·鲍家花园、潜口民宅、呈坎、唐模五大具有典型徽文化主题的旅游景区组成,这五个独立景区,通过联创,通过古城、牌坊、名宅等多种旅游资源体现了主题文化徽文化,联创后的旅游景区表现徽文化的角度更全面,体现徽文化的资源更丰富。

2.3 同质模式

同质模式是指联合创建的独立景区是同一类别的景区,模式内涵为A类别的景区1联合景区2,创建成联创型景区同属于A类别且涵盖景区1和景区2。该模式联创的独立旅游景区特点是其旅游资源一致的,这些同类别的独立景区通过联合创建,提高景观知名度,提升景区影响力,实现创5A级的目标。同一类别且高质量的旅游景区不多,因此同质模式的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数量较少。

典型景区福建省土楼(永定·南靖)旅游区,该景区是由永定土楼和南靖土楼两个独立景区联创组成的,这两个景区属于同质景区,有统一的土楼旅游资源,单的永定土楼景区或者南靖土楼景区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但是联合起来,扩大了土楼景区的规模,增强了影响力,成功创建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4 单核模式

单核模式是指以某一旅游景区为核心,融合其他景区,最后联创出的景区依旧是该旅游景区,模式内涵是旅游景区A与景区B,景区C等联合,最后组成的联创景区是涵盖了其他所有独立景区的A景区。该模式是因为其中某一旅游景区知名度较高,影响力较大,周边其他稍微低级别的旅游景区以该景区为核心,与它合作,融合进该景区,最后以这个联创后的核心景区去申创5A。

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旅游景区是单核模式的一个典型景区,该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是由仙水岩、龙虎山、上清宫、洪五湖、马祖岩和应天山六大独立景区联合创建的,其中龙虎山旅游景区是核心景区,在2010年,龙虎山已经成为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景区级别较高,与其他旅游景区合作,占主导地位,因此最后联创国家5A级的旅游景区是包含了其他五大景区的龙虎山旅游景区。

3 结论

(1)联创型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地理空间特征表现为: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空间分布省际差异较大,区域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地势平缓的二三级阶梯,中东部省份分布数量较多,江苏省与四川省分布最多。演化阶段分为松散联创阶段和紧密联创阶段两个阶段,两阶段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按照联创标准进行景区合作申创5A。

(2)依据旅游资源属性将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分为自然深化类,人文文化类以及自然人文补充类三种类型,其中人文文化类景区数量最多,自然深化型景区最少。依据景区组合方式将其分为景观互补型和主题统一型。研究发现通过景观互补方式进行横向联合申报的景区达到一半以上。

(3)联创型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联创模式分别为景区嫁接模式、文化旅游区模式、同质模式、单核模式。其中,景区嫁接模式是联创景区主要依托的合作模式。景区嫁接模式是指独立景区进行并列累加组成联创型5A级旅游景区的合作模式;文化旅游区模式是指有着统一的主题文化背景的独立景区,通过联合创建旅游区的方式申报5A级旅游景区的合作模式;同质模式指的是联合创建的独立景区是同一类别的景区;单核模式是指以某一旅游景区为核心,融合其他景区,最后联创出的是涵盖了其他独立景区的原景区。

猜你喜欢
申报统一景区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摘牌』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摘牌”
统一数量再比较
某景区留念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