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小学 孙 勇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也正悄然发生着转变。然而就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而言,不少教师受信息技术课程工具性特点的影响,使得课堂教学变成了单纯的“技术课”。在呼唤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理应摆脱纯粹的“操作技术”的束缚,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融入有意义的教学任务中积极主动地学习,项目教学法的出现正为信息技术的教学点亮了一盏灯,其内容符合新课改对教学方法改进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具体来说,项目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如图1所示。为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笔者将PBL项目化教学模式引入信息技术课堂之中。
在确定项目学习主题时,需要教师在深刻领会课程核心目标的基础上,围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所要求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来设计主题。一个好的项目主题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且易于实践,才能推进整个项目化学习。
校园运动会对小学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的,也是感兴趣的,但学生往往只是参与、观看,却没有机会为比赛的精彩瞬间、感人事迹等制作宣传视频。为此,在学生学习了WPS演示的内容后,我以“制作校园运动会宣传稿”为信息技术项目学习主题,这样“接地气”的学习主题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起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也能通过WPS演示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与价值。在课堂上,笔者首先为学生播放了WPS演示范例作品,强烈的代入感可以大大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心理。然后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确保学生有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时间去完成项目学习,从而才能制作出富有创新意识的“校园运动会”宣传稿。
这样的项目学习不是抽象地学习某个问题,而是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作品展现自己的想法与风采,在实践中实现技能的形成。
在信息技术课上开展项目学习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合作学习”,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讨论是培养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机会,可以让踊跃参与项目任务的学生从学习小组中脱颖而出,感染着平时较为内向的学生,带动小组内其他成员也能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积极交流、探讨,解决项目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从而实现思维和智慧的共享,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
例如在“制作电子版报”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文档排版的技能技巧,自行制作电子板报没有问题,但是要求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内完成一份电子板报,难度依然是巨大的。为此,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制定并完成电子板报的制作。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选出一名组长。之后,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共同商量并确定设计的风格和主题,如刊头、板报内容、文字材料、图片、装饰图案等。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些较为典型的风格不一的电子板报作为参考案例,为学生提供相应指导。
这次项目学习,学生兴趣高涨,积极投入,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操作训练者,而是一个主动的技术创造者,不仅创作出了主题突出、图文并茂的电子板报,也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彻底迸发。
学习作品可以不拘泥于一种形式,调查报告、调研作品等都可以成为项目式学习的最终成果。开展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活动不仅是对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过程的考核,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的一种认可和肯定。在展示过程中,学生可以再一次重新审视自己的“杰作”,还能时不时的与其他团队中的成员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评价是开展项目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围绕设计的项目任务开展的,体现的是小组合作活动,突出的是个体独立性与团队合作性的兼具,因此应以过程性的评价方式给予项目上的评价。教师在确定项目内容的同时也预先确定评定标准,小组不但在完成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而且完成之后教师及其他同学可以共同对项目结果、学习过程、学习经历和经验进行讨论评估。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开展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作学习意识,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然而,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缺点,PBL模式同样如此。教师应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注重问题情境的设计,调动学生兴趣,给学生更多的外部因素激励,对这种学习方式做到由“扶”到“放”的一个自然发展过程,才能让核心素养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