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 陈胜全
中学作文教学有两个基本原则必须遵循:一是侧重思维和表达训练,二是凸显学生自主与合作提升。第一条原则明确了作文教学的两个核心点,也是决定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点,作文教学不在这两个点上下功夫,花再多的时间也是低效的。第二条原则明确了作文教学的主体过程,作文教学不能只是老师讲与教的过程,而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思维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换言之,作文不是靠老师讲懂和教会的,而是要学生悟懂和练会的。基于这种思考,笔者提出并实践“五环节作文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环节作文教学”的基本流程是:领会技法—写作运用—交流互动—评议批改—反思小结。下面以高二《如何展开论证》教学为例,按基本流程呈现一次作文连堂课实录,供参考借鉴。
师:同学们,请看下面一则作文片断,如果请你评分,按10分制你会打多少分?为什么?
示例:(ppt展示)
“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生:打8分,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层次分明。
师:听起来很有道理,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打5分,这是议论文段,只有论点和论据,缺乏论证。
师:很好,我同意你的观点,这种“观点+论据”式的议论文段是典型的病文。“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再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再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生:老师,论证究竟是什么意思?是讲道理吗?
师:是讲道理,但不是随便讲道理。简言之,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对所举论据作分析,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生:哦,明白了。摆出论据后,要对论据作分析。
师:论证是议论文最出彩的部分,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那么,如何展开论证呢?请大家想想自己写议论文时,是如何对论据进行分析的?
(给学生思考时间,不要求回答)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看下面两个作文选段,同桌讨论一下它们分别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示例:(ppt展示)
选段一:
“磨难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新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贝多芬,因为不屈服命运的磨难,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因为不惧怕人生的磨难,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谤讥中坚持自我,才突围成为“史圣”;李宁,因为能正确面对汉城磨难,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无畏地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道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不惧磨难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选段二:
“创新能促进发展。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以技术作为发展的手段和依托,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引进技术到整合国内外资源、自主创新,坚持‘技术创新课题来自于市场难题’和‘设计创造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研发理念,通过技术创新使集团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取得长期的成功,持续保持在家电与其它在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假如海尔集团因循守旧,不进行技术创新,不更新研发理论,也许海尔早就被市场所淘汰,‘海尔’品牌也不会闻名中外。海尔的成功在于创新,创新是海尔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
(请同学上台用红色笔划出两个选段的论证文字,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的讨论很热烈,请两位同学来说说你们讨论的成果。
生:选段一论证部分主要是分析三个名人成功的原因。
师:是根据什么来分析原因的?
生:根据这三个名人经历磨难后的成功结果,分析其内在的原因。
师:对,由结果探究原因,这种分析法叫“因果分析法”。选段二呢?
生:选段二论证部分是假设另一种情况作分析。
师:是从哪个角度假设的?是顺着论据所述情况假设吗?
生:不是,是从与论据所述情况的相反方面作假设,推断出可能出现的不好结果。
师:你说得很准确!选段二的论证部分是根据论据所叙情况,从相反的方向作假设性分析,推断可能出现的相反结果。这种分析法叫“假设分析法”。
师:可能有同学对这两种分析方法还理解得不够明晰,下面老师再点拨点拨,注意接收相关信息点啊。
师:“因果分析法”即“由果析因”,而这个因要与论点一致。换言之,分析论据所述事实的结果,是由于某种原因形成的,而这个原因的实质就与语段论点的内涵一致。哪位同学再把选段一来给大家分析分析?
生:选段一列举论据后,分析贝多芬、司马迁、李宁各自绽放光彩的原因,均与“磨难”有关系,证明“磨难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
师:正确。“假设分析法”即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论据事例和假设分析正、反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增加说服力。
生:为什么是正反对比?
师:请读读选段二“假如海尔集团因循守旧,不进行技术创新,不更新研发理论,也许海尔早就被市场所淘汰,‘海尔’品牌也不会闻名中外”这几个句子,是不是从反面来假设的?与前面的论据事例是不是构成了正、反对比?
师:假设分析要根据论据的正反情况,从相反的角度假设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
师:先进行病文的升格修改训练。请同学们分别运用“因果分析法”和“假设分析法”,为刚才出示的“自古才子出寒门”语段,补写两个论证片断。
(ppt展示病文示例,学生写作)
师:接下来,展示两个老师刚才巡视中发现的两个有代表性的补写片断
示例:(由学生本人上台,操作实物展示台展示)
因果分析法:
“因为贫寒,司马光奋发图强,终在贫寒中成功蜕变,成为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因为贫寒,宋濂少有大志,勤奋向学,终在贫寒中华丽转身,成一代大学士,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因为贫寒,范仲淹胸怀大志,体恤民情,终在贫寒中灿烂绽放,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假设分析法:
“如果司马光出身不贫寒,他就体会不到贫寒生活的困窘,可能就不会如此奋发图强,也难以成为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如果宋濂家中不是一贫如洗,他就不会有‘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的求学经历,肯定也难以成为一代大学士;如果范中淹父母俱在,家资殷实,他就感受不到贫寒的苦难,自然也很难生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展示一个片断,要求学生齐声朗读一遍)
师:读完后,请再对照阅读一下自己补写的片断,看看在“因果分析法”和“假设分析法”的运用上有哪些不足,并再次修改完善。
(学生思考、完善)
师:接写来进行完整性议论文写作,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用上“因果分析法”和“假设分析法”分析论据,论证论点。
作文题:(ppt展示)
商人的儿子大学毕业了。一天,商人问儿子:“一斤芝麻多少钱?”“7元。”儿子答。“一斤黄糖呢?”“顶多3元。”“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黄糖值多少钱?”“正好10元呀。”“只有10元吗?”“7加3不是等于10吗?”“但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黄糖可以做成芝麻糖,这样,芝麻糖就可以卖到20元了。”商人告诉儿子,生活给你一斤芝麻,不只是一斤芝麻,生活给你一斤黄糖,也不只是一斤黄糖,它们的延伸值,就全靠你的智慧去创造了。用好人生的加法,对于人生的成功,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对于以上内容,你有何感悟和体验?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写议论文;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学生自主审题立意)
(教师个别化指导)
(学生写作)
师:下面互动交流一下,先交流一下审题立意的情况。
生:我的立意是“用智慧去创造”。
生:我的立意是“用好人生加法”。
生:我的立意是“增加人生的延伸值”。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则材料常用的两种审题立意法是什么?
生:抓关键词句立意法。
生:由果析因、以因立意法。
师:那么,刚才三位同学采用的是哪种立意法?
生:抓关键词句立意法。
师:这三个立意,抓住了材料中画龙点睛的关键词句,立意较准确。如果用由果析因、以因立意法,应该怎样分析材料立意呢?
生:一斤芝麻糖之所以可以卖到20元,是因为它不只是一斤芝麻和一斤黄糖的简单相加,它是以芝麻、黄糖为原料创造的新产品,有了新的价值内涵。所以,创新是作好加法的关键,这是我的立意。
师:值得点赞!这位同学交流了他由果析因、以因立意的思路,相信对大家有帮助。
师:下面听听你们根据立意所拟制的标题,听标题就可以判断你的立意是否恰当。
生:《做好人生的加法》
生:《让人生添加光彩》
生:《用智慧创造人生的延伸值》
生:《创新出彩,事半功倍》
师:同学们拟定的标题体现了大家对材料的解读和思考,都还不错!“加法”、“人生”是这则材料的核心词,如果你的标题没有直接点明这两个词,那么,在作文开头也一定要鲜明地点出来,并注意贯穿全文。
师:接下来,交流一下你们运用“因果分析法”和“假设分析法”分析论据、论证论点的作文片断,请按“论点+论据+论证”的形式表达。
生:我这个片断的分论点是“做好工作和健康的加法,就能收获事业的最大成功”,我列举的论据是“统计学家马寅初先生一生坎坷,文革中受尽迫害,但他仍然坚持锻炼,勤奋工作,终年90余岁,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我的论证是“假若马寅初先生没有做好工作和健康的加法,只勤奋工作,不在受尽迫害时仍然坚持锻炼,可想而知,他即使能顶住文革迫害,也很难达到90高寿,那么他为祖国作出贡献的时间就必然缩短,所作贡献的价值也一定没有那么大。可见,做好工作和健康的加法,才能收获事业的最大成功。”
师:这位同学的论证运用的是哪种分析法?恰当吗?
生:恰当,假设分析法。
师:再请一位同学交流一下运用因果分析法的论证片断。
生:我这个片断的分论点是“创新是作好加法的关键”,我列举的论据是“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量子力学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新权威”,我的论证是“爱因斯坦之所以能成为更伟大的新权威,是因为他有惊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他不是将普朗克量子力学假设、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简单相加,而是在普朗克量子力学假设的基础上‘纵深引申’,创造性地提出光量子理论;他不是照搬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而是‘锐意破坏’权威学说,创立相对论。创新,使爱因斯坦在科学道路上不断成功,谱写了辉煌的人生篇章!”
师:两位同学的论证都很出彩。听了同学的发言,你对自己所写文章是否有不满意之处?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请自主修订完善。
(学生活动)
师:下面进入同学互相评议批改的环节,先巩固一下如何评改议论性作文?
生:注意从标题、论点、论据、论证等方面评改。
生:注意从立意是否准确、观点是否鲜明、结构是否完整、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恰当等方面评改。
生:还要注意有没有错别字、病句,语言有没有文采。
生:还要看立意和选材有没有新意,说理是否充分,句子间有没有逻辑性。
师:将大家的发言综合起来,就是评改议论性作文要注意的地方。当然,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是《如何展开论证》,所以,本次作文评改重点要看列出论据后是如何进行分析论证的,要求用“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是否用了,用得是否恰当,分析是否准确,表达是否有说服力。
师:请同桌互相交换作文本,按投影展示的评改标准进行评议批改。
(ppt展示评改标准)
(学生评议批改作文)
师:评议批改时间结束,请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给对方说明你评议批改其作文时发现的优点和不足,特别是在运用“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方面的突出优点和不足。
(同桌交流)
师:请大家将同桌给你评议批改后的作文再认真读一读,反思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想一想如何作升格式修改,想好后,试着动笔修改。
(学生读作文、自主修改)
师:请推荐你评议批改的好作文,科代表作好登记,课后在学习园地展示。
(学生推荐)
师:如何展开论证?有多种方法。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最主要的两种方法,你能否用简明的语言小结一下如何使用这两种方法?
生:“因果分析法”先要明确论据所叙事情的结果,然后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就是你要论述的论点(或分论点)。
生:“假设分析法”先要明确论据所叙人物有什么举动、产生了什么结果,然后从反面假设如果该人物没有这些举动,就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从而证明原举动有特别的内涵和意义,而这个内涵和意义,就是你要论述的论点(或分论点)。
师:这两位同学的反思小结准确道出了两种分析方法的关键点,课后请整理一下你的课堂收获,作好学习笔记。
师:请科代表将课堂所写同学互相评议修改后的作文收起来,老师再看一看。下课。
“五环节作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教师除了必要的引导和点拨外,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多样化思维训练和表达训练类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互动中,掌握基本的写作技法,促进作文水平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