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垦中学 王小芳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1]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在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有效英语阅读引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本文以来自重庆教师刘波执教的新外研版教材8A Unit 5的阅读课“Why do you like pandas?”为例,谈谈如何通过阅读引领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互动教学观点认为:师生互动是师生以他们自己的经历相互了解对方的方式。在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下,课堂形成“一言堂”的局面。教师讲解占用一堂课中的很多时间,学生很少有机会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或独立思考。学生只是吸收、理解和死记硬背,学生没有主动的发言权。在单一的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直接地讲解语法和领读课文,学生的思考是在老师的讲解下的。教师了解的知识比学生还多,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然而,不利于师生有效的互动。为了师生很好地互动,教师不仅要清楚地示范并面向全班和接纳不同的观点,而且要有足够的空间与学生互动。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互动能力,把师生互动带进课堂。双向的师生互动教学形式可以改变教师垄断课堂和学生被动的传统教学形式。
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根本,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敢于对教师或文本提出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生才能得到发展。学生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等形式拓宽语言的空间。只有学习兴趣和思维被激发,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提高语言能力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我们要善于运用不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语言生成和发展。在课后引导学生使用丰富的语言,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学以至用。
有效的文本导入很重要。为了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并展开充分的想象预测文本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文本的关键字等。如在刘波老师执教8A Unit 5 Section B这一课时,阅读前,教师一边画简笔画,一边让学生一步一步地猜:What animal can you guess?这位教师巧妙地利用简笔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增强学生交流的欲望。结合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对文本的内容做出合理的预测。教师适当地提出了问题,如:1.How long can an elephant live?2.Which country is famous for elephants?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交流语言的欲望,也能让学生满怀期待的去阅读文本并寻找答案。这样,英语阅读就变成一种积极主动交流和探索的过程。
阅读中,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理解,要提出具有深层次和创造性理解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梳理和整合相关的信息,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以复述或讲故事等方式表达出来。
读后对话题进行延伸,让学生置身于问题中,能够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如教师在教Unit 5 Section B中提供图片并提问学生How to save them?在这一部分,学生可以利用已学的知识,加强运用,提高语言技能。
在学习“Why do you like pandas?”时,教师在学生已对文本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上提问学生What should we do to save them?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如果动物遇到危险,我们要怎么做呢?然后分享你们的观点。学生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开始激烈地讨论。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刘波老师带头为他们鼓掌。从活动中可以看到学生使用英语交流和表达非常的快乐,他们体验用英语的乐趣,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也得到了培养。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是找准话题的切入点,与文本进行真正的对话,从而提升思维品质。[1]在这一课中,8A Unit 5 Section B,教师在读后环节问学生“What Should we do to save them?”鼓励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去表达从文本中得到的启发。因为教师在读前读中循序渐进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所以学生在此活动中都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
S1:Isend themtogoback totheir naturehome.
S2:Weshould protect animalsand our environment.
S3:Wemustn’t kill someanimals.
...
在这节课中,教师通过有效的阅读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了学生口语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提升了阅读思维品质等。
1.在阅读中开阔学生的视野。
陈琳教授指出:“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不仅是学习到一项语言技能,同时应该通过外语学习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与借鉴,促进学生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2]
例如Unit 5,section B这篇文章主要描述大象的生长环境及其它动物面临灭绝。教师提供图片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知识,开阔视野,对中西方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2.尊重文化差异。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被教师重视。因此,教师要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巧妙地利用阅读材料教学。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学情,引导学生比较文化差异,尊重和学习外来文化,吸取别国的文化精髓。
学科教育和核心素养培养对学生来说很重要。例如,教师在本节课中用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教师用“Why...?”“What...?”等设问不断激发他们的思维。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思维和培养了跨文化意识。
“学习能力是指主动学习、积极调适、自我提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3]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阅读教学。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充实自己,因为学习能力是实现英语学习目标,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石。
美国著名学者强调:“教育有一个任务永远都不要忘记:学习情感氛围的创造。最好的机器永远都不能这样做。”在真正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很重要。因为通过交流,师生产生情感碰撞,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因此,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发展。它在阅读引领中起着灵魂的作用。英语阅读是思维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体现。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学生要进行积极性的思维活动和创造性实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继续探究如何在阅读引领中渗透核心素养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