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切经音义》补苴《汉语大词典》涉文字学术语

2018-02-26 12:41王珏
现代语文 2018年9期

王珏

摘 要: 《汉语大词典》中涉及到文字学术语失收、释义欠妥、释义不足、书证滞后、书证缺欠的情况颇多,今据慧琳《一切经音义》补之。

关键词: 《一切经音义》 文字学术语 补苴 《汉语大词典》

唐代释慧琳《一切经音义》(以下称《慧琳音义》)所涉狭义文字学术语颇多,今撮取《汉语大词典》失收、释义欠妥、释义不足、书证滞后、书证缺欠之术语,补苴罅漏,以裨学林。

1.转注字

关于转注字,文字学界历来聚讼纷纭,其原因是实例太少。值得庆幸的是《慧琳音义》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实例,成为我们解开转注之谜有力的书证。“转注”虽早已有之,然“转注字”,据目前文献,肇始于《慧琳音义》。在《慧琳音义》中,“转注字”共出现43次,涉及44个转注字。今以具体实例分析之。

(1)《慧琳音义》(一·2)①:“讵能②渠御反。《韵英》云:疑词也。《庄子》:讵能者,不定之词也。转注字也。”

按:“讵”也可用“巨”。徐邈本《庄子·齐物论》:“庸巨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巨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耶?”通行本“巨”作“讵”。《荀子·正论》:“是岂巨知侮之不辱哉!”《汉书·高帝紀》:“沛公不先破关中兵,公巨能入乎?”唐颜师古注曰:“巨,读曰讵。讵犹岂也。”

(2)《慧琳音义》(二九·11):“麝香 上常夜反。郭注《山海经》云:麝似麞,腹下脐中有香。《尔雅》:麝父麕足。郭注云:如小麋,雄者脐中有香,雌者即无。转注字也。”

按:“麝”也可用“射”。晋代李石《续博物志》:“以射香、朱砂涂之,愈。”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方》:“右三味等分,捣,以小绛嚢盛。男左女右带佩。则蛇逆者,辟人;为蛇所中,便以疗之。如无射香,以射菵和带之疗诸毒,良。”

(3)《慧琳音义》(三五·15):“荏苒 上耳枕反,下音染。案:荏苒犹因循不觉盈时也。转注字也。”

按:“苒”也可用“冉”。宋代戴侗《六书故》卷十一:“荏冉,谓其冉弱也。《诗》云:‘荏冉柔木。别作苒。”清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二百五十八:“荏苒,《诗经》又作‘荏冉,又作‘荏染。”

(4)《慧琳音义》(七八·3):“揜蔽 上音奄,下卑袂反。障也。蔽,藏也,敛也。或作掩,覆有余也。转注字。”

按:“掩”也可用“奄”。《礼记·月令》:“其器闳以奄。”《唐石经》“奄”作“掩”。《汉书·郊祀志》:“则方士皆掩口。”《史记·封禅书》“奄”作“掩”。

(5)《慧琳音义》(八九·1):“圖谶 上度奴反。《左传》:圖,画也。谋样也。郑注《周礼》:圖谓考绩之言也。何注《公羊传》云:计也。《说文》:圖,画计难也。从口啚声。啚音徒,难意也。转注字也。下楚谮反。《苍颉篇》云:谶,验也。《说文》从言韱声也,韱音佥也。”

按:“圖”也可用“啚”。《干禄字书·平声》:“……啚、圖,并上俗下正。”《慧琳音义》(七一·6):“啚度 案:《诏定古文官书》圖,二形同。达胡反。下徒各反。《广雅》:啚,度也,议也,亦计也。度,量也。”

由上例可知,转注字是在已有字上增益表意偏旁而造的分化字[1]。此说与许慎说解“转注”同。许慎曰:“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其义为:“转注,即设立一个表义属的偏旁,该偏旁与本字共同灌注新字的意义,‘考‘老就是此类字。”《汉语大词典》失收,当补。

2.象形字

象形字,通过“六书”之一的“象形”而造出的字。它是由描摹事物形状或主要特征而造出的字。据目前文献,“象形”这一术语始见于汉代,而“象形字”则始见于唐代。《汉语大词典》失收,当补之。孔颖达《礼记注疏》:“正义曰:案,《说文》云:‘耐者,须也。须谓颐下之毛,象形字也。”《慧琳音义》(一·2):“隻千古 征亦反。《说文》:一枚也。《桂苑珠藂》:单也。《群书字要》:隻字从隹。隹,鸟也。从叉,叉手也。手持一鸟为隻。象形字。经文或从又,误也。”

3.会意字

会意字,通过“六书”之一的“会意”而造出的字。它是由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字,并会合其意而造出的字。《汉语大词典》失收,当补之。据目前文献,“会意”这一术语汉代有之,而“会意字”则肇自《慧琳音义》。《慧琳音义》(三·10):“潜伏 潜字已见序中释。下辅腹反。贾注《国语》:伏,隐也。《广雅》:藏也。《说文》:伺也。犬伺人,则故从人从犬,会意字。”又(八〇·7) “文揣 下初委反。郭注《方言》云:揣,度也。《说文》云:量也。从手耑,会意字也。”

4.形声字

形声字,通过“六书”之一的“形声”而造出的字。它由形旁和声旁构成,一般形旁与字义相关,声旁与字音相关。《汉语大词典》失收,当补。据目前文献,“形声”这一术语汉代已有,而“形声字”始见于《慧琳音义》。《慧琳音义》(一·11):“池沼 孔注《尚书》云:停水曰池。下之绕反。杜注《左传》:沼,亦池也。并形声字。”又(四·7):“析除 星亦反。《韵英》云:析,分也。《说文》:破木也。或从斥,作柝。《石经》从斤,作析,形声字。”

5.假借

作为文字学术语,假借除表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之义外,还表示通假。假借用之为通假至少始于汉代,其后相承沿用。《汉语大词典》无此义项,当补。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论音例》:“郑康成(郑玄)云: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慧琳音义》(五九·15):“漫跟 莫干反。此假借也。字体作鞔。跟或,古恩反。《说文》:跟,足踵也。”

6.假借字

《汉语大词典》失收,当补。假借字指用“六书”中“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之方法而造的字。此处“本无其字”包括两种:其一,指以前没有其字,后据其声造出。《慧琳音义》(四·6):“眼睛 积盈反。假借字也。本无此字。案:睛者,珠子也。《纂韵》云:眼黑精也。古人呼为眸子,俗谓之目瞳子,亦曰目瞳人也。《论文》谓之眼根。四大所造,净色为体。”又(四九·8):“箫璟 鬼永反,假借字也,本音影,亦近代先儒所出;共相传用,冏字韵中无此璟字也。”“睛”“璟”,本无其字,后人据其声而造之。其二,指某一意义没有对应的字,而借用与它有引申关系的字为之[2]。又(八·11):“大乐 郎各反。《考声》:喜畅甚也。假借字也。本音岳也 。” 借用表示“音乐”之义的“乐”来表示“快乐”之义。又(三·5):“比度 卑弭反。集训云:比,类也。郑注《周礼》:比,犹挍也。下唐洛反。贾注《国语》云:度,揆也。假借字也。”“度”本义为计量长短的标准。《书·舜典》:“同律、度、量、衡。”《汉书·律历志上》:“度者,分、寸、尺、丈、引也。”借用表示“计量长短的标准”之“度”表示“揣度”之“度”。

此外,假借字也指通假。与“假借”一样,“假借字”至少始于东汉,其后相袭。郑玄《周礼注》:“荼,古文舒。假借字。郑司农云:荼读为舒。”又(十一·1):“玉豪 胡高反。假借字也。正体从毛作毫。言玉毫者,如来眉间白毫毛也,皓白光润犹如白玉佛,从毫相放大光明,照十方界,故云玉毫瑞色也。”

7.借字

借字,《汉语大词典》释义一为:“指古书中与本字读音相同或相近而被借来代替本字的字。”[3]卷一(P1448)书证为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滞后,当更之。借字作为文字学术语,据目前文献当始于隋,其后相承沿用。司马贞《史记索隐》注“公等録録”引隋朝王劭云:“‘録借字耳。又《说文》云:録録,随从之貌。”《慧琳音义》(二六·24):“面皱 侧救反。《韵略》云:皱,面皮聚也。谓不摄皱也。经文作绉,借字也。”

8.借用字

“借字”也称“借用字”。据目前文献,“借用字”当肇自《慧琳音义》。《汉语大词典》失收,当补。借用字常指通常意义的通假。《慧琳音義》(十一·13):“梨黯 上力知反。借用字也。正体本字从黑作黧。《韵诠》云:色黑而黄也。下押减反。王肃曰:黯黑皃也。青黑色也。” 此外,借用字还包括音义皆非、因讹略而造成的假借。又(十三·16):“生蟲 逐融反。《尔雅》云:有足曰蟲。经文作虫,讹略也,借用字。本音毁也。”

9.通用

通用,《汉语大词典》义项二为:“某些写法不同而读音相同或意义相通的汉字彼此可以换用。”[3]卷十(P925)没有具体书证,当补之。此类书证颇多。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卷二:“古文皆为‘惟字。而今文《尚书》变为‘维者,同音通用,厥义无别。”《慧琳音义》(三·15):“瞚息 式闰反。《韵英》云:动目也。经作瞬,通用。开阖目数摇也,从目寅。案:瞬目者,一敛目也。息,一息气也,言极迅促也。《吕氏春秋》曰:万世犹如一瞬目者也。”

通用,还指一字不同的音在不改变意义的情况下也可以换用。此义“通用”最早见于《慧琳音义》,其后相承沿用。此义项《汉语大词典》失收,当补。《慧琳音义》(四·18):“若减 耕斩反。《韩诗》:减少也。杜注《左传》:耗也。又音行监反,亦通用也。”又(二八·11):“等观 古桓反。《说文》:观,谛视也。又音古玩反,观望也。二音通用。旧《维摩经》作正观,菩萨是也。”宋毛居正《六经正误》卷五:“诸盩,直留反,或音胄。案《诗·周颂·天作篇》‘诸盩,直留反,又音侜,当作三音通用。”

通用,也可以指某一字体在民间普遍使用。此义项《汉语大词典》无解释,最早用于《慧琳音义》,当补之。《慧琳音义》(七二·五):“蛾蚊 上五何反。《大戴礼》云:虫食桑者,有丝,而为蛾也。《考声》云:飞虫也,谓其虫变形而飞也。《说文》从虫我声。下武分反。俗字也。《字统》:云作,啮人飞虫也。《说文》从虫民声。《论文》作蚊,俗字,通用之也。”又(十三·4):“毒刺 此赐反。通用正体字也。音辣误也。”

10.通作

通作,指在民间广泛通行的字体。《汉语大词典》失收,此义“通作”始见于《慧琳音义》,当补之。《慧琳音义》(五·13):“相 上古茎反。今通作更,俗用已久。下相羊反。”又(四〇·14):“棓印 上庞讲反。今俗通作棒也。”

通作常指通假,今不详述。

11.通俗字

通俗字,指“在民间流俗中已非常通行、尚未进入正统作品的字体”[4](P92)。“通俗字”肇自《慧琳音义》。《汉语大词典》失收,当补。《慧琳音义》(四〇·18):“吸欱 上歆邑反。郑笺诗云:吸犹引也。《广雅》:饮也。《说文》:内息也,从口及声。亦作歙。经本作噏,非也。下呼蛤反。《说文》云:欱,歠也,从欠合声。经本作哈,通俗字。”又(四三·17):“种植 下承职反。郑注《周礼》云:植,树也。郭注《方言》:立也。《古今正字》从木直声。经作殖,通俗字也。”

12.俗用字

俗用字,指流俗使用的字。其肇始于《慧琳音义》,其后相承袭用。《汉语大词典》失收,当补。《慧琳音义》(一·8):“两腕 乌灌反。或作捥,皆俗用字也。郑玄注《仪礼》云:掌后节也。扬雄曰:腕,握也。案:寸口前、掌后曰腕。”金代韩道昭《五音集韵》:“断,俗用字。”

13.时用字

时用字,指不见于以前字书、近时出现并使用的字形。“时用字”始见于《慧琳音义》。《汉语大词典》失收,当补。《慧琳音义》(二〇·7):“钺斧 上圆月反。顾野王云:古者用钺以煞人。《司马法》:夏执玄钺,殷执白钺,周杖黄钺。《说文》作戊,云大斧也,从亅戈声。经本从金作钺,时用字也。”又(一〇〇·10):“烦躁 遭到反。时用字也。贾注《国语》云:躁,扰也。郑注《论语》云:不安静也。顾野王云:躁,动也。《说文》从走喿声。喿音桑到反。”

14.亦通

亦通,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音,这些不同的形、音之间可以通用。此义“亦通”,始见于《慧琳音义》。《汉语大词典》失收,当补。《慧琳音义》(五·15):“捶打 章累反。《考声》云:捶击也。或作睡,古字也。或作棰,亦通。”又(二·6):“修治 下音里。孔注《尚书》云:治,理也。《尔雅》云:治,政也。《说文》从水台声也。又音持,亦通。”

此外,“亦通”也为训诂学术语,今不详述。

15.字体

字体,文字的形体构造,即字形。《汉语大词典》无此义项,当补之。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五经字体,乖替者多。至如鼋鼍从龟,乱辞从舌,席下为带,恶上安西,析旁着片。”《慧琳音义》(七四·18):“菀莚 上于远反,下以旃反,假借字也。若取字义即乖经意。案:菀莚,地褥也,即儛莚也,俗呼为地衣、毛锦是也。经作綩蠕,字体、文义俱乖,今不从。后传写者宜从草之也。”

16.正体字

正体字,是由国家或社会规定的标准汉字字形。它通常由权威字书加以规范[5](P77)。“正体字”最早见于《慧琳音义》。《汉语大词典》失收,当补之。《慧琳音义》(一·1):“控寂 上苦贡反。《考声》:控,持也。《说文》:引也,告也;从手空声。下情亦反,俗字也。《说文》作,正体字也。”又(三七·11):“持棓 下庞降反。正体字。俗从奉作棒也。”

17.正体

正体,《汉语大词典》义项六为:“规范的汉字字形。”[3]卷五(P330)无书证,当补之。“正体”作为文字学术语,据目前文献当始于唐。颜元孙《干禄字书》:“进士考试理宜必遵正体,明经对策贵合经注本文。” 《慧琳音义》(十四·19):“哮吼 孝交反。俗字也。正体作虓。《集训》云:虎怒声也,从九从虎。”又(九一·1):“摆拨 上百买反。俗字也。正体从卑从手作捭。《考声》:挥手也。下般末反。何注《公羊》:拨,理乱也。《广雅》:除也。《说文》从手发声,形声字。”

18.异体

异体,指不同的字体或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汉语大词典》失收,当补。据“异体”最早书证显示,指不同的字体。《汉书·艺文志》:“《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而“指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据目前文献当始于《慧琳音义》。《慧琳音义》(八二·10):“老叟 涑厚反,俗字也。《考声》云:老称也。古今多有异体、同音。或作。古作叜、,皆古字也。今俗通用作叟。”

19.异体字

据目前文献,“异体字”最早见于《慧琳音义》。《汉语大词典》释为:“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即俗体、古体、或体之类。如‘嘆、‘歎等。”[3]卷七(P1354)无具体书证,当依《慧琳音义》补之。《慧琳音义》(十一·11):“涎唾 上囚延反。通俗字也。《说文》正体作,口液也,从水从欠。《考声》云:口津也。束皙作唌。《史籀》作。贾逵作。或作,古字也。其上异体字并云口液也。下吐课反。《说文》云:口液也;从口从垂省声也;或从水作涶。亦通。”

20.变体

变体,《汉语大词典》释为:“谓改变原来的体式”、“变异的形体、体裁等”[3]卷五(P536),此二解与文字学术语“变体”不谐。当补一义项为:“字形演变或变异正体字。”此术语至少产生于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周易音义》:“豊,今并三直画,犹是变体,若曲,下作豆,禮字耳,非也。”《慧琳音义》(十五·20):“携持 慧圭反。俗字也。正体作攜,从手巂声也。音与上同。因草书变体,从乃,非。”又(四一·1):“爱恶 上哀代反。变体俗字也。贾逵注《国语》云:爱,亲也。《古今正字》云:怜念也。《说文》从旡从心作。今通作爱。旡音既。下乌固反。顾野王云:恶,憎也。假借字也。《说文》从心亚声也。俗从西,误。”

21.变体字

变体字是“字形演变”[6](P290)或变异正体字后的字[4]。据目前文献,“变体字”始见于《慧琳音义》。《汉语大词典》失收,当补。《慧琳音义》(四·4):“车乘 上昌遮反。车字《说文》象形,作车,横书车字即是,古文车字也。下食证反。孔注《尚书》云:乘,胜也。《毛诗》传曰:乘,升也。郑众注《周礼》云:四匹为乘。《说文》:乘,覆也;从入桀;桀音竭;桀,黠也;军法曰乘也。隶书作乗,变体字也。”又(九〇·9):“灮跗 上正体光字也,从火从人。传作光,俗用,变体字也。下甫无反,亦正趺字也。传从夫作趺,俗字,亦通也。”

22.同体

同体,指一组异体字曾经共用一个字来表示,也就是这组异体字之前有一个共同的形体。《汉语大词典》无此义项,当补。据目前文献,此义“同体”最早见于《慧琳音义》,其后相承沿用。《慧琳音义》(九·19):“有桴 案:《古文官书》枹、桴二字同体。扶鸠反。谓鼓椎也。《说文》:桴,击鼓柄也。”又(二〇·10):“罣碍 《字略》作罫,同。胡卦反。纲碍也。下古文硋,同。五代反。《说文》:碍,止也。又作阂,郭璞以为古文碍字。《说文》:阂,外闭也。经文作,音都勒反。案:卫宏《诏定古文字书》碍、得二字同体。《说文》:得,取也。《尚书》:高宗梦得说。是非此义也。”

23.讹略

讹略,《汉语大词典》义项一为:“谓音译的讹误和省略。” [3]卷十一(P74)其实,“讹略”也可以指字形笔画的简省。此义“讹略”始见于《慧琳音义》,当补之。《慧琳音义》(一·7):“等为 《说文》等字从竹从寺。下荣伪反。爲字上从爪,经作為,讹略也。”又(十三·16):“生蟲 逐融反。《尔雅》云:‘有足曰蟲。经文作虫,讹略也,借用字。本音毁也。”

24.正书

正书是按照公认的、正常的字形书写。《汉语大词典》无此义项,当补之。据目前文献,最早见于《慧琳音义》。《慧琳音义》(十三·1):“不歰 师立反。王逸注《楚辞》云:澀,难也。郭璞注《方言》云:歰犹也。《说文》:不滑也;从四止。二倒书,二正书。会意字也。经文上作二刃,误也。有从三止从水作澁者,俗字,非正体也。”又(七五·4):“塞澀 参戢反。《说文》:不滑也,从水从四止。上二止倒書,下二止正书。是澀字之意也。会意字。经文从人三止,非也;不成字,书人之误也。”

25.反书

反书是把正常的字体翻转180°书写。《汉语大词典》无此义项,当补之。此义概据《左传》“反正为乏”而来,始见于《慧琳音义》。《慧琳音义》(二九·15):“血脈 下猛伯反。《说文》云:血理之分,耶行体中名之为脉;从肉从。作脈,即反书永字也。今时不知,便从永作脉也。”又(九三·7):“支派 下拍卖反。《玉篇》云:水分流。《说文》从反书永字也。”

26.倒书

倒书是把正常的字体颠倒过来书写。《汉语大词典》无此义项,当补之。此义概据《说文》释“长”上部为“倒亡”而来,最早见于《慧琳音义》。《慧琳音义》(四·5):“纤长……下丈良反。郑笺《诗》云:长,远也。《广雅》:常也。《说文》:久也,从兀。兀,高远意也。从匕,音化,久则化变也。上从,亾声也,倒书字亾也。……”又(四一·20):“捐弃 下异反。《说文》:弃,捐也;从廾推枼而弃之;从,逆子也。倒书子字。会意字。,音工骨反。枼音钵。”

27.訛字

讹字,即错字。《汉语大词典》失收,当补之。据目前文献,始见于《慧琳音义》。《慧琳音义》:“窯家 上音遥。《说文》云:窯,烧瓦灶也。从穴羔声。经从宀作窑(当作),俗讹字也。宀音绵。”宋娄机《班马字类》:“恶上安西,餐侧出头,离边作禹,此等类例,直是讹字。”

28.今隶书

《汉语大词典》失收。“今隶书”亦称“今隶”。“今隶”,《汉语大词典》收之,它的解释是:“楷书的别称。隶书自篆书演化而来,相传为秦程邈所创,称汉隶,又称古隶;楷书自汉隶演化而来,相传为三国魏钟繇所创,称今隶。明李贽《初潭集·师友四·书画》:‘郡人王次仲少有异志,弱冠,变苍颉旧文为今隶。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体变》:‘当汉末至此百年,今古相际,文质斑磷,当为今隶之极盛矣。”[3]卷一(P1081)其释义中“相传为秦程邈所创,称汉隶,又称古隶”易产生歧义,当改为:“相传为秦程邈所创,后人称秦隶为古隶,称汉隶为今隶。”“今隶书”一词至少产生于北魏时期,其后相承沿袭。《汉语大词典》书证滞后,当补之。郦道元《水经注》:“王次仲少有异志,年及弱冠,变苍颉旧文,为今隶书。”《慧琳音义》(十一·4):“卉木 上晖贵反。《说文》云:草之总名也。从屮,丑列反;从艹,音草。今隶书省略,从三十,作卉。又音晖鬼反,亦通。”又(五四·8):“为抑 应力反。《考声》云:抑,止也,理也。《说文》:按也,从反印字也。今隶书相承,从手作抑。”

此外,“今隶书”今人一般指汉隶,此不赘述。

探究文字学俗语之来源,有助于追溯文字演变之轨迹,有助于文字学理论之研究,有助于补苴辞书之罅漏。才疏学浅,汲深绠短,纰谬挂漏在所难免,尚祈方家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刘庆俄.也说转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黄仁瑄.慧琳《一切经音义》中的假借[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

[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4]郑贤章.龙龛手镜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杨剑桥.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导论[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

Abstract: The terminolog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Grand Chinese Dictionary which were not recorded, incorrect and inadequately explained, and behind and without the documentary evidence are more. We supplement and emend them according to(Hui Lin慧琳)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一切经音义)”.

Key words: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ripitaka; terminolog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supplementation and emendation; Grand Chinese Diction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