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霞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6-0112-02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出,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与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有效的环境创设不仅可以引发幼儿对学习、游戏和各种活动的兴趣,还能让他们与环境融为一体,促进其全面协调发展。文章作者从多元环境创设角度,对不同环境创设对幼儿阅读开发的作用与意义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多元环境;幼儿阅读;情景环境;物化环境;人文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3~6岁是儿童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会为他们的语言发展、写作能力、思维能力等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幼儿的阅读培养期间,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与方法,创设多元的阅读环境,使幼儿早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目前幼儿园诸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并落实到位。
二、用心创设丰富的情景环境
创设多元的环境,教师首先要将阅读情景化,再现图书中的故事情景,通过这种形象的情景化创设,不仅可以让幼儿个个参与其中,与老师、同伴及周边环境相互作用,还能依据幼儿对图书中故事的理解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情景化环境创设的还原,可以让阅读变得生动、形象,由此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图书的理解能力,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由于幼儿身心尚处发育之中,对书面语言和文字缺乏理解,所以,如果教师用强硬的态度要求他们阅读各种绘本、图书的话,势必会使天生不受束缚的幼儿感到反感,让其对教师产生对抗心理,并对阅读产生偏见而影响对阅读的兴趣。情景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要对书本中的情景有一个高度还原,这需要教师依据环境创设来进行,让阅读书本里的故事情景再现。我们在培养幼儿进行阅读时,可以采用小游戏或小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对照绘本里的人物,自主选择,进行角色扮演,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图书里的故事表演出来,使图书故事变得情景化、逼真化,同时要丰富阅读情景,引发幼儿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例如,湖南省安化县梅城镇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开展小班绘本教学活动“藏在哪里”,如果只是让幼儿一味地根据图片来猜测动物藏在哪里的话,活动开展一两次以后,幼儿便会失去兴趣,积极性也会逐渐下降。但如果教师运用情景还原的环境创设,以游戏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开展活动,通过扮演长颈鹿、大象、狐狸等角色,让幼儿大胆地猜测动物们会藏在哪里,理解“藏”这个动作之后进行亲身体验与实际操作,教育教学活动自然趣味性就会更浓,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会更大,对故事的理解也会更透彻,阅读的欲望也会更强烈。不光这个活动,其他的故事活动也同样可以以这种形式与方式开展,幼儿自然而然地就会接触到更多的故事,并以区域活动这种自主学习的形式进行角色表演。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个故事创编到更多的故事中进行表演与创编,幼儿的组织能力、理解能力、创编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这种学习是主动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
三、实时创设适宜的物化环境
1.建立一个逼真的物质环境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的教育思想有:“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作为幼儿教师,要让幼儿对环境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各种物品、文字、符号、音乐等与图书里的相关物品、图片、文字形成紧密联系,加深幼儿对书本内容的印象,促进他们对活动内容的理解,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阅读意识。
我园以阅读为特色教育,在环境创设中,也将幼儿园打造成书香校园,使整个幼儿园具有浓浓的书香气息。幼儿一入园,就能看到“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的标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园在教学楼一楼设有“家长阅读等待吧”“幼儿快乐阅读吧”“优秀书签”“自制绘本展览区”“快乐涂鸦区”“你来我来大家来”照片墙。让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能成为以阅读为主题的活动环境,并延伸到二楼“优秀文学作品”、三楼“会说话的墙面”为阅读特色的环境创设。还有专门的阅览室,配置小沙发、坐垫、地垫等,定期供幼儿进行阅读,让幼儿从爱上这个环境开始,再爱上阅读。
例如,在三楼“会说话的墙面”中,大班语言、数学整合活动为“母鸡萝丝去散步”。如果教师只是将这个故事讲述给幼儿听,母鸡要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从篱笆中间穿过、钻过蜜蜂房等,幼儿听过之后就会忘记。如果教师合理利用周围的环境,将墙面布置成一个真实的环境,让幼儿来理解母鸡如何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等,就可以与墙面产生互动。当幼儿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再通过情景角色的表演,将桌子创设成院子、呼啦圈创设成池塘、毽子毛创设成草堆等。幼儿便知道“走”是向前走,“绕”是从旁边绕过,“钻”是从中间或下面钻过去,从而发展幼儿的空间概念,他们只有做了,才不会忘记,并在下次活动中能清楚地讲述。这样的学习将是主动的学习、快乐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能让幼儿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做好课内阅读的拓展延伸
教师要注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紧密联系。课内阅读是指在幼儿园活動区域,即教师专门为幼儿创设的阅读区、活动区。要创设有效的阅读环境,就要求课内阅读区有一定的文化氛围,相对来说,这个区域要比较安静、宽敞、明亮,为了吸引幼儿们的注意,还要让他们感到舒适。因此,我园教师在布置班级阅读区和多功能阅览室时,为幼儿创设了泡沫地垫(干净整洁)、娃娃沙发靠椅与卡通坐垫(温馨舒适),这样,幼儿们就有了到里面去感受的欲望,从而激发阅读的兴趣。除了语言区、阅读区,美工区、表演区、生活区等都能作为多元环境,它们之间的教育价值是相互渗透的。例如,美工区幼儿完成的作品,师幼与幼幼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与分享,这可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倾听习惯;并且可以让幼儿设计一些自己感兴趣、有特色的书签进行展示,让幼儿从中获得成功与喜悦感;还可以开展一些亲子制作活动,如“自制绘本展示”“爸爸妈妈讲故事”“大带小阅读”“故事大王比赛”“金嗓子广播站”等一系列活动,来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打造全园书香校园,让每个幼儿都能爱上阅读。
课外阅读则是指除课内阅读的一切场所。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即一日生活皆学习。只有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不断给他们营造可以阅读的环境,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进行阅读。而我园利用早上入园的时间,开展“晨间快乐分享会”,以幼儿经验为主,让每一位幼儿能主动来分享自己身边有趣的事,为幼儿提供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中餐前十分钟,开展“餐前小故事”的聆听活动;午睡前利用小广播播放小故事;放学后进行亲子共读及周末走进大自然。这些形式可扩大幼儿的阅读面,从而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3.有效利用生活中的“活”语言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世界,这个多元的世界可以带给我们多元的语言组织,在幼儿的阅读世界里,书本语言可以通过环境创设变得灵活而生动。我们可以通过VCD、DVD、多媒体、有声读物、答题卡等多样化的材料来实现图书里的各种书面语言的形象表达,创设一个逼真、形象的“活”语言环境。
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在透明的玻璃上大胆地绘画,画出自己感兴趣的画面,然后教师可借用辅助材料,如手电筒、日光灯、台灯等光影的作用,让幼儿感受故事是会动的,当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开展阅读活动时,会变被动为主动。
四、努力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是潜在的课程资源。作为教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以身作则,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像我园的教师,在每学期开学初便要制定教师个人阅读计划;在寒暑假及学期中,保育教师要不断学习卫生保健、科学育儿方面的专业书籍;而主配班教师则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教育教学指导丛书和名人名著等,并认真撰写阅读心得。我园将不断充实教师的阅读,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师的阅读能力与水平,使全园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要求教师的同时,我们同样也会要求家长,因为家长是孩子的镜子,也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每学期开学,我园会邀请专家对家长进行专业的培训,让家长了解现在的幼儿教育不光是幼儿园单方面的事情,更不是保姆的性質,而是家园共育、共同发展。在专题讲座培训中,让家长懂得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建议家长利用周围的一切(人、文、物、景)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兴趣。针对家长科学的育儿经验,会以交流、征文的形式进行分享,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成为优秀的家长并能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与主题相结合的教育环境中,主要是以主题墙及图书区的环境为主,通过看、听、说来调动幼儿的感官,营造既富有趣味性又富有教育性的阅读情境,促进班集体中良好的阅读氛围的形成。比如,在主题活动“大自然语言”中,教师可以将有关天气、节气、生物等方面的书放到图书区,在主墙体上,则可布置一些手绘的“当日天气预报”“当季植物”等,并留有一定的空白,让幼儿与家长通过探索、发现,完成留白的地方,并让幼儿知道,环境创设也是自己的事情。幼儿自己操作,手动记录天气的变化,在记录中相互学习、相互合作,进一步从玩中学会阅读。在自由交流中,不仅增加了他们活动的积极性,也间接地促使幼儿主动去翻阅图书,了解书本内容,这能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泼、兴趣愈发浓厚,更为重要的是,在愉悦的环境下,他们收获了知识,分享了快乐。
五、结语
教育专家认为,在幼儿教育中,环境是潜在的一部分课程。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营造效应。因此,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兴趣培养十分重要。幼儿阅读作为一种以气氛为主的阅读形式,它客观地存在于幼儿生活的每一处空间里,并以其独树一帜的价值对幼儿的习惯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从多元的环境创设中营造幼儿阅读的趣味感,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促进他们语言的发育,为其日后的小学书面写作进行铺垫,为其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英)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M].许慧贞,蔡宜容,译.海口:南海出版社,2007.
[2]沈丽华. 从“阅读”区走向“悦读”区——浅谈幼儿园阅读区的创设与使用[J].山东教育,2014(Z3):50-51.
[3]丁爱红.创设良好环境 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J].吉林教育,2013(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