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追问的路径

2018-02-26 13:13申榆璐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楚王文言文文本

申榆璐

【摘要】本文论述初中语文“面—线—点”的追问路径,即开课之初追“广面”,整体感知追“主线”,精读细读追“要点”,将整个课堂从“面”向“线”引,由“线”关注“点”,让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有迹可循,使课堂的推进更高效。

【关键词】追问 面 线 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A-0060-03

教师在充分备课后设置好主问题及问题串,在面对真正的课堂时就会感觉到,主问题及问题串下那些有效而适时的追问,才是真正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引子。许多专家及教师因此对课堂的追问策略、追问时机、追问角度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涉及此类话题的论文不胜枚举。

笔者以为,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追问”结论,一线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倘若今日学习东家的一点,明日学习西家的一点,零敲碎打,终不是整體有效提高教学技能的办法。如果有一条易用可行的“追问路径”,能在一节课上有效发挥它的作用,显出备课的厚度与深度,将原有的“备”与学生的“学”完美贴合,那是再好不过了。下面,笔者从面、线、点三个角度探一探这条“追问路径”。

一、开课之初追“广面”

开课之初,教师在提出主问题后,后续的追问要能“孵化”学生的思维,能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示与补充,也就是开课后的追问要让学生能联想、好发挥、可比较,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多角度、多层面地由问题对文本的大致的点进行穿插,甚至那些层次好些、已经预习功课的学生还能暗中“潜”回文本好几个来回。因而,开课之初的追问要有意识地向“面”倾斜,能在一个广阔的范围内,激发学生对教材的探索欲望。

当然,对于开课之初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回答会呈现出“浅答、虚答、窄答”的情况,这些不经深思的答案有时候还会将教师想要引导的教学方向带偏,面对这些临时生发的答案,教师无需慌乱,也不用急着一条条纠正,只需要从整个文本的“面”的角度出发,在接下来的追问中将学生“抓”回来。

课例:《最苦与最乐》导入片段

师:同学们上中学有七个多月了,觉得什么事最苦?

生:写作业啊,睡不够啊……

(这些回答都在意料之中,但是要将学生发散的思维导向对立面)

师:那有没有觉得快乐的时候?

生:有,很少。

师:什么时候呀?

生:写完作业的时候。

(当最苦和最乐都有了一个恰好与文本主题最佳对应的答案,就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导入的最好时机)

师:这位同学,你来总结上中学以来最苦与最乐的事?

生:没写完作业最苦,写完了最乐,因为心里最轻松。

教师根据这位男生的回答,写板书:最苦(没写作业),最乐(完成作业)。

师:对于同学们来说,最苦的是没写完作业,最乐的是完成作业。那么我们今天来看看梁启超先生写的《最苦与最乐》,将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样扩向“面”的追问,一能顺势导入课文,二能在开课之初就让学生将自身体验与文本内容大概结合,那么接下来的教学推进就相对容易得多。

但要注意的是,开课提问后的追问是必要的,但是不能随意,不能泛泛而谈,更不能东拉西扯,要尽量结合学生的回答实际进行快速反应,再精心设计追问,目的是将学生从自我关注拉到对文本的关注上,对后续文本的纵深理解进行引导。

从整个课堂来说,开课之初的引向“面”的追问,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很有利,首先就很好地克服了学习陌生文本的障碍,进而提起好奇心,并激起走进文本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进行更准确的初步理解,这样立足于“面”的追问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整体感知追“主线”

当课堂开了一个好头,接下来是“主问题与主问题的问题串”隆重登场的时刻,这个时候的追问因为主问题的进入,文本各部分内容牵扯得较多,许多教师感觉无从下手,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问题是要求进行情节概括,学生答着答着就答到人物形象上。课堂教学进行到这个阶段其实是在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性、敏锐性及深刻性,那么教师这个时候的追问思路就很关键,要抓住“线”对学生进行追问,还能从学生的回答中“追”出能与文本接轨的“线”来,相得益彰才是最完美的“追问”。

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头脑清醒,备课时能区分清楚文本的文体特点,也就是追住文本解读中不同的“线”:记叙文抓“事”线,散文绘“(景)情”线,议论文辨“论”线,小说探“人”线,说明文明“物”线,诗歌咏“意”线。这样课堂上的追问就会更加集中有效。

很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会对文言文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再进行文意的概括,但这会造成一种课堂的凝滞感,常常是刚翻译完第一段,学生就已经开始走神了。

如果先明确了要上的文言文具体的文体,追问的时候主要追文章的“线”,用抓“线”的方法来“追”文言文的文意梳理,不但可以“文”“言”结合,还可以通过以“文”带“言”的方式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再加上适时的品读,转变传统文言文教学沉闷、凝滞的风格,使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节奏明快起来。

课例:《晏子使楚》教学片段

生:楚王问,这人做什么的?回答说,齐国的人。(翻译“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生:这样翻译不对,回答是齐国的人,那问的问题应该翻译成“这是谁”吧?

师:你们讨论一下,是不是搞错了?

生:我认为是手下的人回答错了。

生:我认为没有错,只是翻译楚王问句的时候可以适当“意译”一下。

师:手下人设计的这个计谋,是捆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假如在我们面前出现的一个被捆着的人,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不是问这个人做什么了?会第一反应问这个人是哪儿的吗?

生:文中楚王的反应没有错,他问这人做什么的,而手下的人回答这是齐国人,说明楚王的意图就是要齐国人来背这个锅,手下人只不过揣摩清楚了楚王的想法,所以迫不及待地脱口而出,齐人也!

(生鼓掌)

师:设计中的回答如果改成“齐人”其实也不影响表达的意思,那课文为什么要多个“也”呢?

生:“也”是一个语气词,不加的话显不出感觉。

师:什么感觉?

生:“就是”的感觉。

师:聪明!“也”在句中表判断、肯定的意思,“就是齐人啊”!这是一个判断句。

生:这个“也”字非常准确地验证了楚王“吾欲辱之”的想法!

师:说得真到位!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那么你可以读出这种感觉吗?

课例中的追问,通过“逻辑线”追问推导出了文中的“情节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好地表现出了思维的敏锐性,再加上在关键点有意识地停下来的追问中,思考、揣摩文本的深层含义,并且思考周密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中,思考时兼顾了主客观角度,并且注意到了细节,进行了上下文的勾连,这样的“线性”追问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最后通过品读,学生体会到了“楚王欲辱”的明目张胆、漏洞百出、盛气凌人。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抓住主线,运用总分式、台阶式、连环式等追问技巧,会让抓“主线”的追问的课堂更加清楚明白,学生在这种有意识的追问下,随着问题难度的增加,思维经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表象向本质、由肤浅到深刻的过程,最终获得创新思维的有效训练。

三、精读细读追“要点”

经过开课和文本解读各种纷繁的荆棘,教师对学生精读环节的问就要格外小心和用心。从关注学生认知的面走向文本解读的线,再到学生能接受的点,这是一节语文课上检验学生“学”是否有所“得”的试金石,也是学生在进一步甚至课外学习中生发创新思维的基石。

仿佛是惯例一般,教师都很害怕面对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的错误,其实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则说明教师在引导方向上的把握需要研究,二能探究学生学习的理解层次,假如教师能在这个基础上追问下去,进而回过头来促进教师对自我课堂教学艺术的深挖和研讨,也能为教学添上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

课例:《相见欢》复习课片段

师:这首词里的哪個字默写的时候容易错?

生:钩,容易漏掉“钅”字旁。

师:好的,大家以后记得这个字是有“钅”字旁的,千万不要漏了!

在这个点的处理上,教师只是叫学生“记住”,而学生经此提醒就真的能记住吗?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追问的点,追问下去,学生就不仅只知其然了。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透彻的理解,就说明学生没有读懂这首词,没有发现真正深层的原因,也就不能破解语言的密码,那这样要求学生“记住”的默写有什么价值呢?

假如授课教师在这个时候追问一句:“为什么大家默写的时候会漏掉‘钅?大家可不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李煜用的是‘钩而不是‘勾?”

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就会发现,“勾”是动作,是勾起的意思,而“钩”是铁钩,是名词,“月如钩”是指月亮像钩子一样弯弯的,月亮是名词,它不能像一个动作,这不符合我们的语言逻辑和习惯,所以“月如钩”是有“钅”字边的“钩”。

这一追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字形的辨析,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品析文字的内在深意,这样学生记得更牢固。

在引导学生挖掘出了作者隐藏在语言文字中的真实意图后,教师再从这个“点”出发追问“情感线”:“为什么要用‘钩而不是用‘盘?”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情感。而后再从“情感线”追问“意象面”,意象的选择的背后是表现手法的运用,对手法的理解就会在追问中一点一点变得透彻,而不再是死记硬背。那些生成诗歌“点—线—面”的整体而系统的理解,能反过来检验学生一节课的所得,让学生在复习课上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课堂上三个关键时间点、不同思考方向的追问,将整个课堂从“面”向“线”引,由“线”关注“点”,形成这一条有迹可循的思维路径,能大大减少教师在备课时设计问题的困惑。什么时候追问,追问什么内容,追问到什么程度,都是因人而异的,而“面—线—点”的追问路径的明确,符合学生“初读感知—整体感知—精读感知”的认知规律,能使课堂的推进更高效。从对“点”的理解推及对文本“线”的把握以及“面”的拓展,教师在此过程进行大量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楚王文言文文本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楚王失弓新编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楚王爱细腰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楚王招贤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楚王围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