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君+陈凤
摘要 结合潜江市虾稻产业发展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总结了具体的发展措施,并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取得的成效,以期为其他地区虾稻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虾稻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措施;成效;湖北潜江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2-0280-01
从小龙虾的初放养殖到虾稻共作模式的试验,从虾稻模式的形成到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规程的制定,潜江人发展虾稻产业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潜江市也从一个产棉大市转变为粮食、水产大市。潜江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实施单位,及时瞄准潜江市农业产业风向,把虾稻共作、小龙虾养殖技术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内容,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有效地促进了潜江市虾稻产业的再发展。
1 潜江市虾稻产业发展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
潜江市境内湖泊众多、水网密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小龙虾繁育、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截至2016年底,全市虾稻种养殖面积已超3万hm2,年产小龙虾7.35万t,并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殖、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节庆文化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产业链条十分完整。潜江市虾稻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80亿元,带动就业超10万人,龙虾养殖户户均增收16 000元,带动全省养殖小龙虾25.8万hm2。目前,潜江市水资源充足区域的虾稻养殖面积还在以每年3 333.33 hm2左右的速度增加,农民从事虾稻产业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潜江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瞄准这个虾稻养殖产业的“风向标”,几年来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 580人,其中虾稻班正式成员980人,旁听生30余人,有效促进了潜江市虾稻产业的再发展。
2 发展措施
2.1 瞄准产业风向,紧抓虾稻产业龙头
潜江市的小龙虾产业已形成“政府大力支持、企业全方位加工销售、农民精心养殖、物流餐饮全服务、文化教育强推动”的较为完备的产业圈。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必须顺应这种趋势。每年在招收学员时将重点放在虾稻种养的农民对象上:一是人数比例占总招生人数的50%以上;二是指标向新加入虾稻种养的农民倾斜;三是向比较贫困的虾稻种养户倾斜;四是适当招收虾稻流通领域的学员。按照“成熟一批、培育一批、发掘一批”的方法,使小龙虾产业基础稳固、发展迅猛、后劲十足。“成熟一批”是指前些年经过小龙虾的种养实践和组织培训而具备了种养较大面积、技术相对丰富、收入较为可观等特点的一批带头人;“培育一批”是指经过组织学习并进行跟踪辅导,目前正积极投入虾稻种养中的一批实践者;“发掘一批”是指在将要进行的招生中去组织的一批有志者[1-2]。
2.2 精心组织培训,理论与实践两手抓
2.2.1 教师队伍的再培训。教师队伍以经过省校组织的师资培训班培训的教师为组织主体,以省内各方面的知名专家、教授为主导开展讲座,以市内各相关专业的权威人士主讲授课。针对传统培训模式农民不太感兴趣的问题,教师除了“送出去、请进来、网上学、互相学”的方式外,重点开展再培训的工作,就是让授课教师“下沉”到以前的学员中去做调查研究,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和学员的交流中学习他们成功的实践经验,加以提炼后作为今后的教学案例。实践证明,通过再培训,教师的授课内容更“接地气”,更能提高农民朋友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达到让学员听得进、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目的[3-4]。
2.2.2 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手抓。针对“重理论、轻实践”和“重实践、轻理论”等思想,认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等重要,必须两手抓。
理论教学的重要性表现在:一是传授专业知识,使农民学员对自己从事的种养殖项目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二是解答农民学员在以往工作中存在的疑惑问题,避免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重蹈覆辙;三是开拓农民学员的思维,提供给他们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第三点在理论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农民学员的工作环境决定了他们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局限性,只有让他们获取知识的同时更多地获取国内、国外及行业内外相关的各种信息,打开他们的思路,坚定他们创业的信心,才能使他们的实践操作更加精准。
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是组织学员分期分批到市内10个示范点参观学习,涉及虾稻种养、潜半夏栽培、杭菊栽培、青蛙养殖、特色蔬菜等内容,同时到市外学习1~2次。对学员要求是“四到”,即“眼到、耳到、手到、脑到”。“眼到”就是让学员多看成熟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建设规模和管理形式,使学员有一个抽象的认识;“耳到”就是让学员多听成熟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的创业经验和体会介绍,取众人之长;“手到”就是让学员在参观现场多动手,感受别人不一样的操作方法所带来的不同的效果,另外还要记参观笔记;“脑到”就是让学员在参观现场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向现场专家和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提得出问题,回来之后写得出参观体会。通过“四到”的实践教学,学员收获丰富,避免了走马观花、不闻不问的形式主义。
3 培训成效
3.1 潜江市蝦稻产业培训人员比重增加
由表1可知,通过培训的学员带动周围的农民从事虾稻种养的人数逐年增加,有力地促进了虾稻产业的再发展。
3.2 潜江市虾稻产业培训人员收入增加
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培训的虾稻种养户的年均收入比一般种植户高出3倍,比一般养殖小龙虾的农户高出1倍,比多年从事虾稻种养的农户也高许多。说明学员们通过学习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入。
4 结语
政府为虾稻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把稳了舵,强大的市场需求和虾稻种养带来的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了潜江市虾稻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将借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顺势而为,去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方法、探索新途径,推动虾稻产业不断向前。
5 参考文献
[1] 高杰,王蔷.精准瞄准 分类培训 按需供给:四川省新津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农村经济,2015(2):109-113.
[2] 夏益国,宫春生.粮食安全视阈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新型职业农民:耦合机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5,36(5):56-64.
[3] 许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与举措[J].中国远程教育,2012(11):70-73.
[4] 胡小平,李伟.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3):57-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