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旭
1925年,时任《世界日报》总编辑的张恨水准备辞职,报社经理吴范寰去找社长成舍我,商议接替总编辑一职的人选。当时张友鸾刚从北京平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因在学校期间编辑《文学周刊》而引起了吴范寰的注意,吴范寰推荐由他来接任总编辑一职,成舍我同意让张友鸾来试一试。
见到张友鸾后,成舍我不禁犯嘀咕,原来当时的张友鸾刚20岁出头,看上去是个文弱书生,他挑得起总编辑这份大梁吗?成舍我暗自后悔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就草草答应让张友鸾来上班。就在这时,张恨水在挽留下同意暂时留下来,成舍我赶紧以“人年轻,恐难胜任”等理由把刚上了3天班的张友鸾辞退了。
这下,可把张友鸾惹火了,刚上班3天就被辞退,面子上过不去不说,他更痛恨这种“用人而疑”的作风,于是一气之下,援笔展纸,洋洋洒洒,写了一封长信臭骂成舍我。文中援引《国语》中“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之句,意为狐狸生性多疑,刚把食物埋好,随后又刨开看看,以此讽刺成舍我疑虑过多,出尔反尔,不能成事。情绪激动,言辞多有不敬处。
谁知成舍我看到这封责骂他的信后,不仅不生气,反而一读再读,十分欣赏。原来,信中张友鸾大胆泼辣的个性,以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斐然文采一覽无余,让成舍我见识了张友鸾的锋芒和才情,而这些优点又绝不是那些唯唯诺诺、等因奉此的庸俗报人所能比的,《世界日报》需要这样的人才。成舍我当即拍板:“此人非用不可!”赶紧亲自请回张友鸾,让他先干《世界日报》社会版编辑,一年后,张恨水离职,张友鸾即继任总编辑一职,时年22岁。
“总编辑”骂出来,张友鸾可谓初生牛犊不畏虎,为人率真。而成舍我慧眼识英才,以及不计嫌隙的宽广心胸,亦令人钦佩。
(编辑/北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