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骨痴人墨

2018-02-26 17:20王恒
商业文化 2017年12期
关键词:秦汉书法艺术协会会员

王恒

魏锦先生说:“当我第一次左手拿起毛笔的时候,我就想我这辈子离不开它了。”

600年前,扬·凡·艾克在他每一幅作品的画框上都这样写着——尽我所能。只有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竭尽所能,才能创作出真正的经典之作。“智永练字,退笔成冢”,我想现在的书法家,更应有这样的勤奋和决心。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家长廊中,魏锦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广受赞誉的、竭尽所能的实力派书家。他工于魏碑,善习行书。其隶源于秦汉、拓骨魏碑,虽取法乎上,得古神韵,而不失时代气息,个性风格显著,拙而不琢,整体气息撼人心魄,厚重坚实、劲健如风,像古代沙场征战的勇士,如横扫中原的秦汉大军;其行源于二王,气势贯通,意境高远,线条富于弹性,极尽笔墨之变化,《赤壁赋》行书小长卷,更是字字如玉,笔笔妙墨,不温不火,无丝毫浮夸娇柔之笔墨,给人清新扑面之感。欣赏魏锦先生的隶书作品,粗观大气磅礴,细品似闻兰麝之气,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总感觉魏锦先生一直行走在苍凉的魏晋古道,在残碑与摩崖间寻找着自己的书法归宿,如一位坚定而执着的行者,让自己的思想云游八荒,一路追寻,自秦汉到魏晋,由五代到宋、元、明、清,在古意与气象中探寻书法的技和道,在苦行中让自己的思想与古人汇合、与时代相融相契,尽得古意、彰显道法。

魏锦先生,湖北襄阳枣阳吴店人,字然成,号墨缘斋主,龙泉居士,当代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弟子。在书写技法上得到杨再春先生口传心授和欧阳中石先生的言传身教。自幼因病右臂和左腿相继致残,因喜爱书法艺术,左手苦练,毫不夸张地说,他的毛笔几十年来从未干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是由于锲而不舍的苦练,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魏锦先生仔细揣度并认真临摹各家各派的碑帖,使其互相干扰,互为补充,以兼收并蓄,把握变化。他的隶书出于《爨宝子碑》,多年来无论怎么变化,始终以《爨宝子碑》为根基,不离不弃,数十年如一日,对书法艺术不断彻悟,可以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将个人的才情、胸怀、顿悟、学养、思想、积淀,通过作品进行感情阐释,让人在欣赏书法作品的同时,享受到的更多是中国文人的感召与力量,是一种超越书法本身的人文境界。近年来,其作品逐渐由追求古意向书法的高古意象升华,与古人意会,与秦汉碑刻、摩崖、简牍精神对接,浸润在书法历史长河,洞悉领悟当代书法发展,这种由思想沉淀与岁月打磨形成的高古不群是很难学得来的,时人追风得其形易而得其神难。他浸润汉碑几十年,在汉碑的斑驳中寻找心灵的落脚点,游刃于二爨和二王之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创作思想。

魏锦先生曾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学习,作品在《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等专业报刊上发表,入展湖北省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书法展、“走向二十一世纪”湖北省书画艺术展、中国残疾人艺术作品美国展、“大美华夏”首届全国助残美术作品展等重要展赛并获奖,其中,荣获2008年迎奥运文化节全国书画展铜奖、首届“兰亭杯”全国残疾人书法大赛三等奖、“首届国际融合艺术展”最佳创作奖、“文化中国森茂杯“全国书法展优秀奖。现为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商界文学艺术家工作委员会会员、中国残疾人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書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函授学院客座教授。

有感于当今书界有人忽略中国书法艺术之精髓,急功近利,重形轻神等浮躁现象,魏锦先生秉持“汲古问今、创新求变、笔随时代、形神具丰”的书法艺术理念,把自己的性情和感悟熔于书法艺术的创作之中,用书法传达感情和理念,持之以恒,勤耕妙悟,向着理想的彼岸奋力拼搏。其志之坚,其持之恒,其学之博,决定了其获必丰!

(作者系奥运火炬手、青年书画家)endprint

猜你喜欢
秦汉书法艺术协会会员
周珺作品
董冰作品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吴南作品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姓氏问题释析
先秦秦汉时期“孝”含义的裂变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秦汉秘祝源流考论
气酣势畅 沉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