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皓阳
【摘 要】ATM机的大力发展和推广,已成为目前各家银行的共识,为解决银行前台柜员的工作压力和提高ATM集约管理的专业化、流程化、效率化,ATM机的集中运行管理已是各家银行的必然之路。但对大量ATM自助设备进行集中管理,也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和风险,本文以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为例,认真研究银行ATM设备集中后,后台运行管理的存在的问题,试对ATM集中管理的难点及其对科技手段进行探究,并提出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期促进ATM业务更加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ATM;集中管理;钞箱;对策
自2003年5月起,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成立自助设备专业管理部门,对全辖自助设备采取了集中管理和委托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一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截止目前,全行现金类自助设备2000多台,除个别偏远地区网点20多台附行式设备由网点自行管理外,其余设备实现全集中管理,其中:现金中心集中管理主城区1056台设备,其余远郊托管行集中管理1020台设备,集中度达98.94%,实现了规模化运营管理,在建设银行系统全国集中水平居前。通过作业中心集约化、专业化的管理,有效的控制自助设备操作风险,缓解前台经营压力,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1 ATM设备集中后台管理的运行变化及特征
ATM机的大力发展和推广,已成为目前各银行的共识。为解决前台柜员的工作压力和提高ATM集约管理的专业化、流程化、效率化,ATM机的集中运行管理已是各家银行的必然之路。但对大量ATM自助设备进行集中管理,打破了原来的机器管理模式,对相关业务处理流程,后台操作方式也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后台的变化主要集中为:其管理和运行风险的表现形式将变得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将由银行前台向后台集中作业操作,设备数量成几何上升,其管理和运行难度的表现形式将变得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风险危害的影响程度将由局部向全局扩大,银行后台操作难度和风险防范的压力在进一步加大。如:清机加钞是银行现金自助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建行重庆分行为例,主城区集中管理的自助设备数量已达到1000多台,每天清机加钞设备数量达300台以上。集中作业团队需运行管理的钞箱多达9000个,每天需清点交接钞箱在2000多个,钞箱流转作业中均存在操作难点:
一是,现金清分人员需要逐台按设备填写纸质清点详情表单,并传递给帐务核算人员对账。二是,现金清分和设备加卸人员根据每日的设备加钞计划表,单人工核对钞箱的编号、数量是否一致并办理双方的交接。三是,人工制定设备加钞和清机的日期预计报表,经过手工加工形成最终实施的“自助设备加钞和清机计划表”传递至清分、加卸、核算等环节工作人员。四是,钞箱数量大,风险环节多,信息数据分散,统计不及时,无法跟踪每个钞箱的流转状态。五是,各环节工作人员手工填制各种表单,进行手工交接登记,工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差错。
2 ATM设备集中后台运行管理风险的主要表现
目前ATM自助设备集中运行操作中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为例,目前采用了NCR、迪堡和广电运通的自动取款机、迪堡和广电运通的现金循环机、浪潮和费能克的多媒体自助服务终端等品牌下不同型号的设备。
(2)网络安全风险。目前,网络病毒已经直接威胁了各行营运系统和办公系统的安全,主要表现有:部分分行网间访问控制存在缺陷,特别是对营业网的访问安全控制不足、网络远程登录服务管理不严、计算机网络病毒入侵检测手段缺乏、日常维护工作不规范、个别网管人员对局域网中各主机IP地址和网络口令的保密管理不符合制度要求等。
(3)服务响应风险。由于ATM机器维修、系统维护、数据库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维护以及网络通信服务都是依赖于各开发商和服务供应商,一旦出现设备故障、网络故障、系统瘫痪、数据库损坏、通信中断等情况,这些外部公司能否为银行方提供快捷及时服务响应和服务支持,至关重要,其风险程度必须予以考虑。
(4)员工道德风险。这是对ATM后台集中管理威胁最大、最可怕的风险。由于ATM的钞币的清分、装箱、解款、加卸、维护等环节较多、且各环节均与现金打交道,各岗位的职责分工是否明确、清晰就显得十分重要。
3 ATM设备集中运行管理风险防范的措施
认真研究银行ATM设备集中后,后台运行管理的发展规律和风险特征,并尽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模式和风险防范机制。为此,各银行要进一步深化运行管理机制的改革,大力推进ATM机后台运行的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之路。
3.1 推进钞箱电子化管理系统,利用科技手段,解放生产力
基于自助设备集中管理程度较高的现状,作业中心积极推进安全的自助设备及钞箱电子化管理体系,引入物联网技术,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RFID技术,建立自助设备钞箱电子化管理系统,包括从调度计划电子化传递、钞箱清分、钞箱出库交接、钞箱加卸、钞箱入库交接、钞箱清点、自动核算对账等对自助设备钞箱进行电子化管理,实现了对自助设备钞箱的“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3.1.1 钞箱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方法
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RFID技术,在自助设备和钞箱上分别粘贴电子标签,建立自助设备钞箱从库房新购置钞箱、领用、维修、报废等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实现对钞箱的生命周期及钞箱流转过程的跟踪。
3.1.2 建立安全的自助设备钞箱电子化管理体系
一是,实现自助设备加卸钞调度计划电子化。通过多种数据导入的方式进入自助设备钞箱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设备调度加卸钞计划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和信息傳递。
二是,实现钞箱批量出入库智能交接。现金的清分人员和设备的加卸人员通过钞箱通道识别系统进行人员身份认证及读取钞箱的电子标签,并完成钞箱自动化批量交接,钞箱识别率达100%。
三是,严控钞箱内现金实物的安全。现金清分人员根据PDA手持机上的加钞计划进行清点和配钞,并将现金清分机上记录的现金封包信息和钞箱信息进行绑定, 实现自助设备机上人民币冠字号流转,实现人民币在设备上清点和客户存取款过程中的可追溯。
四是,设备现场钞箱加卸的科技化。设备的现场加卸人员通过PDA扫描钞箱电子标签和自助设备机上的电子标签,实现系统自动和计划加钞信息比对验证,并完成钞箱和自助设备机的绑定。
五是,实现现金清点核对对账自动化。系统实现从行方内部系统获取设备的时点金额和余额等信息,和PDA设备清点汇总信息自动进行对比核对,出现差错能及时有效反馈,复核指令流程的正确性。
3.2 运用钞箱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自助设备钞箱电子化管理系统整合业务模块、实现自助设备从计划调度、清分、交接、加钞、对账的电子化管理,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系统中的相应功能实现单台设备的“计划管理”,可以通过查看上周设备每日交易金额,多个加钞周期回收金额,实现自助设备钞箱现金的实时查询,实现关注钞箱实时余额等,方便调度加钞人员制定加钞计划时精准判断机上现金存放额度,可准确判断设备能否正常使用,减少设备缺钞机率,保障设备运行正常效率。
以建设重庆市分行以例:2016年缺钞率为0.34% ,全系统内排第12位。自2017年钞箱管理系统上线后,缺钞率为0.26%,比下降了0.08个百分点,全系统内排第8位。切实提升了设备的开机率,缺钞率的降低对提升客户满意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