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儿歌是低年级小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如果能够将儿歌巧妙地融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这会大大降低识字教学的难度,增强低年级小学生识字的兴趣。对于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其要寻找儿歌在识字教学中的方法,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儿歌;小学语文;有效识字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儿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价值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从音、形、义这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过于重视发音与书写,在无形中增加了识字学习的难度,也影响了小学生识字学习兴趣的形成。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能力与记忆能力都比较强,汉字的发音学习较为容易,但书写学习难度不小。把握好小学生识字学习的优势与不足,将儿歌教学融入语文教学活动中,才能体现儿歌的教育价值。
首先,与教师的教学语言相比,儿歌具有形象性与生动性,能够让小学生对汉字进行感性认知。在儿歌的帮助下,小学生所接触的汉字更加直观,更容易记忆。其次,儿歌具有韵律与节奏感,其速度在小学生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跟随儿歌的节奏去学习汉字,能够提高小学生汉字记忆的速度与牢固度,促进识字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儿歌促进小学语文有效识字实施方法
(一)按顺序巧安排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可以借助儿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通过儿歌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一定要按照顺序进行,先学习基础字,再学常用字,最后才是次常用字。要想学好基本字就要首先认识汉字的各种笔画名称。为了提高认识笔画的效率,同样要通过儿歌促进学习,使小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儿歌教学中熟记汉字笔画,准确诵读。如点横折、竖横钩、竖提竖折、竖弯钩。教学时边朗读易懂的知识型儿歌,边巧妙填空的形式,小学生们能够尽快熟记在心,熟能成诵。在学习笔画之后就要进入识字阶段,一定要通过简洁明快的儿歌朗读对所识的汉字进行整体认读,等在阅读文章或分析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多遍朗读和反复练习巩固。之后再通过部件型儿歌来认读单个的汉字,加强记忆。最后到每单元结束的复习巩固阶段时,采用对比型儿歌来辨析同音字、形近字等。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春日》如“日字头上加一撇就是白,日字中间加一竖就成甲,日字左边加一竖是旧,日字下面加一横是旦……”,有了朗朗上口的儿歌的辅助,相似的字就不再容易混淆。小学生在熟记知识型儿歌后,能够在文章中形成整体印象,进而在阅读文章时就会在大脑中形成汉字定位,以把文章和汉字合为一个整体,在阅读文章时引发对汉字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记住所认生字在文章中的位置,这样就会使小学生能尽快记住一些生字,之后再利用部件型儿歌和对比型儿歌的形式学习巩固生字,就足以使小学生的大脑中形成生字整体板块,加深了对生字的认识和掌握,真正达到认字和复习巩固巧妙融合、巧妙安排,认字效果事半功倍。
(二)引兴趣巧识字
其音乐性的重要意义绝不亚于语义。低年级小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几乎是本能的,是绝对充满兴趣的。兴趣是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动力,小学生年龄尚小,常常是随着自己的兴趣转移。小学识字教学也要依据小学生的兴趣进行,儿歌识字有趣新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编写教材时要千方百计介绍学生熟知的身边的事物韵文。例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燕子》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要写的生字较多,重点是“燕、稻、聚、漾、演”。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在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教学中,为引发小学生的兴趣可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游戏不仅增加识字的趣味,而且很容易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萌发创新的冲动。而儿歌的“歌戏互补的可操作性”,恰巧可以借助儿歌与游戏相依相存的关系,让儿童对识字学习产生游戏感,通过这种富于韵律性的语言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创情境激热情
一首儿歌往往包含着浅显的、为小学生能理解的“象”的内容,这种“象”单纯集中地描摹或叙述一件事物、一种现象,或几种具体事物。侧重自然物象为主。小学新生个个生龙活虎、积极热情,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愿意尝试新奇的活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尽量创设适合小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使孩子们喜爱识字、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一心一意地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识字。通过儿歌识字,可以在教学实际中,依据儿歌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现有的条件和特点,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真实场景,营造孩子们喜爱的学习氛围,使孩子们在宽松自然和谐民主的气氛中积极参与识字。让学生先感知、体验,后理解运用。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多媒体、表演、绘画、音乐帮助学生识字。《荷花》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把识字和学知识结合起来。出示挂图:瞧,这就是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教师指图口述):微波粼粼的水面,碧玉盘似的绿叶,荷花水里探出头,洁白衣裙的少女,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已开放,露出了嫩黄的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待放;有的还未绽开,刚吐花蕾。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来游去,岸边丝丝垂柳轻拂着水面,像一位老爷爷,看着自己的爱女——满池荷花,不住点头称赞: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圖啊!在具体而有趣的情境中,小学生会以特别投入的心态配合老师的教学,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散思维、举一反三,既积累了汉字,又积累了知识。
(四)重整体快认读
儿歌识字教学法,应用的是整体认读的方法,旨在通过低年级小学生朗读和背诵儿歌的过程学习识字并掌握句子和词汇。通过儿歌进行整体认读,识字认读既快速又简单,小学生在读儿歌时就能学到生字新词,达到快速认字的目的。
比如对于杨树、柏树、松树等八种树的归类学习中,可以编写这样一首儿歌: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边疆。在这个归类识字中,教师要在儿童熟记这首儿歌的基础上,整体接收整首歌词,整体视读“杨树”“榕树”“梧桐树”等语词,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带出生字“杨”“柏”“松”等,这些字都具有形旁表义的特点,且右半部分多数能起表音作用。通过对生字音、形、义的分析,使学生建立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汉字本身的特点及构字规律,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注重知识的迁移,逐步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熟背儿歌的过程中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及习性。
真正的文学语言是一种最自由的、最生动的、最富于流动变化的语言,不一定完全合乎规则然而却最富有个性,犹如杰出美学史家科林伍德所说的“活蹦乱跳、会哭会笑的活娃娃”。有些字、词,在字典和《辞海》中是无所谓高下优劣的,但到了作品中,却会发出“精妙的光彩、声响和芳香的”。儿歌语言就是这种活蹦乱跳的“活娃娃”。因此小学生们和“活娃娃”在一起识字更是效果极佳。如果识字基础不好,就会影响到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等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更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儿歌识字教学法是韵语教学法的一种,以儿歌为识字载体进行识字,根据汉字的组合规律,通过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喜闻乐见的儿歌进行识字教学,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趣、有效识字,提高小学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小学识字教学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郑晓英.找准识字教学方法提高识字质量[J].宁夏教育科研,2007(1).
[2] 周淑琴. 浅谈识字教学[J]. 雅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1).
[3] 潘泽凉. 谈低年段识字教学[J]. 教育革新,2009(6).
[4]王碧珍.借助识字教学,提升语文核心素养[J].学苑教育,2017(7).
[5]方娜.如何能让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充满情趣[J].考试周刊,2017(36).
[6]周友中.提高识字教学实效性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7(36).
[7]张广娜.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3).
[8] 丁玉娟. 关于识字教学的几点体会[J]. 语文天地,2017(12).
[9]张沙沙.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方法初探[J].语文天地,2017(12).
[10]蒋小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识字教学之我见[J].学子(理论版),2017(9).
[11]张沙沙.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方法初探[J].语文天地,2017(12).
[12]蒋小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识字教学之我見[J].学子(理论版),2017(9).
作者简介:和忠良,女,1970年生,纳西族,云南省丽江市人,大专学历,小教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