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2018-02-26 16:18张扬
农家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张扬

摘 要:通过新品种的引进、配方施肥及病虫草害的统防统治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劳动力和农药化肥的成本。通过引进的新品种,增强了水稻抗病、抗逆能力,减轻了病害的发生,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农产品品质;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和环境污染;通过病虫害综合联防提高了防虫治病的效果,减少了用药的污染,从而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

关键词: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北镇市水稻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单产在500-600公斤上下徘徊,近些年,虽然种植品种、栽培技术的更新与推广使我市水稻单产水平有所提高,但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仍存在较大差距,主推品种与技术不配套,各项技术应用单一,限制了我市水稻产量持续增长。研究表明,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的贡献占70%左右,水稻配套栽培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是最大限度发挥水稻生产潜力的关键所在。

目前,水稻技术不配套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不能结合品种生长情况施肥,前后时期施肥比例不当,“一炮轰”现象既降低了氮肥的利用率,又造成了严重的农业污染,前期形成大量无效分蘖,后期又因营养供给不足而影响产量。二是不能结合关键生育期进行合理灌溉,大水深灌现象严重,降低了根系活力和植株抗病抗倒能力;三是防病时机和方法不当,不能做到统防统治,病害发生严重。最终导致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

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是通过水稻育苗移栽、科学施肥、合理灌水、加强防治病虫害等技术的集成,从而达到充分挖掘水稻增产潜力,并使稻作生产由经验型向科学定量型转变,逐步克服栽培措施的盲目性,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确保水稻产量与效益的同步增长。

一、水稻工厂化(大棚)育苗技术

工厂(大棚)育秧是一种设施农业模式,是把传统的大地分散育秧改变为春棚集中育秧,生产过程采用机械化生产方式,为秧苗生长创造一个人为可控的环境条件。工厂化育秧是实现机插秧的关键措施。

二、水稻基质育苗技术

水稻基质育苗就是以废稻壳、草炭土等为原料,经过高温发酵处理代替育秧床土的一种新型的育秧技术。这项技术解决了水稻旱育苗取土难、破坏植被及耕层的缺点,同时由于所用的原料已经过高温发酵处理,所以它比用旱田土育秧安全,能起到杀菌、除草的作用,从多个环节降低了成本,且育出的秧苗较健壮。

三、水稻配方施肥技术

通过对土壤养分分析测定,较准确地掌握土壤养分状况及供肥性能,根据近年来对我市部分水稻土壤养分分析和调查结果分析,我市部分地区的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有所增加,尤其是速效磷较为明显,速效钾含量变化不大,土壤供磷性能较好,部分地块缺氮、缺钾;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特性、水稻栽培习惯、需肥规律、生产水平和气候等条件,结合肥料的效应,提出氮、磷、钾的最适用量和最佳比例;按照配方要求选择优质单质肥料或专用肥、复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肥料品种进行科学搭配;根据土壤类型及水稻的生育特性和需肥规律,制定相应的施肥模式。

水稻亩产650-700公斤的测土配方施肥模式:

中等肥力地块,施用的氮、磷、钾配比应为1:0.3-0.4:0.2-0.3左右,每亩需化肥总量约为:纯氮16-20公斤(折合尿素35-43公斤),五氧化二磷6-8公斤(折合普钙50-67公斤),氧化钾4-6公斤(折合氯化钾7-10公斤)。

基肥:每亩二铵10公斤,尿素3.5公斤,复合肥5公斤,硫酸钾5公斤,硫酸锌1公斤。

追肥:分蘖期每亩施尿素12.5-15公斤,拔节孕穗期亩施尿素10-12.5公斤,硫酸钾5公斤。幼穗分化时期,喷施水稻叶面肥一次。粒肥是在抽穗至齐穗期的追肥,对叶色发黄,土壤肥力不足的稻田作用明显,对提高粒重、改善品质有特殊作用。

水稻一次性深施肥:為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近年来水稻一次性深施肥技术迅速推广,据几年试验、示范、推广结果,在我市若采用水稻一次性深施肥技术,总含量在50﹪以上的一次性肥宜每亩施40—45公斤。撒施耙入10厘米耕层。注意漏水漏肥,盐碱重地块禁用一次施肥技术。

四、水稻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技术

病虫统防统治是指在一定生态区域运用生态调控方法,控制病虫的发生与流行,采用综合防治手段,控制病虫的危害与损失。在县域范围内实行统一预防,在不同的生态区域内实行统一防治,做到统一预防、统一防治,专业人员、专业器械、专业施药。

1.主要统防措施

(1)进行种子消毒,防止种传病害病菌的繁殖和扩展。广泛应用的措施有:一是56℃温水浸种5分钟可杀死部分真菌孢子和细菌;二是用400-500倍强氯精液浸种24-48小时后,洗净催芽,对真菌、细菌病害有较高的预防效果。

(2)冬后灌水灭螟。利用螟虫化蛹部位低,蛹期不能移动、怕水淹的特点,灌深水灭蛹;冬泡田可以消灭96%左右的螟虫越冬代虫源。

(3)稻田耕整后打捞浪渣。浪渣中主要残存的有纹枯病和菌核病的菌核,通过打涝后晒干烧毁的方法,可减轻上述病害60%左右。

2.区域统治,化学控害

(1)严格按照防治时间、防治对象和防治方法用药。因为防治时间是通过系统监测,盛发期预测分析,多种病虫综合而得出的科学结果,推迟和提早均会错过最佳防治期,改变方法和药物均会降低整体防治效果。

(2)用低毒高效药物,进行科学配方,做到取长补短,提高共毒系数,提高防治效果。如应用锐劲特加杀虫双不仅可以加快治螟效果,同时可提高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防效。

(3)应用机动喷雾器减量施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机动喷雾器雾点小,风力足,可把药物送到上、中、下不同部位,避免死角;同时叶面易沾附,流失小,农药利用率高,可减少药量,减轻污染,降低成本,提高防效。

参考文献:

[1]龚明楷.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分析[J].吉林农业版,2012(11): 147-148.

[2]王学军,刘 义.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与总结[J].农民致富之友,2013 (1):73-73.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