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状衬膜基盘造林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2018-02-26 16:10胡先局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期
关键词:公分盐碱地树苗

胡先局

我国拥有大面积的盐碱地和海岸线,一直尝试着通过植树造林改善区域环境,增加林业面积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传统的苗木移栽造林和播种造林都无法实现在盐碱地的造林目标,导致了大面积的海岸线盐碱土地荒废。根据日本研发的穴状衬膜基盘造林模式,我国的盐碱地有望实现造林成功的目标。因此,本文对穴状衬膜基盘造林模式进行了应用研究,探讨其实践效果。

一、 试验区基本情况介绍

本文选择的盐碱地试验区位于北纬39度和东经117度,根据区域内气候资料显示,近海面年均蒸发量为1378毫米,陆地蒸发量为530毫米,年均温度为12度左右,最高温度为35度,最低温度为零下16度,区域夏季以西南風为主,冬季以西北风为主。试验区土壤沙化严重,含沙量高达56%,有机质仅为1.4%,盐分含量约4.5%,主要以氯离子为主,地表主要生长芦苇等杂草。

二、 试验主要内容

(一) 试验设计

在试验区选择并整理出长宽均为12米的田块共13块,设计施工成台田形状,四周挖好排水沟并完善排水设施,然后在每一块台田中挖出三行四列苗穴,具体规格为60公分的正方体。试验田选择好后,准备适合移栽的桑树苗,选择生长龄期为一年左右,规格高度为40公分左右的优质苗木。在试验田的第一行根据穴状衬膜基盘造林模式栽种,即利用具备生物降解、阻挡盐分渗透功能的塑料膜铺垫后再栽种桑树苗,然后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填上配置的营养土,营养土根据桑树苗的生长偏好和肥力需求进行配置;在第二行则不适用生物薄膜,只利用营养土直接栽种树苗;第三行既不使用生物膜也不使用营养土,只用一般外运土壤栽培树苗。

(二) 试验后观察分析

在苗木栽种后的数年内,根据相关的试验要求进行正常的营林管理,对实验期间采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和比较,比如树穴内土壤水分含量变化、电导率变化等。我们发现,采用穴状衬膜基盘造林模式的树苗产生的相关数据和另外两行存在明显的差异,该模式下栽培的桑树苗生长情况也是最好的,比如成活率、植株高度、树冠幅度等。从成活率来看,第一年时,三种造林模式下的树苗均成活,为100%;第二年时,穴状衬膜基盘造林模式的树苗成活率为98%,其他两种分别为96%和94%,第三年时,基盘造林模式下的树苗成活率虽然下降至94%,但是高出其他两种模式30%和11%左右,造林模式成活率最低的降至73%。在植株生长速度和长势方面,穴状衬膜基盘造林模式下种植的第一行树苗也明显优于第二和第三行的树苗。在树木的生长根系方面,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树木根系每立方厘米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312.91、312.52、311.93(单位为克)具体见表1,差异不是很大,但是垂直分布却差异很大,穴状衬膜基盘造林模式栽种的树木根系密度主要分布在15至30公分范围;而其他两种模式下的根系密度分布主要在30至45公分、0至15公分以及45至60公分。这也充分说明了穴状衬膜对盐碱地土壤中盐分的阻隔和分解作用,促进了树木根系向土壤浅层侧向生长,进而保证了树木的正常生长。

(三) 试验结论和推广运用

盐碱地的植树造林历来是林业发展中的难题,主要因为土壤盐分含量过高,渗透压过大而导致幼苗不易成活、成林,就传统的播种造林模式和移栽造林模式而言,很难实现盐碱地的造林目标。而通过在盐碱地建设台式林田并结合穴状衬膜基盘造林模式,不仅能够较好的实现盐碱地造林目标,而且能够通过根系对土壤的逐步改善,能够降低土壤表层盐分含量,进而创造出更适合多种生物成活的环境。在该造林模式的实践成功后,已经有部分地区开始了应用,通过植树造林提高了盐碱地的使用价值,为林业增长和当地居民创收带来了好处。

总之,穴状衬膜基盘造林模式是克服盐碱地的有效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造林成果,由于是引进技术,在我国的实践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但是通过本土化试验,该模式不仅能够明显提高幼苗的成活率,而且对树苗后期的生长成林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非常适合盐碱度较大的滨海区域推广应用。在未来的植树造林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新型模式的优势,不断地总结经验、推广经验,让更多的闲置盐碱土地变成绿洲,为生态环境改善和林业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作者单位:1504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万人欢林场)

猜你喜欢
公分盐碱地树苗
移栽树苗
小牛壮壮栽树苗
巧栽树苗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三棵桃树苗
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
笼 子
小黑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