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波+刘双
一、 甜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现状
我国大陆在甜玉米育种方面起步比较晚,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对普通甜玉米进行研究。到了90年代,我国甜玉米育种研究进一步取得了成效,河北、广东以及湖北等一些重要省份都进行了甜玉米育种立项,有效提升了品种的质量,在这一时期主要是对超甜玉米以及加强甜玉米在育种方面进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选育成功的甜玉米品种包括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以及加强甜玉米等。其中对于普通甜玉米而言,主要有苏甜8号、普甜8701以及冬甜3号等;对于超甜玉米而言,主要有超甜43、穗甜1号、超甜20以及粤甜1号等;而对于加强甜玉米而言,主要有中甜2号、加强甜16、京科甜115以及甜单8号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国外优质甜玉米资源的引入以及相关企业的成立,使得我国新培育的甜玉米品种在质量及数量方面都得到了显著地提高。我国最近几年已经培育出金银818、奥甜3号、金菲以及广甜2号等众多甜玉米新品种,其产量已高达12t/hm2,它们在外观形状以及食用品质等方面已经接近了国外的甜玉米品质,在抗病虫以及子粒含糖量等方面也已经赶上了国外的甜玉米品种水平,但从甜玉米品种的综合性状以及整体水平来看,和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了我国甜玉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二、 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一) 以政府为导向的推广模式
自建国之后就开始构建这种推广模式,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建设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并颁布了相应的法规和条例,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该模式主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部门领导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国家农业计划进行服务,对发展前景好、社会效益高、可以实现政府要求的品种及技术进行重点推广,对于推广方式而言,主要包括指令式和指导式相结合的方式、项目推广方式、技术、经营服务以及信息相结合的方式等,该模式的结构比较完善,便于统一协调以及政府的宏观管理,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高效性。
(二) 通过农业科研以及教育部门等进行推广
教育单位或者是农业科研部门,为了将自身新品种的科研成果快速转换成生产力,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中。他们有的和地方政府、农村合作组织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展科技示范、成果转让、技术开发以及技术承包等活动;有的将科技成果视为实物,并利用市场流通,通过市场调节机制以及价值规律等,将农业科研成果带给农户;有的和产业主体进行结合,共同解决技术问题和理论问题。这种推广模式的经费来源包括多种方式,比如政府拨款、科技贷款以及单位自筹资金等,而其推广方式也有很多中,包括有偿技术转让、技术入股以及合作开发等。
(三) 通过农业合作组织进行推广
农业合作组织主要是将农民当作主体,聘请部分科技人员作为顾问,对新品种和新技术进行寻求及应用,进而获取高收益。农业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具有不断引进、快速扩散等优势,因此比较符合农户的要求,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种推广模式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会员集资。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多数地区都已经建立了农业协会、甜玉米专业生产合作社以及蔬菜协会等多种专业合作社,并且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三、 甜玉米新品种的推广模式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农作物品种在多数情况下所采用的都是以政府为主、企业为辅的推广模式,但是随着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笔者认为甜玉米新品种在推广方式方面应该将多种模式进行综合利用,接下来笔者将以“金菲”甜玉米新品种为例,对它的推广模式做出了两点思考。
(一) 采用配套推广模式
配套推广模式主要指的是良种良法配套的推广模式,实际上就是将新品种以及新品种的栽培技术进行配套。对于一个优良品种而言,如果缺少相应的技术和服务,也不会获得高产,如果不能获得高产就无法确保农户的经济效益,所以农户就很难接受这个新品种,因此就增加了新品种的推广难度。特别是“金菲”这个新品种,它的生育期比较短,属于早熟品种,所以不能用晚熟品种的栽培技术对其进行栽培。因此要想增强新品种的推广效果,就必须在确保制种质量的基础上,对品种进行示范以及技术方面的培训。另外,也要为农户提供与该品种有关的种源及技术咨询,进而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
(二) 采用“產业链”推广模式
“金菲”超甜玉米在推广的初始阶段,就将加工企业以及甜玉米销售商作为突破口,再将其种植户、加工企业以及产品销售商等进行有效联合,实现品种专营化,利用品牌效应以及加工增值,获得较高的市场利润,再将利润反哺给农民,制定合理的农产品收购政策,增加多方的经济效益,进而增强品种的推广效果,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甜玉米新品种选育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对于它的推广模式而言,应该在我国现有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环境以及新品种特点对这些模式进行综合应用,充分应用配套推广模式以及“产业链”推广模式,另外对于甜玉米新品种的研究人员来说,也要在新品种的选育、推广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为我国的农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163311 黑龙江省大庆市农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