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艳英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喜高温、多湿的种植环境。我国的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是重要的粮食产物。水稻大多种植于南方,因为南方的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不同的栽培方式对水稻总产量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稻苗坏死和水稻质量下降的问题。水稻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问题,本文研究对水稻的几种栽培方式进行描述,根据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程度制定病虫害防治措施。
1水稻的栽培方式
1.1抛插栽培方式
劳作人员在栽培水稻的时候可以使用容器钵体,对秧种进行培育。秧苗的根部一般是跟营养土块连接在一起的,勞作人员在栽培秧苗之前应该先将秧苗连带着营养土块一起分开。在种植的时候,将秧苗与营养土块一起抛洒,使秧苗能够落到秧田中。这种抛插栽培方式能够降低劳动力,节省种植时间。
1.2机插栽培方式
随着先进技术的不断研发,各种农业生产设备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种植的全过程中。在水稻种植中选择湿润育苗,将质量优良的秧苗挑选出来,使用插秧机统一栽培,大大的提高了插秧效率和秧床的利用率。插秧机栽培方式能够节省人工费用、降低劳动力、提高栽培质量,在目前的水稻种植中应用广泛。
1.3直播栽培方式
直播栽培方式主要用于干旱地区的水稻播种中,这种栽培技术直接省略了育苗和移植的步骤,直接将、秧苗种植到稻田中,节省了种植时间和人力成本。不过,使用这种技术对秧苗的品种有所要求,在一个秧田中不能出现多个品种的秧苗。
2 不同栽培方式对病虫害的影响
2.1一般的稻苗病害
稻瘟病是水稻生长中常见的病症,它能够在不同的时段为水稻的苗、叶、节等位置造成损害。在水稻长谷穗时容易引发稻曲病,不同的栽植方式对稻种的发育影响不同,天气、气候、空气和温湿度都有可能引发稻曲病。纹枯病的病症是先在叶鞘上产生小斑点,然后在后期中发展成大斑点。在直播栽培方式中容易引发稻曲病,因为稻苗之间的距离太过密集,空气不流通,秧田中的环境变化容易加重病情。
2.2通常的稻苗虫害
2.2.1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一般出现在山地中存在,平原地区的数量较少。在栽培秧苗的过程中使用直播方式和机插方式对水稻的免疫力有所提升,在受到螟虫侵害时能够有效避免。由于,人工栽种的日期正好是5、6月份,那个时间段正好是螟虫繁殖期,螟虫的数量大量增加,稻苗受到严重侵害,水稻的总产量降低。
2.2.2稻飞虱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发生稻飞虱的灾害,有可能在稻田中引发“虱烧”,降低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对稻飞虱的生长环境进行研究之后发现,人工栽培的方式的影响进行了科研调查,对稻飞虱和它的天敌进行实时监控,得出结论,直播方式引发稻飞虱,造成的病害影响最小,其次是机插方式,人工栽植中引发的稻飞虱影响最重。
3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3.1采用科学的防治方式
随着技术的改良,水稻的耕种方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使用先进技术和科学防治策略,能够提高水稻的种植效果。不同的栽培方式对水稻的生长进程和产量具有一定影响,农业生产部门应该加大对基层农业的管理力度,派专业技术人员去乡下向农民传授水稻种植的方式。根据不同的的地区和不同情况做好分区、分方式、分阶段的指导,能够帮助农民掌握各种农药的使用方式和针对性。选择农民能够接受和听懂的语言和指导方式。农民根据不同的稻田和当地气候温度,选择合适的栽培方式,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2合理配置防治病虫害的药物
在水稻种植中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根据药物说明配置农药。在对稻飞虱进行防治时。需要在秧田中发现飞虱的数量有50头左右时就需要进行防治,使用“扑虱灵”、“ 大功臣”和“叶蝉散”等药剂进行杀虫。防治稻螟虫的药物配剂主要为:50%螟怕可湿性粉剂亩用809ml,兑水45kg进行喷雾防治;还可以用25%喹硫磷乳油150ml,兑水45kg进行喷雾防治。
3.3加强基础调查工作
对水稻的栽培方式进行调查的时候,需要扩大调查面积,增设调查点。这样才能有效掌握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虫害的影响。加大基础工作的调查研究,研究病虫害的动态变化,为技术人员的分类指导提供准确数据,能够使基层种植人员掌握基本的水稻栽培方式,在种植过程中根据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栽培方式,提高水稻自身的抗病毒能力,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程度。
水稻是人们主要的粮食产品之一,在水稻育苗到成熟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栽培方式、稻种质量和农民的前期预防对病虫害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提高水稻总产量,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作者单位:124200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绿色食品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