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
北林区气候寒冷,有效积温低,无霜期短,单层塑料大棚种菜,因春季气温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只有外界气温稳定通过-5℃—-3℃时,在大棚内定植才能保证安全,这一般都在4月末至5月初,再提前种植就会受到冻害或寒害,只有在大棚内采用多层覆盖技术,才能做到既早熟,又能提高经济效益。
1、多层覆盖的形式
根据所用覆盖材料及组装形式不同,多层覆盖主要分成以下几种:
1.1大棚内加二层幕
在大棚内用塑料薄膜或不织布,距大棚膜10-20cm再设置一层棚幕。其中不织布效果最好,可提高棚温7℃左右并具有吸湿性,可降低棚内空气湿度,但因其透光性较差,白天必须拉开,以增加光照;其次是塑料薄膜,可提高棚温3℃左右,但因其很薄,透光性较好,白天可以不拉开。此外,还可在距地面1m左右平拉一层保温幕,效果也较好。
1.2大棚加中棚
在大棚内水道两侧各扣一个中棚,中棚长与大棚长一致,跨度则是大棚一半,在晴天,为增加光照,可把中棚揭开。
1.3大棚加小棚
大棚内按其跨度方向再扣小棚,小棚长度与大棚跨度一致(即一个个小棚均跨过大棚中间的水道),这种双层覆盖措施可使温度提高3—4℃。
1.4大棚加微棚
在大棚内按其跨度方向用地膜扣上微棚,微棚长度不必跨过水道,这样双层措施,可使温度提高2℃左右。
1.5大棚内设二层幕再加小棚
1.6大棚内加二层幕再加微棚
1.7大棚内扣小棚再加微棚
在大棚内先扣微棚,然后每2行或3行或4行微棚再扣上小棚(由小棚宽度而定)这种三层覆盖形式比较简便易行,保温效果好,目前生产上多采用。
1.8大棚内扣中棚再加微棚
1.9大棚内设二层幕再加小棚加微棚
1.10大棚四周围草苫子
1.11大棚内的小棚或微棚外再加覆盖物。
2、多层覆盖的效果
大棚保温效果一般为5℃左右,小棚为3℃左右,微棚为1.5-2℃,当外界最低温度稳定在-3—-5℃之间,单层棚即可以定植;当外界最低气温稳定在-8℃以上时,采取大棚扣小棚措施,即可定植;外界最低温度稳定在-9.5℃以上时,若采取三层覆盖,就可以定植。多年经验总结:正常年份,三层覆盖条件下,4月上旬我区就可以定植喜温类蔬菜。
因此,在气温变化剧烈和昼夜温差大的早春,采用多层覆盖栽培,对提早定植促进蔬菜早熟丰产,具有重要意义。
大棚的保温方式有外保温和内保温两种方式。外保温是指在大棚外采用一些不透明的覆盖物,如草苫、棉被等进行保温,内保温是指在大棚内使用成本较低的一些覆盖物来增加大棚的保温性。
外保温的效果虽然好于内保温,但对保温材料投资大,成本高,而且管理也比较费工,因此大面积应用尚有一定困难,除特别寒冷的季节和对温度要求较高的生育阶段外,一般采用内保温的形式较好。内保温形式管理方便,使用灵活,用材简单,成本低,在保护地内使用,又不会受到风、雨、雪的影响,不增加操作上的麻烦,而且效果也十分显著,是很值得应用的。
值得注意的,一是白天阳光充足,棚内温度较高,保温效果有所增加;反之白天没有阳光,棚内温度低,保温效果就会下降;反之,低温只是在凌晨短时出现,保温效果就会有所增加,所以在应用多层覆盖栽培时,一定要注意以下特殊天气:白天阴冷,晚上转晴,气温明显下降,尤其是在此之前又有几天连续阴雨或阴雪天,就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如小棚要早盖(下午3点盖)盖严,并晚间在大棚内熏烟或临时加温措施,防止冻害发生。
3、多层覆盖应注意的问题
3.1采用多层覆盖应选用熟期早,前期产量高、品质好、易销售、效益高的蔬菜种类和品种。
3.2因多层覆盖提高了保温效果,使定植期提前了,所以育苗时间必须相应提前,做到育大龄苗,并采取营养钵,纸筒等分苗,保护好根系,充分发挥多层覆盖早熟栽培的作用。
3.3春季地温低是主要矛盾,要做到早整地、早扣棚、或者头年秋天扣棚(选用防老化长寿膜),并盖30cm厚防寒草,减少冻土层厚度。深开定植沟晒土,定植时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抢在寒流尾暖流头定植,并做到随定植、随浇水,随封埯、随扣棚。
3.4多层覆盖要和一膜多用栽培技术结合起來。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
3.5早春气温低,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保温;同时还要及时通风,防止徒长和烤苗。定植缓苗后,每天日出后要及时揭开内外保温层,尽量延长光照时间,日落前要盖好。
3.6要防止特殊天气冻苗现象,秧苗定植后,如遇到温度特别低的天气,可在寒流到来前采取盖纸帽,临时加温或熏烟措施等防止冻害的发生。
(作者单位:152004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西长发镇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