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文
(浙江教育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3)
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加速发展,传统出版业面临着数字出版的挑战,但是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转型机遇。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不一样,关键在于出版单位持有何种理念。而且从技术功能主义视角考虑,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之间并不存在取代关系,而是各具优势,若处理得当,必将优势互补,取得共赢效果。
对于依托数字技术而生的数字出版,出版界对其的界定是:运用现代化的0和1的数字技术改造出版的整个流程,其中主要包括对原创作品、编辑加工、印刷复制、发行销售及阅读消费等环节运用数字化技术改造。[1]换句话说,数字出版主要涉及版权、发行、支付及具体服务等模式,它除了包括直接在网上编辑出版内容,还涵盖把传统出版内容数字化的过程,而且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主要是一种依托传统媒介资源,而采用数字化技术工具进行立体转化传播的方式。
在数字出版技术的环境下,传统意义上的教辅图书出版模式受其冲击,具体如下:
第一,传播速度。教辅图书的传统出版程序较为复杂,一般要经历策划、组稿、编辑、校对等若干步骤,而经过这些步骤的挑拣,教辅图书的质量相对比较高,但是因过程烦琐,消耗的时间长,导致图书的时效较差。传统编辑可以借数字技术缩减传统出版程序,加快传播速度。
第二,教辅图书的形式及内容。随着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普及和深入,教辅图书的编辑者及出版单位紧随时代步伐,引进这项技术,并应用到教辅图书出版。在应用的过程中,值得肯定的是,它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对传统教辅图书出版进行了革新,使出版的质量和数量都更上一层楼。同时,它还丰富了教辅图书出版的方式。目前,市面上有些出版社出版的教辅图书依托数字出版技术,针对书中的重点及难点内容设置二维码,节约了版面,读者有疑惑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机扫码看到相关知识点的视频讲解,丰富内容,解决书籍的枯燥问题。
第三,教辅图书的传播范围。传统的教辅类图书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传播,自从与数字化技术接轨之后,教辅类图书的传播范围变得更加广阔。最显著的变化是数字教辅图书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读者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借助移动终端在诸如微信阅读APP、QQ阅读APP等平台轻而易举地获取图书信息和知识,这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传统书籍受时空限制的问题,拓宽了传播范围。
第四,教辅图书出版时机。传统的教辅图书出版模式有个极大的弊端就是周期长、更新快、时效性弱,而数字化出版不仅可以克服这些弊端,还能够在保证时效性的前提下遵循适宜性原则,将教辅图书以最适宜的时间、形式呈现出来。此外,数字化出版可以避免纸质化的不便,采取无纸化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力、物力及财力等各项成本,而且可以避免纸质图书的积压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及资源的浪费。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计,我国阅读传统纸质书籍的人数正在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而阅读新媒体的人数正在以30%的比例增长,尤其是年轻人和知识分子表现明显。[2]笔者作为传统出版队伍中的一员,虽然不认同纸质图书会消逝的言论,但是却承认数字出版技术的崛起正在革新纸质阅读方式,并让位于无纸质阅读。而且因数字出版对教辅图书的传播速度、形式及内容、传播范围、时机等方面均造成影响,迫使越来越多的传统出版单位开始考虑并尝试数字化转型。但是在转型的定位上,出版社甚是迷茫,有些出版社将自己定位成内容提供商,并选择与网络的相关数字平台合作,作为内容服务者的身份出现在数字化出版的平台上,但是取得的传播效果甚微。以教辅类图书为例,随着网络教育平台的增加且日趋成熟,越来越多质量较高的教辅图书内容可以撇开出版单位,与网络平台合作,为此这一定位是不清晰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如何在认识到数字化出版给予教辅图书积极影响的同时,正确处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双赢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出版社要准确定位,其次是优势互补,达成双赢。
有出版历史的出版单位在长期的出版过程中都积累了大量诸如内容、编辑、渠道、读者、作者等丰富的出版资源,为此,在拥有丰富资源的前提下,没有理由或者托词做不好优质内容,尤其在“内容为王,渠道制胜”的数字化出版背景下。但是,拥有优质的内容资源并不等同于优质的数字产品,因为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在表现形式、思维逻辑及传播媒介等方面都存在显著不同。这是因为传统的教辅图书的出版模式的重点是集中在批量生产,其面向的读者不仅庞大而且其阅读兴趣相似度高,而数字化的出版则面向终端,其读者有着个性化需求。为此,如何做到“内容为王,渠道制胜”呢?在保持原有的内容资源优势的前提下,依托数字化出版技术,将共性化服务转向个性化服务,是教辅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及关键。笔者结合自己的出版经验,认为出版单位应认清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内容方向,找出庞大的读者群体中那些有着强烈个性化需求的独立个体,或者说在遵循长尾理论的原则下,结合数字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其快速、便捷及准确的特点,将传统出版业中的优质内容传播出去。然后教辅出版单位以这些优质内容为条件与网络平台或者APP合作,将纸质图书的优质内容嫁接到网络平台或APP,这个时候也可以利用优质的作者资源,通过平台完成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而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双赢。
近些年,数字出版转型受到多方关注,其中政府给予了政策支持和项目扶持,于是各出版单位的转型势头都较为猛烈。但多数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并不是认识到了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而是盲目跟风,致使没有实现数字化出版盈利。众所周知,数字化出版的费用相比传统出版更高,它需要打造平台、制作APP,中小出版单位实在难以承受相关的费用。而数字化技术的改造出版流程却可以完全规避这点,大大降低出版成本。以教辅图书的出版流程为例,中小出版单位可以依托数字化技术建立作者资源库,详细登记全国各名师级别的工作室及教研室的优秀教师的个人信息,掌握教师的优势,对出版过程中的选题策划、组织稿件撰写等都有辅助作用,优化出版效果,同时还能降低管理成本,促进教辅图书宣传,并及时收到读者群体对教辅图书的反馈意见。
美国出版协会的艾伦在某次“中美出版传媒产业论坛”上对数字出版的发展给予这样的评价:“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齐头并进将是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大势所趋。”[3]这点正好印证了笔者在前文谈到的,新旧媒体并不是二元对立的敌对双方,而是互相依存、充分发挥彼此优势,实现共赢的双方。因此,本文以教辅图书在数字化出版中所受的影响为探讨起点,以它的定位和走向为探讨终点,期许教辅图书的出版能尽早实现“内容为王,渠道制胜”。
[1]赵萌.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观中的版权保护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2.
[2]柳斌杰.新媒体现状与趋势[J].青年记者,2008(Z1):35-37.
[3]茹家鹏.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探究[D].河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