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把控能力与技巧

2018-02-26 21:54:11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主持人对象受众

宗 偲

(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 影视教育中心,广东 深圳 518000)

随着新传媒的诞生和普及,广播电视传媒受到极大的挑战,新闻传播形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央视乃至地方各台访谈节目应运而生,传媒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主持人要内外兼修,提高业务水平,好好把控现场,为广大观众提供优质的访谈节目。

一、电视访谈节目的特点

(一)节目的重心与表达不同

访谈节目重心在话题,而话题是根据当前热点问题选取的,与传统新闻播报有很大不同,新闻播报是让受众被动接收,访谈节目是现场互动,有时观众也可参与,新的形式更容易让受众接受。在节目中通过意见的交流、观点的表述,产生思想的交集与碰撞,形成思辨的模式,节目突显主题性、热点性和思辨性。像湖南电视台的《有话好说》、重庆电视台的《龙门阵》、云南电视台的《周末夜话》,虽然出场嘉宾来自不同的领域,其身份各不相同,选择话题的侧重点也不相同,但是都为观众提供了深邃的思想和精彩的表述。

(二)主持人与嘉宾的关系不同

一种是主持人与嘉宾的关系是中立的,嘉宾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或者对立的,“保持中立、嘉宾辩论”成为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基本定位。主持人虽然不参与观点的争辩,但也不能无所作为,要掌控节目的节奏。在嘉宾之间“火药味”十足时,可以适当降降温;在嘉宾之间比较冷淡时,主持人要“加加油”。另一种是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隐秘形式的对立,某种程度上主持人成了观众的代言人,与访谈节目中话题已知不同,话题的答案是未知的,主持人会代表观众提出一个又一个尖锐的问题,把嘉宾逼到死角,直至嘉宾抛出最后的答案。

(三)主持人的功能不同

在传统新闻节目中,主持人是“大王”,以播报为主,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而在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功能不是发布新闻信息,也不是作为记者去收集信息,主持人主要是抛出话题,深入引导嘉宾进行讨论,有时还要当当判官,批评那些发言不负责的人,有时要转移话题,传播正能量。正是由于主持人的功能定位不同,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则必须具有有效沟通的能力,要善于营造深入交流的氛围。

二、访谈开始前的准备

访谈在选题确定后就开始了。访谈前的准备其实是一个主持人知识修养深度体现的过程,也是一个烦琐而冗长的工作。比如,对于话题涉及的政策法律问题、他人名誉的问题、外交问题、宗教问题、历史问题等等,要有应对的策略,不能到了现场束手无策。访谈节目之前的准备是指确定报道目的、涉及专访方案,约翰·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一书中指出:“采访宁可准备过头,也不要准备不足。”

(一)确定专访对象

选择到场访谈对象要慎重,对象要具有权威性、知识性和典型性。为了保证现场录制顺利进行,主持人要全面掌握专访对象的经历、学识、个性甚至说话的语言风格,全方位地去了解对方,做到360°无死角,从而占据主动的位置,更好地调动嘉宾的情绪。与嘉宾沟通,让对方明白节目的性质、受众的喜好、重点想突出哪些主题,希望产生什么样的收视效果等。这样,主持人在节目访谈现场就可以找准提问角度,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二)设计访谈提纲

首先,选题是导演决定的,但是如何提问是主持人的工作。问题要尽可能详细、具体、实在、简明扼要。同一个问题,主持人要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提出,访谈中的忌讳问题也要罗列出来,以防现场出现混乱,比如敏感的政治问题、宗教问题、隐私问题等,要有处理的预案。美国谈话节目主持人拉里金说,一个好的主持人要做到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有话题。问题提得恰当与否,也直接决定着访谈的质量高低。问题提得到位、提得准确则有助于访谈对象敞开心扉,话题如开闸放水,汹涌而来。问题应该有新鲜感和引起人的观看欲的效果,提纲罗列还必须具有新闻热点性、逻辑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眼光。

(三)增强与嘉宾的情感沟通

增强与嘉宾的情感沟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嘉宾来自各个不同的领域,不会轻易认同主持人或者他人的观点,一般都固执己见,所以要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有时是事前沟通,有时是现场沟通,互相理解,互相配合,使节目顺畅进行下去。

三、现场把控的技巧

(一)营造和谐融洽的现场气氛

虽然和谐积极的语境与访谈对象的性格及语言表达能力有关,但良好的访谈氛围应该由主持人用心营造。在这方面,柴静、陈晓楠、窦文涛就做得比较好,嘉宾与主持人之间真诚、平等,有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专访语境。主持人热情诚恳的态度、幽默自信的语言会让访谈对象心情舒畅,表现更加自然,主动配合采访。主持人在不了解采访对象性格的情况下,要调整心理状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现场所有人员一视同仁,做到对普通嘉宾不藐视,对身居高位的嘉宾不奉迎。在与访谈对象的交流中出现暂时的冷场而陷入窘境时,主持人可以用一个小笑话或者小故事化解。

访谈节目的主角是访谈对象,受众关注主持人专访节目主要是想听到访谈对象的真知灼见,因此主持人要以访谈对象为主,不能滔滔不绝、喧宾夺主。要让访谈嘉宾接受自己、信任自己,把握和控制话题,使节目能顺利而有效地进行。

(二)增强现场亲和力

亲和力主要体现在主持人的服饰、语言和行为上。主持人上场前的服饰要做到精心选择,适合场上的气氛,男士着装要整洁大方,女士着装要美观得体。谈话类节目是思想的碰撞,要像闪电一样照亮人的灵魂深处。需要主持人用语言作铺垫,激发嘉宾参与节目的热情和兴趣,拨动电视观众的心弦。

(三)掌控现场气氛和局面

节目开始后,主持人是场上令官,也是裁判,还是和事佬。访谈节目是比较特殊的节目,因为场上嘉宾观点不同,他们要交流和交锋,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主持人要保持冷静,不要去指责任何一方,要巧妙化解。主持人提问要巧妙,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好不要连续地问尖锐的问题,而要循序渐进,让专访有时像黄河的春水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有时像林间的小溪细水长流、寂静无声。这方面天津台主持人涂磊做得就比较好,他具有丰富的知识、磁性的男中音、犀利的台风又毫不油滑的主持风格以及绝对冷静的现场控制力,先后主持了法律节目《方圆调查》以及访谈节目《不涂不快》,此外还有时政评论节目《非常观察》,这些节目都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如今,担任天津卫视情感综艺类节目《爱情保卫战》的情感导师以及主持《幸福来敲门》等节目,曾在《爱情保卫战》中痛斥那些在场上胡说八道的访谈对象。

四、结语

电视现场访谈节目有一定的特殊性,主持人要想把控好节目,最重要的是平时多做功课,多重视知识的积累,同时要多学习前辈主持人的经验。节目录制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了解嘉宾的情况,事前与嘉宾联络感情,做好沟通工作,以至于上场后不慌张、不怯场;提问要有策略和艺术,不要把导播或者主持人的观点强加给嘉宾,更不能写好串词让嘉宾背诵。这样才能为观众提供优质的访谈节目。

[1]任芳芳.浅谈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人文素养[J].新闻传播,2017(04):63-65.

[2]武楠.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人格魅力——对丹·拉瑟专访萨达姆的思考[J].当代传播,2008(06):118-119.

[3]叶豪.论访谈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影响[J].新闻天地,2011(05):137-138.

猜你喜欢
主持人对象受众
神秘来电
睿士(2023年2期)2023-03-02 02:01:09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意林(2018年3期)2018-03-02 15:17:24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