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方向
——剧评《岁岁年年柿柿红》

2018-02-26 21:54:11姚天琪郭秋芳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题材农村

姚天琪 郭秋芳

(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 石家庄 050031)

一、新媒体冲击下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困惑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媒行业竞争不断升级,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运行模式,消除了以电视为主要传播渠道的垄断地位,分流了传统电视剧的广告和受众。新媒体作为电视剧生产方进入电视剧市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网络自制剧。网络自制剧在题材设定上更为自主宽泛,如灵异玄幻题材、悬疑题材、穿越题材等。题材上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为网络自制剧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便利,加之受众的收看渠道从单一的电视机转移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网络剧的年轻观众逐渐影响电视制作模式。反馈于制作单位,电视剧制作单位追逐当下潮流,盲目追求收视率及点击量,使当下影视业“小鲜肉”“宫斗”“穿越”“大IP”充斥屏幕,农村题材电视剧被不断挤压。

近几年,像《平凡的世界》《老农民》等深入挖掘农村的历史文化积淀,表现中国农民真实生活状态的优秀作品少之又少。要么是“东北风”的农家大院和一口“东北腔”的小品演员;要么是脸谱化的人物形象,不近人情的剧情;要么是图解式的农村政策。正如清华大学教授尹鸿所言,当下很多农村题材电视剧不是表现老弱病残、天灾人祸的“苦情戏”,就是谈情说爱、滑稽逗乐式的轻喜剧,农村变得肤浅化,农民形象也失去了现实深度和人性深度。加之创作者对农村、农民不熟悉、不了解,不愿意深入农村生活,很多投资人对经济回报欠佳的农村电视剧不感兴趣,农村题材电视剧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农村题材电视剧真的不被需要了吗?我国是农业大国,有9亿多农村人口,“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国家稳定、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的关键。当下社会对农村的关注度日益走高,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系统部署,再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从“返乡体”文章的火爆到弥漫在文化界的“乡愁”氛围,说明城市化进程并没有隔断中国人的乡村情怀,变革中的乡村故事亟待文艺工作者去发现、去讲述。换句话说,不是观众不爱看农村剧,而是能够满足当代观众需求的优秀农村剧太少。

二、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几点要素

(一)小人物的命运发展折射出大时代的变迁

《岁岁年年柿柿红》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背景,讲述了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杨柿红从结婚成家到遭遇困境,最终儿孙满堂、收获幸福的感人故事,全剧贯穿了从1976年至当下农村改革的各个历史节点,从知青上山下乡,到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这些属于一代人集体记忆的标志性事件变成一段段真实的剧情。《岁岁年年柿柿红》通过叙述小人物的命运,正面回溯了这40年的历史,以宏伟的大时代为背景展现个体人物对苦难命运的不屈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讴歌生活中涌现出的真善美,以小见大地展现社会与时代变迁,既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巩固观众的内心认同。

(二)丰满、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的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岁岁年年柿柿红》的女主角杨柿红对家庭的责任,对生养她的土地的眷恋,对身边亲人的质朴情感,塑造了一个敢说、敢做,勇于担当、善良坚强的农村妇女形象。她没有玛丽苏般纸片化的悬空善良,在面对因长辈等原因无法结婚的青梅竹马的恋人牛旺时的任性、冲动;因弄坏了生产队拖拉机而偷跑回家,闭门不出的愚昧、胆小;因丈夫长安替下乡知青孙菲菲补课而往孙菲菲饭里多放盐时的嫉妒、霸道;替小舅子打官司时的坚强、果敢;在面对吴用、唐一刀追求时依然选择守寡,守住和长安的这份情,对爱情的忠贞;对待“情敌”时的善良和心胸。这些使“杨柿红”这个鲜活的农村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该剧所有的人物设定没有“小三”、流氓,没有当街恶霸,但其中每个朴实善良的农民形象都有其复杂性、多面性:一生教书育人、有礼有节的长安,在面对不想对其妹妹负责任的知青胡小军时大打出手;少言寡语、老实巴交的牛旺,进城打工返乡后的张扬和虚荣。人物的鲜活形象既呈现出发展困境,又在探究改变之道。大环境下的发展与矛盾并存,机遇与问题交织,人物的命运推进不是简单的一两个人推进的蝴蝶效应或者造化弄人,而是大时代背景下的农民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也有土地纠纷、留守儿童、进城务工等发展中的痛楚与无奈,既有对现代文明的渴望,也有面对现代社会的彷徨与焦虑。

人物在故事推进过程中的成长蜕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盈、接地气。杨柿红从开始的青涩到经过生活历练后的成熟;王会计从开始的贪小利、自私到后来的正直无私;廖书记从开始的思想保守到放手让年轻人大胆干……这些都说明了当代中国农民处在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城市文明过渡的复杂环境中,正经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深刻的心灵嬗变,而这些也使该剧在人物的多维度展现上更有温度和深度。

(三)语言朴实接地气、直戳人心

精彩的台词可以增强观众的代入感,有利于提高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品质。杨柿红在面对王长安对她的不理解时说:“我的男人就是我的天。”没有过多的花哨语言,既符合人物身份、接地气,能从这句话中表现杨柿红的性格,又能让观众看到她人生经历所造就的思想钢印。在乡村教师王长安放弃上大学的梦想时说:“走,容易,留下来才需要勇气。”这句话含义丰富,直戳人心,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四)有情怀的艺术化表达

该剧大量运用“传承”的艺术表达,不仅使内容闭环更加完整,也对故事情感进行了二次升华,展现了创作者的情怀。比如,乡村教师王长安因送学生考试出意外去世后,儿子王家望长大后也成为一名乡村教师。王长安在放弃上大学时说:“走,容易,留下来才需要勇气。”多年后,他的女儿王家韵在放弃上大学时也说了同样的话。这种呼应、传承有效地激发了受众的观赏欲望,进而实现主旋律电视剧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三者的统一。

利用航拍表达复杂情感,渲染情绪。杨柿红在麦场面对不能娶自己的初恋牛旺时,两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利用航拍全景拍摄,展现两人的无奈、对立和无助感,从而引起观众对人物命运波折的感叹和对生活的憧憬。这些隐而不发的情感艺术化表达是镜头语言的魅力所在,远胜过农村题材常见的“一哭,二闹,三上吊”带给观众的心灵触及度,同时其还有一份久违的感动和接地气的家国情怀。

(五)精益求精,制作精良

为了真实还原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北方农村的场景,该剧组历时1年,7次到陕西省各农村寻找较为完整的拍摄场景,最终在山坳里找到已废弃多年的宜山村,并对该村进行修缮和改造,从学校的教学楼、操场到村委会,从小卖铺再到晒麦场、大戏台等,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

2018年5月,人民网提出“精大正”的创作道路,即精制作、正能量、大情怀的电视剧。在新媒体环境下,农村题材电视剧要主张追求作品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加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扎根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上下功夫,为文艺剧目注入深沉大气的家国情怀,希望能通过国家政策的引导,影视人的努力创新,涌现出更多更好的农村题材电视剧。

猜你喜欢
题材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20年9期)2020-10-12 14:44:27
广电总局公布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名单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48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中国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 01:04:28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电视指南(2016年11期)2016-12-20 22:10:38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7期)2015-05-30 10:48:04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5期)2015-05-30 10:48:04
广电总局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信息
电视指南(2015年10期)2015-05-30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