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嘻哈音乐在中国的定位
——以《中国有嘻哈》为例

2018-02-26 21:54:11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受众音乐文化

张 晗

(广西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一、嘻哈音乐的来源

“嘻哈”(Hip-Hop)一词源于美国,嘻哈文化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个贫民区——布鲁克林区。在那里生活的黑人青少年整日无所事事,便在街头以唱歌跳舞、打街头篮球等为乐,用不良的言行及生活表达方式宣泄他们对社会不公平和遭受白人歧视的不满。最初的嘻哈是抵抗、愤怒、声讨各种不公的一种艺术载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嘻哈文化逐渐成为年轻活力的一个标志,并且在社会中被赋予了更大的价值。当下,嘻哈主要被定义为一种文化的归类,内容大致包括碟片连接切割和混合(DJ)、说唱(MC)、街舞(Bboying)、涂鸦(Graffitti)四大元素。其中说唱也被叫作嘻哈音乐,作为嘻哈文化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生活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早期,黑人通过说唱宣泄,释放情感,表达自我。现代社会中,嘻哈音乐与年轻人的活力、张扬、自我、追求个性的特征相契合,逐渐成为年轻人追求的潮流。

二、嘻哈音乐在中国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期,嘻哈文化通过《霹雳舞》等美国电影进入中国,最早使嘻哈音乐进入大众视野的是香港流行歌手林子祥。1982年,林子祥的音乐特辑《精歌妙韵林子祥》里收录了一段粤语说唱片段,正是纯正的80年代美式风格。90年代后,嘻哈音乐开始在各个地区发展,新兴乐队数不胜数,中国的嘻哈音乐步入了黄金时代。2001年,热狗连发4张唱片,“哈狗帮”获得大批两岸各地喜欢饶舌的人的追捧。

在内地,MC唐与尚斯扬组成了黑棒组合,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打入主流的说唱组合。此外,嘻哈音乐在中国的发展除了传承美国正统嘻哈之外,也产生了一些“本土化变异”,歌词采用中国古代诗词或者描述古风文化的中国嘻哈成为一种新型的嘻哈形式,并且在众多流行歌曲中盛行。歌手周杰伦的《双截棍》《本草纲目》,王力宏的《十二生肖》,陶喆的《孙子兵法》等等,分别将中国传统的武术、中药、民俗(元素)融入歌词之中。中国的嘻哈音乐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定位自己,展现出了丰富的本土化特征。

虽然嘻哈音乐在中国不断发展,但是客观来讲,它依然是一种小众音乐。2017年的夏天,嘻哈音乐在中国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鲜为人知到流行。2017年6月24日,由爱奇艺推出的大型Hip-hop音乐选秀节目《中国有嘻哈》开播,首期节目播出不到一个小时播放量就破亿,单期播放量更是高达2.7亿,成为中国最快点击量破亿的综艺节目;上线当天,主话题#中国有嘻哈#登微博综艺话题榜前三,且整天持续在榜,引发10万粉丝参与在榜讨论;12期节目收官后,累计播放量达到30亿。随着每期节目的播出,豆瓣评分从开始的4.5分上升如今的7.2分,充分体现了广大受众对这档网络综艺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以及节目制作的成功。随着《中国有嘻哈》的热播,这股嘻哈风燃爆了整个夏天,成功地将嘻哈音乐呈现给了受众,使受众进一步了解了嘻哈文化,听懂了嘻哈音乐,使嘻哈音乐从小众的激情走向了大众的狂欢,尤其是受到了青少年的大肆追捧。

三、《中国有嘻哈》节目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有嘻哈》节目的总决赛中,GAI与PG One两人极具实力,争议也最大,最后以并列双冠军圆满结束。在比赛过程中,两人曾在微博上互怼,火药味颇浓,这也引来粉丝之间的骂战,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虽说嘻哈文化就是宣扬一种毫无畏惧、讲真话、做自己的态度,但是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传播正能量,促进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在节目中,说唱者各自的话题性是节目组的重要看点之一,但是,过度制造话题,造成受众对嘻哈文化产生误解,认为嘻哈的核心就是“互怼”,这对嘻哈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性。

节目录制结束后,很多参赛选手在舞台上一举成名,有的被经纪公司签走成为签约艺人,有的被邀请作为其他节目嘉宾,还有的被邀请作为某知名品牌的代言人,身价翻了几番。PG One成为冠军后,受人瞩目,但是由于自己的不良行为,以及以前创作的歌词中带有低俗字眼被主流媒体痛批,他的歌曲全部被下架。同样有很高人气的参赛选手Tizzy T在网络上也被爆出很多黑料。GAI自获得冠军走红之后,一直走的是有情义、讲江湖义气的人设,捐出了100万的奖金,上主流节目,创作的中国风格的嘻哈歌曲受到听众一致好评。人气不断增长的他被邀请参加《我是歌手》,但中途被退赛,至于原因,节目方未作出回应。网友猜测是由于《中国有嘻哈》的一些Rapper被爆出很多黑历史,比如吸食大麻、出轨、创作歌词低俗露骨等等,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广电总局对此要严加整改。而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节目组选拔选手时没有做到全面了解选手,选手成名后黑料被频频爆出,光辉的形象瞬间崩塌,令人唏嘘不已。有网友失望地表示:中国没有嘻哈文化。

四、中国嘻哈音乐的定位

中国真的没有嘻哈文化吗?国外的嘻哈歌手可以肆无忌惮地唱着暴力和犯罪,被认为是一种勇敢的呐喊,因为这正是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正在经历的生活。而在中国的大环境下,人们的日常生活本就和暴力、犯罪、毒品、斗争无关,却硬是唱着带有欧美嘻哈元素的音乐,就好比是无病呻吟。其实中国歌手很早就在歌曲中加入了嘻哈,周杰伦的很多歌曲中都有说唱部分,如《夜曲》《夜的第七章》《范特西》等;潘玮柏的《玩转地球》《不得不爱》都是青少年喜爱的经典曲目。GAI在节目上创作的中国曲风《天干物燥》《苦行僧》,用重庆方言唱出了别具一格的味道。还有艾福杰尼的《库尔勒》描绘了西部小城的美丽。清华大学的学生创作了具有中国古风的嘻哈音乐《水木道》,上传至哔哩哔哩网站,播放量达到了12.5万,紫光阁、人民日报、共青团、新华社微博纷纷点赞转发。很多网友评论说这才是中国的嘻哈音乐。

这也说明了受众是有鉴别能力的,中国可以有嘻哈文化,但是嘻哈文化的发展需要摒除恶俗文化。嘻哈音乐尤其吸引青少年群体,他们的价值观还处于形成阶段,很容易受影响,导致思想颓废走向迷途。所以即使是在歌曲创作中,也不能背离“仁义礼智信”的传统道德。《中国有嘻哈》节目中,某些参赛选手的作品已被强制下架,那些偏离了中国主流价值观的低俗歌词,不被大众接受,也不被社会接受,更不符合中国的传统道德。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四个绝对不用”标准,正是对电视节目中的演员作出的约束,也为节目组挑选演员、参赛选手提供了方向标。《中国有嘻哈》是一档现象级的中国嘻哈音乐综艺节目,推动了嘻哈音乐在中国本土的发展。其第二季更名为《中国新说唱》,正在筹备录制中,相信正如其名,一档崭新的节目将呈现在受众面前,嘻哈音乐正在中国崛起,也将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摆脱国外嘻哈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发挥出中国文化的特色,做具有中国文化的嘻哈音乐。

[1]陈敏.中国嘻哈文化的本土化及启示[J].中华文化论坛,2013(07):162-165.

[2]金铮.中国有嘻哈的文化定位及特点[J].当代电视,2018(05):14-15.

猜你喜欢
受众音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谁远谁近?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音乐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