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脱口秀节目探究

2018-02-26 21:54:11刘钰水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罗辑主持人受众

刘钰水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00)

一、脱口秀的含义

脱口秀(Talk Show),亦称语言谈话节目,指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由发起人提出的话题节目。我国的相声艺术就被西方国家认为是脱口秀。脱口秀一般要求节目主持人具有良好的口才,谈话风格幽默,并且带有一定的表演能力,能够让观众接受。

二、脱口秀节目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脱口秀节目起源于18世纪英格兰地区的咖啡吧,英格兰的贵族人士喜欢在咖啡吧集会讨论当时社会的热点现象,这种形式就孕育了后来的脱口秀节目的形式。二战后,电视业迅速发展起来,各种类型的节目出现在电视上,观众逐渐对电视节目情有独钟。广播“脱口秀”只能听而不能看,电视却能兼顾声音和画面。

三、脱口秀节目在中国的发展

(一)萌芽期(1992—1996)

“脱口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我国,被人们称作谈话节目。我国最早的电视谈话节目是1992年上海电视台推出的《东方直播室》。

(二)发展期(1996—2007)

199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由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这档节目在我国脱口秀节目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此脱口秀节目逐渐在我国发展壮大,如《艺术人生》《光荣绽放》等。

(三)壮大期(2007年至今)

当前,互联网大环境使网络视频行业异军突起,脱口秀的各种节目形态不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变化。各个视频网站推出的脱口秀数量多、种类丰富,让人应接不暇,如《晓松奇谈》《吴晓波频道》《嘟嘟》等。

四、我国脱口秀节目的类型与特征

(一)时事评论类脱口秀

我国的广播在诞生之时就承载着重要的政治任务。改革开放以及国外脱口秀节目进入我国之后,逐渐出现了带有评论性质且与时事紧密相关的脱口秀节目,如《东方之子》《新闻会客厅》《锵锵三人行》《老梁观世界》等。这些节目一般都有类似特点,内容方面多时事热点新闻,形式上主持人进行新闻时事的解读和点评,邀请嘉宾讨论。这类时事新闻类脱口秀节目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敢于发声,向观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二)沟通访谈类脱口秀

这类脱口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98年在凤凰卫视播出的《鲁豫有约》。《艺术人生》《金星秀》《非常静距离》等都是此类脱口秀节目的代表。这一类节目邀请的嘉宾基本上是精英、明星,节目以所请之人为中心展开,主持人、现场观众通过对人物进行提问或者播放故事短片,让观众加深对嘉宾的了解。节目场景是温馨、舒适的,主持人和嘉宾坐在软沙发上,布景色彩和灯光选择上都是暖色调,营造出一种适合谈话的氛围。

(三)综艺娱乐类脱口秀节目

《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奇葩说》《吐槽大会》等各领风骚,吸引了万千观众的目光。这类节目的目标群体比较明确,受众年轻,思想开放。在内容上,网感十足,紧跟热点话题。比如娱乐八卦、弹幕等都是时下最切合年轻受众的元素。此外,还有花式营销,满满都是套路,强化了广告的可看性。比如将广告念得清新脱俗的马东,无论是“废话就像头皮屑,消灭它请用海飞丝”,还是“不正经场合制定用酒,RIO鸡尾酒”,都非常符合节目风格和品牌定位。

(四)知识文化类脱口秀

知识文化类脱口秀主要有《晓说》《晓松奇谈》《罗辑思维》《一千零一夜》等。此类脱口秀节目具有一定的深度,节目的内容皆是“干货”,很少“注水”,分量十足。走的是高大上的路线,受众多是“三高”人群——受教育程度高、网络活跃度高、个人收入高。

从播出平台上看,这些节目的首播都是基于互联网的环境和平台;从表达方式上来看,这类节目通常以主持人为传播主体,以主持人的“脱口”和“秀”来表达信息、传播观点;同时这些知识性脱口秀节目传播知识的方式更加有趣,将原本较理性、专业、乏味的知识信息以轻松、愉快并带有趣味性的形式传播给受众,从而使节目更受欢迎。

五、脱口秀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明星主持人稀缺,导致熟脸撞车现象时有发生

不可否认,主持人是一档脱口秀节目的灵魂所在,选择合适的主持人是节目成功的一半。各卫视节目的主持人基数很大,但明星级主持人很少,这就导致不同节目哄抢一个明星级主持人,不是僧多粥少而是僧少粥多,能够撑起一档节目的主持人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

(二)节目同质化现象较严重

纵观我国脱口秀节目的发展,虽然数量很多,但是盲目跟风现象非常严重。如果一档节目火了,随之会涌现出许多类似的节目,创意枯竭,懒于创新。不管在内容还是在形式方面都大同小异,难以吸引受众眼球。比如《非诚勿扰》火了之后,就相继出现了一大批相亲节目,除了播出平台存在差异外,节目设置非常相似。这严重影响了我国脱口秀节目的长远发展。

(三)尺度有限,调侃方式相对柔和

国外的脱口秀节目可以说百无禁忌,大到国际政治、种族冲突,小到家庭暴力、两性关系等,都可以拿来调侃,就连美国总统和总统候选人也会登上脱口秀节目以提升人气。奥巴马曾三次以总统身份、四次以总统候选人身份登上《每日秀》。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尺度的原因,目前我国脱口秀节目探讨的大多是一些不太敏感的社会问题,主持人调侃的方式也相对柔和。

六、我国脱口秀节目的发展方向

(一)培养明星化、平民化风格的主持人

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接班人,主持人事业也要有自己的接班人,这也正是各大高校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原因所在。卫视与网站要提早发现问题,提前着手后备主持人才的培养与挖掘,着手培养明星主持人。既要抓住时机培养节目粉丝,又要物色、培养与节目气质相符的主持人,以老带新,待时机成熟时再推出,使忠实观众能够接受,并吸引新的观众扩大收视群体。

(二)增加节目开放性,降低管制

美国的脱口秀节目好看在于其摈弃了内外文化上的差异,对媒体的限制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脱口秀节目的看点,就在于主持人对话题的把握能力。目前,我国对于节目内容的管制仍然比较严格,许多敏感话题不能在屏幕上公开讨论,主持人对话题的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样的限制非常不利于我国脱口秀节目的发展。

(三)重视受众研究,依靠受众数据,深度细分受众

互联网时代强调对个体的尊重,肯定和允许受众的个性表达和发展。脱口秀节目要想实现好的发展,受众无疑是节目的最终目标,所以做好对新媒体时代的网民个性化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四)增强节目的互动性

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线上。充分利用互联网各种平台来增强节目的互动性,节目下方受众评论区,节目官方微博、微信、APP等作为脱口秀节目后端的社区,有利于节目与目标受众进行深度互动,都是增强节目互动性的有力工具。二是线下。目前国内脱口秀节目线下互动做得比较好当属《罗辑思维》,其实行会员制、粉丝见面会、出版《罗辑思维》书籍、举办签售会以及推出“罗辑思维”衍生产品。这种线上线下密切合作、双向互动的模式,有利于脱口秀节目的良性发展。

七、结语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作为舶来品,我国的脱口秀节目越来越多。但是,与国外的少则播出20多年,多则播出60多年的王牌脱口秀相比,中国的脱口秀节目很难做到长盛不衰。在关注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如何强化自我的深度和把握节目尺度,是我国脱口秀节目需要考虑的问题。

[1]陈薇依.我国网络脱口秀节目现状及策略研究——以《罗辑思维》为例[D].天津师范大学,2016:12-13.

[2]赵伯麟.“老梁”系列:另类脱口秀的启示[J].学理审视,2016(2):54-56.

[3]王文洁.《金星脫口秀》节目的话语分析[D].安徽大学,2016:64-66.

猜你喜欢
罗辑主持人受众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罗辑思维》节目中罗振宇的主持艺术
新闻传播(2018年1期)2018-04-19 02:09:02
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的知识分享特质——以《罗辑思维》与《晓松奇谈》为例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22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