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还原走人性探索之旅
——小说类文本怎么教

2018-02-26 19:42张宏军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4期
关键词:诺德好汉凡卡

张宏军(特级教师)

本次专题研讨会所呈现的三节小说类课堂,共同体现了“逐步还原”的特点。

一、情节还原,暗示人物冲突

小说与生活的不同,就在于小说更具有“情节感”,是对于生活的某种“现象学还原”。小说聚焦的情节摒除了生活中常有的“噪音”,使读者能直接进入到具体的人物、事件当中,获得某种人物“存在性”的印象,使心灵直接观照到某一个具体的人物的行踪上,看到某个人物在特定的矛盾中的表现,从而激发起读者对人物性格的思索和对人性的探讨。

但是,小说的诸多情节依然是由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现象构成的。这些现象可以使小说的情节变得更加多彩和生动,比如《凡卡》中对黑糊糊的窗户的描写,对莫斯科是一个大城市的描写,对干冷干冷的没有一丝风的晴朗的天气的描写,这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小说如此真实和丰富,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有时也会蒙蔽了我们精确探索人性的双眼。

所以,我们还需要还原。这次“慧课堂”所呈现的三节课在这方面都做了精彩的演绎。如《半截蜡烛》,上课伊始,教者便带领孩子们还原情节:首先让孩子们梳理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然后将“半截蜡烛”分离出来,让孩子围绕“蜡烛”按图索骥,认定小说主要发生了哪些事件;最后,教者通过课件有序地展示了“点燃—吹熄—重新点燃—端起—夺回—端起—熄灭”的情节脉络图。由此,一篇长长的小说,便被还原成了由人物和事件构成的情节本质。这一本质,使师生产生了某种思考:人物是如何催发了这样“一波三折”的情节的?人物催发情节的关于人性的动力是什么?由此,教学便可以顺利走向一个更深的层次了。

《凡卡》教学则通过与孩子边读小说边梳理的方法,向孩子们展示了“快活”“苦(死)”“信外”“ 信 中”“守夜”“诉苦 ”“ 砍 树”“求救”的很多波折的情节本质。这样的情节本质使孩子们不禁产生了某种困惑:在特定的环境下,人到底应该如何生存?

值得注意的是,两位教者或用课件或用板书,做了很直观的“情节脉络图”,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情节”的“情”字,在暗示孩子们,小说情节无论怎样一波三折,其实都是人物的性情在不同环境下的波动所构成的,即情节的波折,其实是人物冲突的结果。

二、人物还原,暗示人性动力

在以上教学的基础上,小说中的人便与情节造成的格局充分融合了,这就便于孩子们将人物放在情节的冲突中来考察作为“典型”的人物。而此时,教师则需要做好另一项工作,那就是搜集与人物相关的材料,并从这些材料当中获取有关人物的信息。也就是在这个阶段中,我们需要通过把人物与材料进行结合,让人物与材料进行“互动”,从而让学生感知到“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毋庸赘言,在小说中,与人物有关的材料一般指的是“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等。由于人物性情的关系,这些材料往往会采用一些特别的词汇。品味这些词汇,便能感受到“人性”的诗性光芒。

以下两节课在这方面都做了十分有益的尝试。在《半截蜡烛》的教学中,教者独辟蹊径,将小说中本来就不多的人物语言全部列了出来,与孩子们逐句朗读和品味。事实证明,孩子们在模仿人物、进行朗读的同时,也深深感悟到了人物的性格。比如伯诺德夫人那句“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都是短句子,既显示了伯诺德夫人对德国军官的“尊重”,又简明扼要地说明了理由。这其实证明了伯诺德夫人是一个富有对敌斗争经验并且很镇定的人,因为此时解释的话越多,越容易露出破绽。而大儿子杰克的话是配合着他“慢慢”的动作说出来的,显示了大儿子应有的性格,表现了他的从容自若。最后,教者与孩子们一起分析了杰奎琳的话成功的原因,并且让孩子们多次模仿杰奎琳说话,使孩子们越发喜欢这个小女孩,并且感受着她成功的喜悦。然而,孩子们读着读着,却伴生出了某种酸楚:在这个战争的岁月里,有多少家庭和孩子学会了“言不由衷”“行不随性”啊!接着,教者又集中展示了伯诺德夫人的心理描写。在不断的朗读中,伯诺德夫人镇定却因为母亲的天性而万分紧张的生动形象展现在了孩子们的面前。

集中展示人物的语言,使孩子们在不同人物语气的揣摩中,体悟到了处于正义和非正义角色中人所表现出来的特质;而集中展示人物的心理,使我们感到了伯诺德夫人作为情报工作人员和母亲两重角色的性格一致性。这种集中呈现的好处,便在于“证据”充分,从而相互印证,以便读者更好地探索人性。

在《景阳冈》教学中,“搜集证据”还原人物的工作做得更有特色。教者采用的是“先扶后放”的策略:先与孩子们分析前两部分情节中人物的表现,并从这些表现中分离出了“豪爽”“警惕”“勇敢”等人物特质,而将关键的“打虎”表现,留给孩子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孩子们本就对这部分内容很感兴趣,学习效果自然很好,武松的“机智”“勇猛”“力大无比”等特点通过对武松的动作描写的探究,也被赏析了出来。教者还指导孩子们情境朗读,使人物的性格显得越发丰满和生动。同时,这样的做法也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梁山好汉的共同性格是怎样的呢?

三、人性还原,暗示世道真情

我们对情节,对人物的语言、心理或者动作进行还原,只能使我们“回到事情本身”,也就是说在这样的一件事情或者一组情节中,人物是如何存在的,他存在于事件的哪些节点当中,人物的性情是怎样的,通过这样的存在我们看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然而,这些还不够。小说的根本目的自然是希望通过一些生活现象或者历史事件的描述探讨人存在的价值,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点,通过对人的本质进行探讨,从而探究出世道真相、世道真情。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我们在对生活现象作本质还原的基础上,还必得进行一种叫作“先验还原”的做法,这种“先验还原”就是探索出世界存在的共同法则,人存在的共同基础,以真正回答“我是谁”的问题。这实际上也是高年级学生已经有能力接受的做法。

在这方面,三节课都做了有效的探索。《凡卡》通过信中和信外生活的对比,通过砍树和诉苦的对比,通过凡卡写信时的表情、神态和凡卡真实生活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绝望的悲惨儿童形象。之后,进行了撼动心灵的追问: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即使收到了凡卡的信,爷爷会来接凡卡回家吗?这是两个最“烫心”的问题。它们“悬置”了凡卡和爷爷现实的生活,而使孩子们开始考虑千万个凡卡和千万个爷爷共同的问题: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底层人民究竟如何生存?为富真的不仁吗?孩子们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心情明显十分沉重。

《半截蜡烛》教学在进行了情节还原与人物还原之后,也对人物进行了“拷问”:在非正义的战争面前,我们该如何做?人类战争无法避免,我们可以因为战争而撒谎吗?小孩子一定要参与战争吗?

而《景阳冈》教学在还原一个好汉人性的同时,其实也让我们感受到无数好汉的真性情。比如,好汉也有胆怯的时候,好汉也会被吓得酒意全无,好汉也有失误的时候,好汉也有力气全部耗尽的时候……但,好汉之所以为好汉,就是因为他们共同的品质:行侠仗义、豪气干云……而这种品质现在已经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积淀和性格基础。

小说,由原本的街头谈资而逐渐被文学化,现在已然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其最大的魅力应该就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社会百态和历史事件的描摹,对人存在的价值进行文学性的探讨。一部《红楼梦》,形成了万千的解读版本,但任何一种版本的解读,最终都会落实到对人性的探求。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开始进行小说教学,是符合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的,但是我们需要这样一种“逐步还原”的过程。小说教学,需要“逐步还原”,以带孩子走“人性探索”之旅。

猜你喜欢
诺德好汉凡卡
诺德广告
诺德美克(上海)机械有限公司
诺德(中国)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凡卡》续写
“又”字歌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诺德林根:钻石堆成的小镇
走一走“好汉桥”
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续写
戴松高:一个好汉三个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