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鑫 之
(连云港市班庄中心小学,江苏 连云港 222100)
古诗词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洗尽铅华,蕴含了无数的人生哲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教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学生在经受古诗词的洗礼时,能够加深对我国优秀文化历史的了解,也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现代汉语词典》对“诗意”的解释是:“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王崧舟提出了“诗意语文”的主张,他认为诗意的语文不是表面的、抽象的语文,而是借助潜心涵泳、比较品评、移情体验等手段,去营造美感的课堂,体验完整的语文世界。这是一种感悟生活、传递智慧、彰显人性的课堂。诗意课堂教学的建构,就是要学生从美教、美读、美学中去挖掘古诗词课的独特魅力,体会古诗词的丰富意蕴,在优秀的古诗词作品中“恢复对原生态大自然的记忆,恢复对于单纯的、真诚的、厚道的人际关系的记忆”[1]。因此,笔者认为应该诗意地进行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
新教材的改版,加大了优秀古诗词在课文中所占的比重。这些优秀的古诗文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语句凝练,言语生动,内涵深远,是需要我们教师带领学生含英咀华、潜心涵泳的。新课标也指出:指导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但是,纵观我们目前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似乎发现只是单纯地背诵、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好像会背诵、能默写就完成了古诗词教学的任务,忽略了感受诗歌的意象、韵律之美。但从长远来看,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哪里,我们的孩子又如何能体会出古诗词的美呢?
在教学古诗词时,大多数语文教师只是让学生重点记住诗词中某个字词的解释,或者直接把诗意抄在黑板上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对整首诗歌的意境的想象、把握。这样的古诗词教学,似乎只是为考试而教学,只是让学生远远地看古诗,而没有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古诗词的意境。学生自然也就无法触摸到古诗词所散发出来的生命的温度。
对于一首古诗词的教学,记住诗词的作者以及作者的生平年代已经成为教学的必要内容。但是我们对诗人、词人的了解也仅限于知道他(她)所处的朝代,最多知道著名诗人的雅号,如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却没有真正与诗人、词人“交心”,去发觉和探究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创作古诗词的背景和当时的心境。如杜甫的《绝句》,这是一首描绘美丽春色的诗,充满了欢快的气息。但是查阅资料我们知道,杜甫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特殊时期,加上他仕途不顺,经历战乱流离,他的诗大多“沉郁顿挫”。《绝句》这首诗所流露出来的欢快愉悦的心情,明显不同于他一向的写诗风格。其实,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写的。此时,他回到成都草堂,因为国家社会安定,又面对一派盎然春机,所以心中的喜悦不断涌动,写成《绝句》这首诗。这时候,我们再来读这首诗,看到的就不仅仅是美丽的春天景物、斑斓的色彩,更多的体会到杜甫在历经战乱之后对国家、对未来生活的希望。由此可见,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将学生的目光引向理解诗意,更多的是引向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进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着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非吟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2]。王崧舟老师曾说过:“一个有智慧的语文老师,教诗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教诗。让诗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说话,让学生直接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她的诗意。”而要品读出诗的灵韵,就需要吟诵。古诗词的朗读方式分为“吟”“诵”“读”三个层次,在读时,我们要让学生读出韵味。如何才能读出韵味呢?首先,要教给学生诵读的规律。如五言诗的节奏一般是“二一三”和“二二一”,一般第三个字读得重一些,读得较响,而七言诗的第五个字要读得响一些。在掌握了这些规律后,再告诉学生朗读时要注意适当的节奏、速度、轻重、表情;注意采用个人读、齐读、分角色读、分组读等多种样式;注意采用音读、意读、情读、美读等多种形式。有人说,音乐对于诗歌来说,就如同花香,没有了花香的花就不能称之为花。在朗读诗词时,可以给学生配上一些古典音乐作为背景,让学生在诵读中领略诗词意境的韵味、气势、情致,陶冶情操。
在学习古诗词时,我们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分析词意和诗句的意思,而要抓住“关键点”,紧密联系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诗人的生活经历等多方面尽心体会,引导学生将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联系起来,把听说读写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体味诗歌的意境。一是在诗眼处探究。所谓诗眼,就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在学习古诗词时,我们要抓住这些关键词句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二是在矛盾处探究。细读我们教材中的古诗词,会发现诗中人物的行为、诗的前后内容、物与情之间会存在某种矛盾。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借助矛盾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地探究。学生用自己的独特体验表达自己的个性见解,让古诗学习充满了活力和魅力。三是在疑惑处探究。古诗词毕竟是千百年前的诗人、词人才华的结晶,作为现代的我们无法走进当时诗人的心境,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只能通过资料了解点皮毛,因而有时候会产生许多疑惑。在教学中,我们及时梳理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产生的疑惑,然后总结出有价值的疑惑点,以此为契机,切开古诗词这块“璞玉”,让学生深入地探究古诗词,打磨它的光彩。如在教学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时,读到“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时,有的孩子问:诗中的“君”是指谁呢?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君”的所指,有人认为指的是李白的友人,有人认为是李白的亲人,有人认为是“月”。此时,我没有采用“一锤定音”的方法,而是让学生细细品读古诗,从诗中寻找答案。读着读着,细心的同学就会发现,诗以半轮山月写起,写她投倩影于清江之上,随着江水浩荡流去;写她多情陪伴诗人一路到清溪,到三峡。而诗人却没有写其他景物,由此可见,诗中的“君”是指月亮。在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时,趁热打铁,告诉学生李白非常钟爱月亮,他的诗歌中有许多月的意象,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可以说,李白借月抒发了他内心的诸多感情。在《峨眉山月歌》中,诗人借月遥寄思乡之情,抒发诗人离乡之际眷恋亲朋之情。在这种咀嚼、体味中,学生不仅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之美,而且深入地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诗歌表达的情感形成了一种共鸣,从而提升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诗歌与生活之间如隔而相望的两岸,由此及彼,需要一只渡船,而这只渡船便是想象。对于我们来说,诗歌“言近旨远”“意在言外”,欣赏诗歌离不开想象。朱光潜先生也说:“应该说只有在欣赏者的创造性想象中,诗才使它的意义得到了实现。”因此,我们在理解古诗词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抓住诗词中描写的景物,想象诗词的意境,将凝固的文字还原成鲜活的画面,从而形成意象。
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在学生熟读词时引导学生思考: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哪些画面?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概括出“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三处画面。此时,我让学生选择一处画面展开想象,说一说自己看到的画面。因为学生能抓住主要事物进入词所描绘的画面,因而妙语连珠。在想象画面、话说画面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灵性和创造的活力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升华了学生的诗情,诗的情韵徐徐展开,让人思接千载。
在想画面、说画面之后,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画一画。如在教学《渔歌子》时,先让学生说说这首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然后再让学生动笔,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词中描写的景物以及自己想象的景象勾勒下来,展示给大家看。为了让同学们更了解、更赞赏自己的画,学生们一定想给老师和同学讲解自己画的意思。所以我便多给孩子们创造说的机会,引导、启发他们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孩子们可以为自己的作品当解说员,其他同学还可提问。通过展示、解说,师生可以一起评一评,谁的构想丰富,符合诗句意思,而且画面美观,比例恰当,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为了把精炼的古诗中包含的丰富语言、意义体会得更深透,画好评完后,还需让孩子们把词中人物、景物加以丰富的想象,加上自己的见解,写成小练笔,把隐含在诗句中的情境描述出来,更进一步地剖析诗句意境。还可把古诗与小练笔进行比较,使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古诗这一文体独特的魅力。
在教学古诗词时,我们可以将主题相关、内容相连或诗人相同的学习内容进行选编、整合,凝聚成一个具有聚合功能的“组块”,在对比分析中丰富对所学诗词的理解。如学习白居易的《忆江南》,可以与杜牧的《江南春》整合,让学生感受到千里江南明媚的春光。也可以与白居易写的《魏王堤》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想一想:“白居易在江南苏杭三年多,曾漫游江南,这首词是他回洛阳十多年写的。对比想一想,白居易为什么会那么思念江南呢?”引导学生抓住“花寒懒发鸟慵啼”“柳条无力魏王堤”这两句诗中的“懒发”“无力”进行体会,感受江南的春意早、春情浓。由此,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白居易“能不忆江南”所表达的感情了。
在古诗词教学中营造诗意课堂,是对古诗词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我们要通过读、悟、想、合等方法,让学生循诗明像、循像悟意、走近诗人、体悟诗魂。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水平,才能让他们感受到中华古诗词的魅力。
[参 考 文 献]
[1] 邱明峰.古诗词教学中的“诗意”追求与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7(1):79-83.
[2] 李瑞雪.追寻灵动的古诗词教学[J].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