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企业家的“大商”精神

2018-02-25 09:06王璐
投资北京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企业家

王璐

今年,改革开放迎来了4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中国企业家产生于改革开放这一深刻变革的时期,他们既是这个时代的先行者和弄潮儿,又是推动时代进步、改变中国面貌的重要力量。而这其中,女性企业家更是发挥着令人惊叹的巨大力量,郭丽双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记者在她创办的东方美亚集团的办公室内,伴随着笑声与泪水的谈话中与郭丽双一起分享了她二十余年的创业历程。

多年的创业经历,让郭丽双总结出一个成功商人应有的行事风格,商德、商智、商理和商道才是真正的企业家最应具备的。她的思想投射出改革开放后第二批企业家,也就是1992年之后下海的企业家们身上所具备的鲜明特质,创业的出发点是要实现自身价值,具有很强的使命感、责任意识,理想远大,赚钱反而放在最后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形成世界观,加之丰富的经历,令郭丽双对前景保持乐观,倡导力行企业家精神。采访中,郭丽双反复强调自己的企业不大,但是健康发展,这也是为社会传递出的正能量。她不想宣传自己的企业和个人,只是希望把这二十多年的创业经历分享给大家,作为改革路上的亲历者描绘企业家这个群体的发展历程。

做羽翼耀眼的飞鸟

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恢复职称考试的几百人中郭丽双顺利通过,学财务出身的她业务能力突出且永远不服输,这让她在人群中显得格外优秀。即使这样,“有些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羽翼太耀眼。”《肖申克的救赎》中一句经典的台词成为了郭丽双离开机关步入商海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80年代,郭丽双被派去参加海南开发建设,沐浴着改革春风的她萌生了下海创业的念头,但她要赌上的是自己当时令人艳羡的铁饭碗以及一个充满未知数的未来。“我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取决于我可以干到什么程度,所以我必须要尝试,别人经常形容一个人的执着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而我是即使撞了南墙,也要翻过墙去看一下对面的风景。”郭丽双给了自己这样的评价。

在父母亲友领导的一片反对声中,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下海。递上了几个月的辞职申请获批后最终拿到手的那一刻,领导寄予的厚望与嘱托,对未来的彷徨,身上背负着的沉重责任,许多种情绪交汇在一起,郭丽双泪如雨下。直到现在她依然记得当时的老领导对她说的三句嘱托:要挺住、不能走回头路、干出点模样。这三句话支撑着她一路走过来,成为了她挺过难关时的精神依托。

双手空空的郭丽双勇敢地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之路,为了磨炼自己从小不服管不服输的个性,郭丽双选择了餐饮服务行业作为自己创业的起点。

郭丽双“不知天高地厚”地盘下了珠市口一家经营不善的酒楼,18万的年房租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可谓是一笔天文数字,郭丽双拿着手里仅有的3万多积蓄犯起了愁,走投无路的她只好求助于家中,开明善良的母亲背着全家变卖家当,向亲戚东拼西凑为她拿出了创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然而,郭丽双在了解到以这间酒楼的体量最理想的利润也就是一年8万块钱,甚至连房租都付不起时,顿时陷入了巨大的压力。学财务出身的她努力想办法摆脱困境,首先想到的就是谈房租,与房东的谈判中几近崩溃的情绪令她声泪俱下,最后与房东协议了以利润分成抵房租的合作方式。讲到动情处,郭丽双不禁热泪盈眶。

每天凌晨三点多,大钟寺批发市场、红桥海鲜市场、丰台调料市场、太阳宫市场都可以看到她进货的身影。从采购到后厨,从炒菜到残渣处理,每一个环节郭丽双都了如指掌,将各项成本控制到最合理。

郭丽双回忆当时向周边单位和居民亲自推销菜品,根据食客们的需求量身定制餐品,她笑称就是现在餐饮外卖的雏形。善于开源节流的郭丽双把餐馆经营得有声有色,天天的火爆场面令餐馆远近闻名,诚信经营也令她结识了很多的朋友。

每一个创业者的创业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其背后都有着各种鲜为人知的故事,企业家的承压能力也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的。郭丽双说道:“遇到困难时,我的选择都是面对。”生意越做越大,郭丽双着手开多家分店,就在这时一把大火又成为她修行路上的一次重大磨难。1998年的腊月小年,郭丽双希望自己的一家酒店抢在春节前开门营业,开张剪彩的当天上午,所请的大批宾客还未到,一个包间内突然冒出了滚滚浓烟,郭丽双在慌乱之余立刻冷静地处理了所有的事情,将损失降到了最低,同时,她坚定地做出了一个决定,她与包工头和装修工人协商一定要在三天内将这间燃烧殆尽的包间装修完毕,重装开业。她提出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建议后遭到了工人们的一致反对,归心似箭的装修工人早就盼望着年三十儿回老家与家人过年,郭丽双承诺三天过后给他们买机票回家。没有给自己留任何退路的她为筹备新酒店开业口袋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百般无奈之下她以高额的回报和个人信用“赊”来了七位工人的飞机票,手拿机票的那一刻,郭丽双激动得不能自已。

一个集装箱诞生了东方美亚

郭丽双身上具备的特质无疑是鲜明且多元的,得益于学生时代篮球场上的组织后卫角色,她深谙于调兵遣将、排兵布阵。从小与男孩子玩在一起的她既有性格豪爽、永远不服输的一面,而女人感性柔软的一面又转化为韧性化解了创业路上的种种艰辛,同时高瞻远瞩、有勇有谋的智慧成就了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决策。

上世纪90年代末一次去美国考察的机会,郭丽双在接触到了KELLY-MOORE水溶性环保涂料,五颜六色鲜亮艳丽的产品令郭丽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次考察仅仅是拿回了几页产品宣传册,却由此打开了郭丽双创业的新世界大门。

当时国内的环保的概念刚刚浮出水面,敏锐的嗅觉让郭丽双觉得市场大有可为,回国后,胆识过人的她一掷千金地从美国进了整整一集装箱的涂料回来,虽然没有想好货该怎么销售,但起步高远的市场推广活动让产品在人民大会堂的發布会上“一战成名”,远道而来的美国产品专家为此瞠目结舌,没想到遥远的亚洲这样一家不知名的企业竟然蕴含着如此巨大的爆发力,毫不犹豫地给了郭丽双品牌的国内代理权,有了合法的资质,郭丽双大刀阔斧地开拓起市场。东方美亚的名字也由此时诞生了。谈到“东方美亚”的由来,她坦言:“开始想得比较简单,就是想着这是一项美洲和亚洲的合作项目,但当时有个重名的企业,所以就想着在前面加‘东方两个字更响亮。”

环保涂料的引入为建筑环保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变革,郭丽双的企业家精神潜移默化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命运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企业在成长,社会在进步。企业家带着智慧与活力、执着与韧性,为改革发展添砖加瓦,成为中国经济实现转型的关键角色。

“大商”精神鼓舞前行

从改革开放中期步入企业家的行列,经历了二十余载的风风雨雨,作为无党派人士的郭丽双心中充满着无尽的感恩。2011年亚太经合组织妇女与经济峰会上,郭丽双被授予“APEC女性创新奖”,颁奖典礼上,她表达了自己的感谢。“我要感谢曾经看不起我的人,他们给了我成长的机会,最重要是感谢党和国家,感谢改革开放的政策,感谢我的家人朋友同事,特别是我的员工,我的成绩99.5%是员工的,感谢社会上的各类组织和平台,他们让我有了家的感觉。”同时在政协、工商联、妇联等机构任职的郭丽双对此深有感触。

郭丽双解释这番感谢不是所谓的唱高调,而是实实在在经历过才会有的感悟,“党给了我很多成长的机会,我不是党员,但我从小受党的教育并得到党的关爱,所以我要用实际行动回报我的国家。”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对于财富的认识郭丽双有着自己的看法:“很多人说商人追求的是利益,这并没有错,但利益同时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在她看来,企业家创造的更大意义的财富是精神财富,“我们这一代商人注重的是智慧、理念和思想。”丰富的经历让她对“大商”有了新的诠释。她认为,一个企业家必须从全方位要求自己,集时刻关注国家政策的“政治家”、善于钻研的“经济学家”、有担当讲奉献的“慈善家”于一身。因此她格外关注国家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这让她的企业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

在“大商”精神的引导下,郭丽双将视线投入到影视文化。2003年,她成立的北京东方美亚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着重打造中国传统商业文化,并将儒商思想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及企业作品当中,推出了《一代”大商”孟洛川》《我的太阳》等优秀电视剧,出版发行了《商人道德决定中国未来》《女性管理学概论》等书籍。2012年郭丽双又转型进入科技领域,成立了斯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发国家乃至国际重点项目CPK(信息安全领域)技术及其相关产品,致力于为网际安全做贡献,作为支持高科技研发的有力后盾。

为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推动中国优秀的文化走出去,2013年郭丽双主导成立了北京文化产业商会,旨在帮助政府,帮助非公经济群体捋顺文化和产业的关系,促进科技和文化的汇融,打造文化产业。商会作为中国与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主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商会组织的多项活动也成为参与北京文化惠民消费季的重要内容。虽然商会是个非盈利组织,但经营商会也要像经营自己的企业一样费尽心力,丝毫不敢懈怠,郭丽双考虑更多的是为商会的所属企业搭建平台,更好地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

2016年12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同塞拉利昂国家元首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决定将中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为契机,全面拓展和深化两国各领域友好互利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塞拉利昂也在谋求与中国加深合作的契机。

为了响应习近平主席与塞方领导人的会谈精神,帮助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让中塞更多的民间资本携手发展,郭丽双率先推动北京文化产业商会发起成立了“中塞手拉手国际基金会”,把两国的文化艺术很好地嫁接起来,其资金致力于推动塞拉利昂渔业、交通、医疗文化、教育等领域及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加深中塞两国的合作。

文化板块的业务并不是郭丽双所擅长的专业,而搭建多赢的平台,通过公益事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却始终是郭丽双所想所做。多次成功的转型经历,让郭丽双有了更强烈的责任感,她认为,企业做到一定程度,需要通过升级或转型,步入更大的健康发展空间。“要想实现华丽转身,压力会更大,责任也会更大,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郭丽双无比坚定。

多年的商海浮沉让郭丽双历练出宠辱不惊的气质,也始终保持着一份让人感到溫暖的亲和。她的动情讲述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记者眼中的她是一个对国家和社会饱含深情,对企业用心良苦的女企业家。她满怀希望地不断前行,在她身上似乎蕴含着无穷的能量,同时也能深刻地感受到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她身上所肩负着的巨大的社会责任感,这份责任来自于植根于内心深处的“大商”精神。

猜你喜欢
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企业家、董事会谁是公司主角?
关心爱护国有企业家
企业家眼中的新时代
2017中国ICT企业家大会榜单
激发企业家精神与爱护国有企业家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