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辽阔、水草丰美,可利用草场面积三万多公顷……一直以来,草地畜牧业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的主导产业和经济支柱,丰富的畜产品资源为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近年来,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充分依托草地畜牧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家庭牧场,并作为解决群众生计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力促进了农牧民增收致富,形成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现代畜牧业新格局。
集中投入,转变生产方式
减畜不减收、禁牧不禁养。为探索破解草畜平衡和畜牧业发展瓶颈,贵南县通过牧民定居、草地围栏、人工种草、棚舍建设、畜群结构调整和疫病防治等措施,引导牧民建立家庭牧场模式,使其由游牧业生产方式变为定居方式,实行产业化经营,长期在草原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随即迎来了革命性、历史性的变革。
有170户人口的森多镇加尚村,2011年时,全村只有两个畜棚。2014年全县家庭牧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村里的致富能手仁庆塔把握时机,积极学习家庭牧场经营,组织19户牧民成立了嘉仓家庭牧场,现已成为贵南草原家庭牧场中的明星牧场。
畜棚、青贮饲料棚、机械棚……空旷的草原上,一排排新建的家庭牧场大棚整齐划一,焕发出勃勃生机。仁庆塔告诉我们,2016年底,牧场完成草地畜牧业股份制改造,2017年,除去成本和相关费用,嘉仓家庭牧场纯收入达到40万元,牧户按入股比例分红最高的有五万余元。
在一排农机车辆前,仁庆塔指着一辆联合收割机说,原来收割牧草十多天才能干完的农活现在仅需七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在家庭牧场的发展中,政府投入了大量的扶持资金,这些价值100多万元的农机,自筹仅用19万元。
据悉,为了促进家庭牧场良性发展,政府部门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从基础设施、土地流转、农畜数量、资金投入、运行状况、信贷诚信等指标情况,对家庭农牧场实行星级评定动态管理,并作为项目扶持的重要依据,对获得星级的家庭农牧场给予1?5万元的农牧业生产设备购置奖励。
几年来,贵南县不断加大家庭牧场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和搭建融资担保平台,启动了贵南县汇通农牧业融资担保公司和邮政银行合作的以授信为主的贷款担保业务,为家庭农牧场解决了融资难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并对家庭农牧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奖励性扶持,达到分级引导,示范带动的目标。
截至目前,贵南县共组建家庭农牧场124个,参与农牧户710户,带动就业2480人、带动群众增收2347万元,切实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农牧业经营体制和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自主经营,激发市场活力
家庭牧场是由大户带头,联合自己的亲朋好友从事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联户生产经营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
在家庭牧场的发展上,政府以服务为主,不参与经营,把养什么、种什么的经营权交给群众,让群众去考察市场,制定经营计划,从而激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一个产业、一种发展模式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事实上,早在五年前,家庭牧场就已经在贵南起步。
2012年,塔秀乡巴塘新村农场主马德福,流转了近200公顷土地,以青稞、油菜、燕麦等种植业为主,注册成立了贵南县首个家庭牧场。经营中,马德福以18名家族成员为主要劳动力,每年仅农忙季节短期雇佣工人,即可满足农场的生产经营。同时,将农场种植的青稞全部实现良种化,并陆续与互助青稞酒厂等签订青稞收购合同,协议价均高于市场价。
2013年,沙沟乡关塘村采取群众个体种植和专业合作社经营两种模式,试点建设了千亩枸杞基地,然而由于管理、技术、投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原因,专业合作社经营效果不佳,个体种植几乎撂荒。
举步维艰时,沙沟乡汪什科村关白三兄弟通过联户经营组建家庭农牧场的方式,投入资金104万元,更新部分种苗,专业种植枸杞,不到两年就扭亏为盈,实现销售收入209万元,并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增收103万元。
作为青海省草产业龙头企业,青海现代草产业公司多年来一直在积极打造“牧草之乡”企业品牌。公司总经理李桂斌告诉记者,贵南独特的高海拔、无污染、晝夜温差大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宜种植当年生燕麦,其蛋白质含量要高于其他地方;通过“企业+家庭牧场+牧户”的经营模式,企业引进全省最先进的草颗粒生产线,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为合作社、牛羊育肥大户以及防灾储备提供了数万吨的草产品。
这绝不是家庭牧场发展进程中的偶然事件,而是贵南县干部群众奋力而为的必然结果。正是在这样的勇于实践、敢于探索中,贵南县不断地为家庭牧场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生态畜牧业夯实了发展基础。
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专业生产,实现了利益捆绑和生产资料的集约化利用。通过家庭牧场这一发展模式,把一家一户干不了、没干好的事,干出成效,每个成员都把农牧场当成自家的事,实现自主经营、按需发展,有利推动了农企、农市的有效对接。
高效利用,提升科技含量
当前,畜牧养殖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提升畜牧业产品科技含量意义重大。
近年来,贵南县农牧部门结合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联点包户形式对家庭农牧场进行科技指导,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为了方便青海县广大农牧民群众及时便捷地掌握农产品市场价格、销售渠道、政策信息咨询,农牧部门在家庭农牧场中建立了“农技宝”科技服务平台,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有效提高了家庭农牧场的科学种养水平。
森多镇加尚村嘉仓家庭牧场利用燕麦青贮饲技术并配合牛羊精料进行牦牛育肥,大大缩短了饲喂周期,犊牛饲养20?24个月个即可出栏,比普通饲养36个月以上出栏缩短了近一年时间,节约了饲草成本,加快了牲畜周转。
塔秀乡塔秀村雪域诺央家庭牧场立足于优化畜种畜群结构,积极引进种牛,有效促进了养殖业增产增收。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一个拥有大小牦牛280头以及搅拌机、颗粒饲料机、割草机、打捆机等一系列加工设备的专业合作社,固定资产达到150多万元。
合作社理事长青本加说,雪域诺央家庭牧场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运用。通过科技转化,合作社成立的牛奶组、乳品加工组、饲料种植加工组将酥油、曲拉、糌粑、酸奶、蜂蜜、草种、饲草、有机肥料、特种鸡蛋等加工制作成二十几种畜产品,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015年,国家认监委确定贵南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先后认定有机农畜产品11个,这也是青海省创建的第一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其中,贵南黑藏羊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贵南县已初步形成了饲草种植—畜禽养殖—有机肥还田—绿色有机产品开发的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现代畜牧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经意间,“家庭牧场”这一“新鲜事物”还未被人们所熟知,就如雨后春笋般在贵南草原崛起。如今,像嘉仓家庭牧场、雪域诺央家庭牧场、“五三六九”等一批股份改造到位、内生动力强劲、经营组织有方、群众持续增收的“家庭牧场”发展典型,正产生巨大的示范带动效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