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美丽的精神世界
——浅谈语文教学的精神力量

2018-02-25 21:28福建省南平剑津中学林艳美
学苑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精神生活语文

福建省南平剑津中学 林艳美

灾难总是不期而至。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18分,巴蜀大地地动山摇,顷刻间,数以万计的建筑倒塌,数以万计的人魂归故里,我们来不及悲痛就投入到抗震救灾中。一切尘埃落定,繁华的都市,宁静的山村却已是一片废墟。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们,那些失去亲人的孤儿们,他们内心需要承受多大的痛苦与压力!他们渴望重建家园,渴望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撑他们走完人生路。荣程钢铁集团董事长张祥青先生与夫人捐款1亿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建“震不垮的学校”。灾区的人们有了家园,孩子们有了“震不垮的学校”,那么,我们教育是不是应该给孩子们一种“震不垮的精神”呢?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语文教育方面有两个基本观点:(一)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共同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即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二)语文教育,确切地说,是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即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的人文性,不仅表现在几乎包罗人类全部文明的语文内容上,也表现在语文的形式上,并更突出地表现在语文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语文,就是人学。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便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活动的始终。给孩子“震不垮的精神”,语文学科应承载较多的任务。

语文之所以能够承受如此的重任,得益于它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语文教学行为不是单纯的学校教学行为,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单靠老师在学校里“传道、授业、解惑”是永远达不到的。除了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电视媒体、现实生活等都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感受到语文,享受到语文。可以说,不管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学生时时刻刻都能享受到语文精神的熏陶。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指出:“语文是精神的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语文教育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那么,什么是“语文精神”?语文精神说到底就是丰富的情感、深厚的人文,就是心灵的感动、思想的震撼。

一、课堂教学给学生必备的精神粮食

现在的教师几乎都是传统教材教法培养起来的。如今手捧着新教材,所有的老师都会感叹一声:“太不一样了!”这“不一样”可不同一般。贾平凹说:“文章最重要的是人气。人气是生命之气,是热的勃勃的生命之气。人气是人情、人格、人味、人品,就是人的命运与性格,人的思想和灵魂。好的文章都充满了这种人气。”传统教材不是没有人气,而是部分篇章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缺乏情境,缺乏体验,缺乏发现,缺乏文学意味。《荔枝蜜》是传统教材中非常经典的一篇,文末的有意联想与拔高,成为升华主题的典范。“杨朔模式”也成为当时学生写作文的模板,学生的作文几乎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可言。记得在大学时,孙绍振教授讲到杨朔的散文时,就曾戏称:“……做梦梦见自己变成小蜜蜂,老蜜蜂还差不多……”显然,孙教授批判的不是“小”还是“老”,而且杨朔散文的政治性太强,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

类似于这样的文章,老教材里还很多。但是,经过几轮的教改之后,新教材旧貌换新颜,成为中学语文的源头活水。新教材不仅保留了传统教材中经典的文章,而且加入了许多“充满人气”的好文章。以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为例,30篇阅读课文中,有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著,也有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的美文佳篇;有古文古诗词,也有现代文现代诗;有精读也有略读;有必读也有课外背诵,还有名著导读;每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更是提供了让师生都跃跃欲试的舞台。这种丰富性、多样性、层次性,为师生提供了一次美妙的精神旅行。正如教材“写在前面”中所说:“在旅行中,你将追寻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苦难历程,聆听《黄河颂》的雄壮旋律,瞻仰‘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光辉形象,欣赏文化艺术的奇光异彩,感受探险英雄的壮志豪情,探索动物世界的无穷奥秘……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让你尽情享受;一次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流连忘返。”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条件层次的师生均能从中获取充足的营养。

有了这些精神粮食,教师教学可以立足于课本,发掘其文化内涵,挖掘其情感因素,使教学进入以情感人的境界,让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也就能跟学生“大声朗读着精彩的诗文,一起陶醉,一起欢呼,或者一起悲伤,一起落泪。”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学校中背熟的东西,而且是“形成了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在以后所经历的人生考试中,他们会“以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经受这种考试”。

二、课外阅读给学生必需的精神补品

新的课程标准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将中小学生的阅读与鉴赏放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朝花夕拾》《西游记》《童年》《论语》《红楼梦》《巴黎圣母院》《哈姆莱特》《西厢记》《歌德谈话录》……在语文新课标“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我们看到一长串书名。身为帕夫雷什学校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给他的学生推荐了360多部世界文学名著。他认为课外活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课外活动是培养青少年的亲和力、协作精神,以及坚强的精神意志的最好场所。这是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开展课外阅读。

古人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万卷,浸润的不只是笔下文字,还有灵魂。优秀课外读物具有巨大的人格力量。学生在阅读时,不但会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而且能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中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这些精神力量会影响他们的人格,甚至能决定他们的一生。在我上一届的学生中,有一位单亲家庭的孩子,他非常喜爱看书,涉猎之广颇让人佩服。从网络小说到文学名著,从《泰戈尔诗集》到《菜根谭》,甚至卢梭的《忏悔录》都进入了他的视野。正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他有同龄人所没有的宽容与博爱。他会站出来为所有同学都抱怨的音乐老师说话,劝说同学“要站在老师的角度想问题”。他会同情天底下所有的贫穷的人们,并立下自己的志向:“做一个政府官员,为天底下的所有苍生谋福”。他总会跑来跟我说看书后的体会,我总是会被他感动。他没有一般单亲子女的孤傲与偏执,就是因为受到了优秀书籍的精神滋养。

文学名著都有浓重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情怀。这里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心照汗青”,有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里也有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陆游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无论是哪一种情感,都会激起学生内心的涟漪,引起他们对人生的思索,从而开启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

在金钱至上,精神匮乏的现今社会,常读、多读这些人类的精品,无异给予学生精神补品,让羸弱的精神得到必需的营养滋补,养成浓郁的人文情怀,促进学生独立、自然地成长。

三、电视媒体给学生鲜美的精神菜肴

“看电视一定会耽误学习”,这在不少家长甚至个别老师的头脑中,似乎已成为定势,因而许多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即使在寒暑假也同样被控制着不许看电视。可以肯定的是,有些电视节目或长时间观看电视对学生是一种伤害,但是有选择地观看对其有帮助的电视节目,无疑对学生是一种促进。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在语文的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思想情感教育和审美情趣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就要使他们懂得“真、善、美”的真谛。当然这种审美观的形成不是轻易靠说教就能培养的。我们可以凭借电视录像媒体在再现方面的独有优势,依媒设景,将学生带入声情并茂的美境,使他们于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陶冶,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来达到目的。一篇优美的电视散文让学生在美的诗意与哲理中徜徉,一部优秀的电视剧让学生明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一档出色的娱乐节目让学生在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因为许多电视节目都是在固定的时间播出,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观看电视节目。如具有很高收视率的《百家讲坛》,重播都是在中午12:45分,正好吻合学生在家的时间。学生从这里既可以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人世间的是非曲直,真假美丑等,又能了解许多历史文化知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从孝敬、诚信、仁爱、忠恕,这些美德开始讲起,又讲到《论语》中的管理智慧,再到如何学习人生的大智慧,收看它,学生的内心就会受到一次洗礼。

电视世界可谓是五彩纷呈,其纯正的音响效果,标准的普通话,绚丽的色彩,具有动感的画面,极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易潜移默化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我们无法也不能拒绝它这一道鲜美的精神菜肴。

四、现实生活给学生上等的精神佐料

生活是广袤的,是五彩斑斓的,是充满无限情趣的。但是对于当今的中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则是单调乏味的,暗淡无光的,难以遂意的。“两点一线”的生活,几近封闭的学习状态,学生对生活的感知与体验只是一知半解。他可能把拜金主义、利己行为、腐败现象看作生活的原生态,他也可能把丛飞、孟祥斌、李剑英看作生活的全部。如此“铁屋子”教学,只能把学生训练成为僵化的考试机器。

作为母语,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近几年来所倡导的“大语文教育”观渐渐被语文界所接受,影响也越来越大了。其最根本的一句话是:“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一切文学作品都是源于生活的,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离不开生活。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与生活联系的最为紧密。写作前,教师可以组织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生活,以获取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充实素材宝库,促进写作的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多种多样、风格具有显著特色。曾经有一位教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回家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许多一向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孩子,因为有了这次洗脚的机会,才注意到父母的苍老和憔悴,才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与劳累,才后悔自己平时的无知与蛮横,才懂得要体谅和关爱父母。正是这样一次生活体验,学生们不仅仅有了一篇真情实感的好作文,更重要的是,拥有了一颗宽容、理解、孝顺的心灵。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因为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而充满生机!学生因为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而有了上等精神佐料。正是这些精神佐料,丰富、完善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物欲横流的社会,利欲熏心的世界,往往导致的是人们“精神的荒漠化”。语文教育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陶冶着学生的精神,净化着学生的灵魂,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永远是“百花齐放”的美丽春天。

猜你喜欢
精神生活语文
虎虎生威见精神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