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河南许昌 416000)
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不仅是能力与素质的培训基地,而且也是提高学历教育的摇篮,不但为企业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给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同时助力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1]
学校在培育人才过程中,需要始终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指引,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上,基于此,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的优势,来培育一批批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即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校企合作具体优势如下:[2]
第一,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使学生和企业实现共同发展。在校期间,学生就拥有定岗实习机会,既可以对专业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实习期间不仅是锻炼了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且还是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同时更加深了对职业的理解,从而准确地找到自己在社会的定位,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第二,通过与高校签订合同协议,企业可以协助院校制定教学计划,可以充分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达到熟练程度,此外还能够让学生慢慢接受企业文化。企业不仅省去了招工环节,而且省去了培训环节,为公司节约了财力人力。由此可见,校企合作不但推动了人才的市场化和社会化,而且还使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更切实企业发展需要,实现了互利共赢。
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从学校角度出发,在合作企业的扶持下,学校在课师资力量、课程改革等方面,将会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企业还为学生实践提供了场地,协助任课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与此同时,企业也在为自身发展储备着优秀人力。另一方面,在学校指导实践的同时,教师还根据企业的需求为员工提供专业的知识指导,并赋予员工培训的权利。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有很大的实习空间,拥有更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都有专人带领,学生不仅会增学习技能,而且还会从师父身上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品质。此外,一些学生在实习期间中,得到了更好的机遇,为今后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充分利用教授和企业专家的角色互换,组建一支优秀的教育团队
通过让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和教师进入企业的模式,来不断交流学习,从而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企业专业人员与专职教师的角色互换,不但可以有效解决教师薄弱的问题,而且还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高校可以实施专职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培训制度,同时规定每年到企业实践锻炼实践至少要1个月。要求教师在锻炼过程中,不断累积实际工作经验,进而大幅度提升实践教学水平。针对骨干教师可以采取企业“访问工程师”制度,在企业工作时间必须半年以上,主要参与新产品研发,促进技术创新,帮助企业提升经济效益。此外,公司还挑选一些专家和技术人员在学校兼职工作,实行定期交流体系,有效实行全日制和兼职教师配对活动,建立兼职教师专业档案,通过教学理论组织全员教师和兼职教师培训。
(2)将生产场所建设成实训基地
通过采取企业生产场所与课程教学场所的互换模式,来实际解决学校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实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提供了教学环境支持,并扩大了企业的生产基地。
发挥和优化高等教育功能,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有机结合教育,服务和培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社会进步,个人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高校不仅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而且还需要结合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而不断优化改善培训方案,教师,设备和课程,并积极加强与产业,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并紧密结合生产,管理和其他现代实践。同时不断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企业可以指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给予学生更多实践方面的指导,可以通过讲座、授课以及生产实习等诸多方式。此外,企业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参考学习,进而丰富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更加具有实用性。通过校企合作,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企业也可以借此机会增加理论知识,从而更加有利于企业长足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不能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而且更能凸显出高校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特点,同时有利于全面提升人才质量,有效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