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
(作者单位:绵阳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电视新闻主持人通过电视平台向观众传达新闻、让观众了解社会的发展。社会民众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对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电视新闻主持人必须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和技巧。直播已经成为新闻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新闻传播形式,因为直播内容未经过剪辑和筛选,而且时间较长,所以对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工作造成诸多不便,这就需要电视新闻主持人掌握灵活多样的直播技巧。
新闻素材是进行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基础,掌握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十分重要。各地区新闻媒体的条件和实力各不相同,所以相关人员获得新闻的途径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对于国家电视新闻平台而言,新闻素材的来源途径有很多,例如现场采集、购买和制作等,而且新闻素材所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体育、娱乐和社会生活等,甚至涉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随着社会通信设施的发展,社会民众观看和了解新闻的途径越来越广泛,对快速获得准确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视新闻主持人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新闻进行准确的报道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也可以更好地体现新闻的价值。而传统的电视新闻形式获取新闻后,要进行剪辑制作,经过审核后才能在特定的时间播出,这种新闻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而直播能够零时差地对新闻进行报道,让人们第一时间获取到新闻信息,尤其对于大型社会事件、自然灾害等的直播,更满足了社会民众的需要,成为各媒体平台采用的电视新闻形式[1]。
新闻直播对新闻现场的情况进行实时报道,在实现新闻快速呈现在大众面前这一目标的同时,也将不可控的一面通过电视直播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使新闻工作人员没有时间将这些画面进行遮掩,这就是新闻直播的不足之处。突发的意外事件给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这时就需要电视新闻主持人用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巧来应对这些意外事件,增强电视节目的可观性。
电视新闻主持人在进行新闻直播时,有时会临时外接记者连线,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主持人会戴上通信设备与记者进行通话,而在通话过程中,通信设备可能随时会出现故障,主持人就会听不清记者的话,获取不到信息,而记者在现场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如果遇到狂风暴雨的天气,通信设备就会受到干扰,通话质量就会下降,新闻直播可能就无法顺利播出。所以主持人在直播前要检查通信设备,避免出现通讯设施故障问题,还要提前观察直播现场,争取全面掌握直播的内容,从而即使通信设备出现故障,也能使直播顺利进行。
电视新闻直播比传统的电视新闻形式难度有所增加,对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要求也高,需要主持人全面掌握直播内容,与相关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在面对突发性的事件时,要灵活应对,提高节目的可观性。另外,主持人不可把自身情绪带到直播中,从而影响到直播的进行。直播前,主持人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和态度,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观众。
在直播过程中,虽然有相关工作人员的协调,但难免有意外发生,例如搭档主持人之间的“抢词”、导播画面切换衔接出现问题及主持人与画面切换之间出现停顿等,即使经验丰富的主持人难免也会有口误、忘词等情况,所以主持人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应对突发性的事件,对于错误及时纠正,才能保证直播顺利播出。
电视新闻直播主持人在长期的工作经验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完善、不断总结直播经验,通过总结自己工作经验、提高应变能力,提升自身对节目的控制能力。对记者连线的占用时间、播报事故的突发事件,可以应用其职业技巧和职业素养进行处理,及时进行纠正调整,确保播报内容的完整性。
电视新闻直播对主持人有着较高的职业要求,需要主持人进行不断的学习,跟上时代的变化,同时经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应对能力和职业素养,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要有能力应对,以保证直播的顺利进行,从而提升社会民众对于新闻事业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