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全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3)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为城市经济注入活力,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农村转移人口的职业与身份却长期处于非同步状态,形成了“非城非乡,亦工亦农”的尴尬局面,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城乡资源优化配置,也无助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当前,我国正值工业化中期阶段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社会即将进入新一轮的变革期,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出台了许多政策来助推农村转移人口“全职非农”,以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国内外学者对农村转移人口离农的研究成果虽然较多,但从已有的相关文献看,对农村转移人口离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转移人口离农的影响因素、行为意愿、市民化以及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等方面,鲜见从“离农机制”角度来研究农村人口转移状况。经济学博士郑云教授《中国农村转移人口离农机制研究》一书的问世,恰逢其时,该书以农村转移人口离农机制为主要研究内容,立足于“四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系统地分析了农村转移人口离农进程中的现状及问题,构建中国农村转移人口离农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该书作者长期关注“三农”问题,围绕农村转移人口问题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与深厚的学术造诣。品读《中国农村转移人口离农机制研究》一书,颇感其结构严谨,论证严密,结论科学,为读者展示出一个分析农村转移人口离农的全新框架。总体来说,这部著作的价值和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该书以“离农机制”为视角,探讨我国农村转移人口问题,并构建了以自愿退农机制、市民化机制、有序转移机制、运行保障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转移人口离农机制,既切中问题要害,又极具前瞻性。尤其是立足于劳务输出大省的河南省,以村落为基础,以不同类型农村转移人口为调查对象,展开了大规模且富有成效的实地调研,为全面透视与评价农村转移人口离农问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分析手段与实证经验。
该书研究的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多领域,作者分层次对农村转移人口离农的内涵与特征进行精准概括,揭示了农村转移人口离农的关键因素,使读者对农村转移人口离农机制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作者强调,农村转移人口离农具有多重核心内涵,并将农村转移人口离农分为“撤农”和“退农”两个阶段。在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作者归纳并分析了农村转移人口离农的方式、步骤,提出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涉及“两步走”战略,未来必然在自发性“一次有序转移”的基础上,向导向性“二次有序转移”过渡,逐步形成生产力空间布局与人口空间布局相适应,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与人口战略布局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并最终实现居住环境“人城和谐”与工作环境“人城融洽”,从而为制定有效的农村人口转移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形式获得了丰富、翔实的一手资料,并对其进行了跨学科、多领域的归纳综合,数理逻辑严密,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并把静态与动态、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结合起来,系统而深入地论证了我国农村转移人口离农机制,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该书立足于我国农村转移人口离农的历史与中原经济区农村转移人口离农的现实,放眼国内外,总结了农村转移人口离农的一般性规律,从农村转移人口自愿退农、市民化、有序流动、运行保障等方面对转移人口离农机制进行整体设计,构建了农村转移人口离农的新的分析框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相信这些建议对我国农村转移人口离农的有序进行与健康、科学、规范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读此书,读者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农村转移人口离农的一般规律,以及我国农村转移人口离农机制及其实施路径,而且还可以深刻理解农村转移人口离农机制在“四化”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在现阶段加快农村剩余人口转移问题备受关注的背景下,该书的出版及其研究成果,在理论与学术价值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补充了我国对农村转移人口离农机制的研究;在实践价值方面,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因此,我向广大读者推荐该书,并希望该书作者能够继续保持对此问题的关注与后续跟进研究,期待更多的成果问世,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