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 谦
(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江苏 南京)
典范教育法,是借助正面人物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和优秀事迹的激励作用来实现对个体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唤醒、调整、矫正的一种教育方法。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和思想家都看到了这一点。孔子教育弟子们“见贤思齐”,朱熹教育弟子“学习圣贤”,诸葛亮要求晚辈“慕先贤”。夸美纽斯强调“要用良好的榜样教育学生”,洛克认为“对儿童行为产生最大影响的依然是他周围的同伴,是他的监护人行为的榜样”。
中学阶段是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在当今社会多元价值取向面前容易无所适从。针对这种情况,在中学德育中利用典范所具有的情感熏陶功能、行为暗示功能、激励导向功能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因此,我校始终把“典范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学校的地缘特点和传统文化,建立“借他人智慧,华自身人格”的典范育德课程体系,开辟了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我校典范育德课程分为三个模块:伟人的人格教育、知名校友的励志教育、当代学生的自我教育。
1994年元月,学校与中共梅园新村纪念馆共同创设了全国首个“邓颖超班”。23年来,“邓颖超班”的创建与“邓颖超奖”的评选活动,不仅成了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更成为学校构建具有开放性、创新性、整体性德育工作体系的有力支点。
学校每年组织各班开展争创“邓颖超班”的活动,各班围绕争创活动,积极创建优秀班集体。迄今,先后有60个班风优良、团结进取、成绩显著的班集体被光荣地授予“邓颖超班”的称号。历届邓颖超班的同学都在校园生活中体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全校师生共同创建更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为了鼓励学生更好地了解伟人,学习伟人,自强自立,奋发进取,不断完善自己,学校每学年组织全校同学开展“学习邓颖超,争创邓颖超奖”的活动,授予在文化学习、特长发展、社会实践等专项方面成绩突出的同学“邓颖超学生奖”。奖项设置覆盖面较广,充分考虑到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了九中一贯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特色。
我校是一所有着93年办学历史的名校,在这93年的历程中,培养了一大批有成就的、活跃在国内外各领域的人才。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创建特色德育课程,开展励志教育。
文化引领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校园的环境建设对学生气质的养成尤为重要。学校在原先景点外增设了知名校友励志牌。这些无声的文化,具有浓浓的育人气氛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引领学生自觉追寻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增强全校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自豪感和集体认同感。
2010年为感谢母校教育,同时也是回馈社会,我校1960届校友、上海师范大学杨德广校长,捐出变卖房产的100万元,在母校设立“杨德广奖学金。2012年我校1961届校友,国家著名玉米育种专家胡学爱又在学校设立“学农爱农基金”。2015年我校1990年代7位校友建立“玄武震旦教育基金会”,85届校友德基集团董事长吴铁军设立“德基奖教奖学金”,60届校友黄汉侨设立“黄汉侨奖学金”,2017年张大春校友又捐赠100万用于表彰奖励教育教学成绩显著的老师。
近年来,学校挖掘校友中的教育资源,先后邀请了中科院院士邢定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知名教育家朱小蔓、慈善校长杨德广、“两弹一星”专家刘明山将军、著名军事专家徐光裕少将等知名校友参加开学典礼,与师生座谈。哈佛女博士魏艳两次回校为学弟学妹们开设讲座,传授学习经验。校友们向在校学生汇报自己的成长经历,对学生进行人生理想教育。由校友们支撑起的九中特色校本课程,是校友们回馈母校的无形财富。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向身边优秀的同学学习,然后将优长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变“学他”为“自省”,才能真正养成完善的人格,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体。树立同龄人中的榜样,营造比学赶帮的氛围,让优秀学生引领风范。
名生廊介绍了优秀的毕业生和在校生,让学生面对勤学善思的学长和同学形象,更加坚定自身的追求,更加热爱脚下的土地。每天在九中校园里,你会“遇”到来自哈佛、清华、北大的学长,你会“遇”到来自不同班级的优干和三好,同辈的优秀事迹和优良作风对学生自我教育起到潜移默化之功效。
学校每年组织刚毕业的同学,畅谈对高中学习生活的感悟,并出版校刊《九歌》专辑。同学们有的总结学习经验,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一些参考借鉴价值;有的则描述自己的“峥嵘岁月”,希望对学弟学妹们顺利进入高三备战状态有些帮助;有的将曾经的点滴收藏,融入自己的思考,对学弟学妹们今后人生道路的选择有点启发,同学们读后很受教育和鼓舞。
高中生的自我教育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方面,我们坚持利用学涯规划,让学生在树立目标的基础上,每学期通过自我总结,不断校正自己的航向,同时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控能力都不断提高。学生通过“自我教育”个人素质不断完善,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成为某方面的典范。
如今,学校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底蕴,积极创建特色德育课程,使学校特色教育资源能充分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