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勇
(广东省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广东 惠州)
价值观是世界观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做人的规范和准则。它会随着学科知识的增长和知识掌握程度的增加而慢慢确立,在确立之后便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价值观对一个人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决定其行为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当前,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因素众多,如家庭、学校、教师、社会等方面。教师在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重视引导和启发,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的价值观既符合社会需求,又具有时代性,同时还兼具青年人朝气蓬勃的进取性。例如,在教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时,我就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了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在上课之初,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热播的影片《战狼2》的片段,学生在看到热血的镜头时,一个个兴致高昂。在组织他们观看完毕后,我让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在学习中充分认识到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作为高中生应如何发扬和继承这种精神,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高中学生在学习政治时,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包含的方面众多,如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是非判断力等。思维能力是智慧的核心,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比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时,教师可将课前准备的资料呈现出来:1966年,年仅33岁的高锟发表“光通讯”的基础理论,提出了一种在当时看来不可思议的说法:认为一条比头发丝还要细的光纤会代替体积庞大的千百万条铜线,用以传送容量接近无限的信息。他自信地宣称:“将来全世界都会用光纤。”这种观点当时被人们笑为“痴人说梦”,如今,这一理论已经变成了现实。在组织学生阅读材料后,我问道:“同学们,通过阅读这则材料你发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我提出问题后,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他们思考,然后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热烈讨论的过程中,其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看问题的视角也更为多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及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材料分析中的能力。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都得出了以下结论:世界上的事物联系多种多样,有些联系当时也许不能被发现,因此,在分析事物时,不能只关注表面的、眼前的、直接的联系,还要重视本质的、长远的、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来说亦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多为学生创设实践机会,提高其实践能力。在实践中,通过多练习,起到教材知识的运用和延伸的作用。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应讲求科学的方式方法,通过选取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核心素养的题目,做到有的放矢,对口培养。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将核心素养潜移默化地渗入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教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就让学生把自己每个月的开支记录下来,如买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各方面的开支,统计自己的消费金额,然后统计季度消费金额,最后统计出不必要的开支。通过对每个月不必要金额的统计,让学生学会勤俭节约,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这样的实践作业,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实践操作的兴趣,也能使他们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了解政治学科的用途,更对培养其政治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