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燕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新疆 乌鲁木齐)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随着创客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指引将3D创意设计教学模块引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将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如何在信息技术3D创意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呢?以下是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验。
创新设计必定先有创新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教”这一环节入手,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其次要从“学”这一环节入手,从学的角度出发,让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转变观念,才能为创新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而毫无兴趣时,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因此若想激发创新思维,就必须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结合学生实际,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使其不断获得新知识,促进创新意识的发展。如在3D教学第一节课中,由视频导入,介绍3D打印的神奇,视频中有声有色、有未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有兴趣但又不知从何入手时,顺势介绍3D设计软件及一些作品展示,从简易小板凳的制作开始将学生不知不觉带入到设计之旅。只有行动起来,兴趣才会更浓厚,在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中注重精化标题,意境导入。如《瓷器花瓶 穿越古今》《艺术台灯 点亮生活》《卡通闹钟 唤醒快乐》等标题,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创新需要对学情有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设计切合中学生实际生活,激发中学生创新、创造热情的教学任务和实例,提供符合中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载体,引入多种多样的创作素材。老师应该积极引领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成功的乐趣以及学习的乐趣,努力向学生展现不断创新的有趣过程。在学习小板凳制作后,会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尝试着将小板凳演变成课桌、书桌、餐桌、带抽屉或桌洞的课桌、书桌,甚至美观实用的大餐桌等。在讲到旋转知识时,老师以设计花瓶为例,让学生掌握重点后以生活为灵感来源,结合所学知识,将设计融入家居生活,开动脑筋,创意剖面曲线,高脚杯、盖碗茶、瓷葫芦、手榴弹……精彩设计。在卡通闹钟设计中,引导学生由一个基础形状演变出各种卡通闹钟。
自信来源于成长,成长是自信的基石。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在进步,带领学生一起发现自己的进步能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而有了自信心孩子们才会更大胆地去设计!3D教学模块不同于很多传统的学科,也不同于信息技术中很多的教学模块,课堂中没有标准答案,在创意设计中即便是设计同一样物品,不同的学生设计出的作品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在起初学习3D设计时,孩子们都会有一点放不开,很多孩子都会参考同桌或周围同学的设计思想,总想找一个标准答案,发现这个问题后教师在课中会给予每位学生肯定与鼓励,与孩子们一起回忆他们的进步,告诉他们所有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用自己的设计思想去完成设计,才会进步,才会自信,随着不断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发挥,建立自信,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设计,大胆表达,敢于分享,在分享中变得更加自信,在自信中大胆地发挥。
“创新”“实践”“分享”,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优化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和想象,就可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创意设计中学生需要独自的空间与时间,把课堂让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将创新思想变成创新设计,实现真正的创意设计。总体看来,在3D创意设计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应该起到塑造课堂灵魂、理清教学目标的示范引导作用。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在厘清大方向的前提下,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思考,将课堂充实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D创意设计教学模块是一门从零开始的课程,一门让学生发挥无限创意的课程,一门学生会比老师强的课程,一门需要思考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将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创新、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