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悦
(武汉大学 历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腊八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不管是节日本身还是其节日习俗所包涵的意义都与我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界对于社会生活史的关注,节日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被当代学者所重视,许多专题性著作相继问世。关于腊八节的研究主要见于梳理中国传统节日的著作之中,这类著作对腊八节的由来、节俗以及文化内涵作了简略的考察与记述,但是缺乏更加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①如王文章的《中国传统节日》(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常建华的《岁时节日里的中国》(中华书局2006年版)等。
关于腊八节的起源,学术界目前大致存在两种说法。这两种说法都与腊日节有关。
腊日节是中国古代岁终之时举行祭祀的节日,包括腊祭、蜡祭两种,腊祭祖先,蜡祭百神。先有蜡,后有腊。“蜡是上古岁终综合的神灵大祭,重在自然万物,以各种祭品祭祀神灵;腊是周朝后期开始的祭祀宗族祖先、门户居室的专祭,以猎获的禽兽为祭。”[1]240后来,此两种祭祀逐渐被同时举行,并合为一祭,统称“腊祭”。腊祭是汉代以前皇家隆重的冬日祭祀活动,夏代叫“嘉平”,商代名“清祀”,周代称“大腊”,秦时又复称“嘉平”,汉代则称之为“腊”。[2]379唐宋以前无论是皇家还是民间,腊祭都十分兴盛,有“岁时伏腊”之说。但是由于历法的变更以及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各个历史时期举行腊祭的时间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说腊日是不固定的。如东汉为火德,其腊日是冬至后第三个戌日,而其后的“魏以土而用辰,晋以金而取丑”,[3]216宋代则以火德自居,所以跟汉代一样以戌日为腊。既然腊日的日期是不固定的,朝代更迭,腊日节也随之变化,所以到后世自然就造成了错乱,于是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认为,腊八节就是腊日节,腊八节承腊日节而起,两者是同一个节日,只是腊日节由起初的日期不固定到后来定于腊月八日这一天,遂改称之为腊八节。持此说的人主要依据和推断有二。一为,据《礼记·郊特牲》记载:“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4]347这段文字表述的意思就是:天子在十二月有八种祭祀活动,叫做“蜡八”,而“蜡”的意思就是“索”,到了年终,天上地下的神灵鬼怪就要向人间索取祭祀的食品,同样,人间也希望通过祭祀向神灵鬼怪祈求庇护保佑。也就是说“蜡八”本为腊月的八种祭祀活动,后逐渐被人们误作为“腊八”。民间为了便于祭祀,遂后便将其固定为腊月初八这一天的节日,逐渐成为腊八节。二为,南朝萧梁宗懔所撰的《荆楚岁时记》中有言“十二月八日为腊日”,[5]64这一句是持此说的人最重要的凭证,因此他们认为最晚南朝梁时,腊日节便被固定在了腊月八日这一天,随后,腊日节便逐渐被称为腊八节。但是对于《荆楚岁时记》里的这句话,守屋美都雄等学者早就提出了异议,认为应是此书早佚,仅有辑本传世,而辑本在流传过程中误作所造成的。守屋美都雄推断原文应是“十二月为腊月”。总之由于这两个依据并不够充分,所以同意此说的人较少。笔者认为,即使当时荆楚地区的人们定十二月八日为腊日,那也是腊日节,其节俗也与腊八节不同,因此与后来的腊八节并无关系。
第二种说法则认为,腊八节和腊日节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节日,最起码直到宋朝,腊日和腊八还是截然分开的两个节日。宋以后随着五德说的衰落,腊日节也随之衰微,与此同时,腊八节则渐入世俗,全面兴盛起来。元代废除了腊日节这一渊源久远的节日,不明就里的百姓遂将腊八节与腊日节混为一谈,直至今日多数人只知腊八不知腊日。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六《十二月》谓:“自冬至后戌日数至第三戌,便是腊日,谓之君王腊……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亦设红糟,以麸乳诸果笋芋为之,供僧,或馈送檀施、贵宅等家。”[6]49由此可见,宋代腊日和腊八是分开的,而且腊八当时主要还是寺院的节日。宋以冬至后第三戌为腊日也见于南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下:“国朝用汉腊,盖冬至后第三戌,火墓日也,是为腊。”[7]94那么后来为什么会被混淆呢?笔者认为这与元朝废除腊日节,元明两朝将近四百年没有官方举行腊日祭祀有很大关系。又《清史稿》卷八四《礼三》:“八蜡之祭,清初关外举行……世祖入关,犹踵行之。乾隆十年,诏罢蜡祭。时廷臣犹力请行古蜡祭,高宗谕曰:‘大蜡之礼,昉自伊耆,三代因之,古制夐远,传注参错……其迹久类于戏也,是以元、明废止不行……其悉罢之。’自是无复蜡祭矣。”[8]2550自此,腊日节算是被彻底废除了。但本来为寺院节日的腊八节却由于佛教的繁荣与发展以及其节日施粥济贫的好善之德而被普及开来,原来腊日的一些习俗也转移到了腊八日里,因而后人就将腊日节与腊八节混同起来,明代就已如此。如《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九四《腊日部》引明代陆釴《午门腊八日赐食次文征仲韵》:“汉宫腊日千官会,烂漫朱筵傍紫墀。浴佛竞传南土俗,赐脯初展上方仪。瑶阶霁雪辉金仗,太液寒云冻玉卮。近侍恩波知尔供,还家须拟少陵诗。”[9]2656诗中“还家须拟少陵诗”,当指杜甫《腊日》诗,内有“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10]2409也载腊日赐食事,故以比拟。因此可以看出明时士人已将腊八节与腊日节混同。这种谬误一直延续到现在。
然而认同上述第二种观点的人之间又有不同讨论。如杨琳在其书《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之《腊日节和腊八节》一章中表明,其虽然认同腊八节是不同于腊日节的独立节日,但是其认为究其根源腊八节还是与腊日节息息相关,腊八节是佛教为更好地普及大众而利用腊日节形成的,包括其重要节俗——腊八粥,也是继承并利用了腊日节“赤豆为糜”[11]374的传统。然笔者认为,腊八节应是无关于腊日节的、发源于汉传佛教、后普及民间的我国传统节日。
至于腊八节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史料中并无明确记载,只有腊八节的主要风俗腊八粥一项最早被明确记载于宋代《东京梦华录》。清末民初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也说:“腊八粥,始于宋,十二月初八,东京诸大寺以七宝五味和糯米而煮成粥,相沿至今。”[12]227因此,可推测民间大众意义上的腊八节应是在北宋兴起且在东京尤为兴盛。但是如果我们继续往前推测溯源的话,腊八节的雏形则应是唐代佛门寺院腊月八日举行的一些固定纪念活动,但当时世俗民众参与的较少,主要为佛家佛门子弟自庆,因此民间并未称之为腊八节。甚至更早之前佛教刚开始传入中国时佛门在这一天就有一些纪念活动,只是当时还未形成节日。直到宋代食腊八粥由佛门传至民间并在全国盛行,标志着这一佛家节日终于由佛入俗全面普及,变成了具有佛教色彩的民间节日,现世意义上的腊八节才最终得以成型。
佛教传入内地后,汉传佛教中认为十二月初八日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①佛于何日成道,佛教典籍中说法不一,各说都以八日为准,但月份不定,后因十二月恰是农闲时节,百姓闲暇,便于佛家传经布道,于是在民间便将成道日定于十二月初八日。因此佛家称这一天为“成道节”,并有很多纪念活动。佛教中有一个传说: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得道成佛,由于饥渴难耐昏倒在地,而正巧这时有一位好心牧羊女送给他一碗粥喝,才使得释迦牟尼转危为安。所以这些活动中有重要的一项便是取香谷及干果等造粥供佛,此粥便是我们所说的腊八粥,时称“佛粥”。佛家乐善好施,在这一天除了供粥祭佛外,也会把粥馈赠给周边的百姓,并借此推广佛教,拉拢佛教与世俗的情感。起初佛教只在小范围内流传,民间百姓参与的较少,所以腊八日并没有被大众普及固定为一个节日,后来受佛家恩惠的小范围内的百姓们,除了接受寺院馈赠的粥外也逐渐在这一天亲自煮粥并将其分与邻里乡亲。到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发展与繁荣,佛教徒愈来愈多,也由于施粥这一习俗易于深入人心,所以知道并参与这一天节日活动的世俗百姓也呈现增多的趋势。隋唐时期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寺院在腊月八日这一天的活动逐渐增多并固定下来,腊月八日这一本为佛家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逐渐被普及到大众民间。直至北宋,上到官方下到百姓均争相煮粥,并命名为腊八粥,腊八节终被固定下来,成为一个全国性节日。各地也在喝腊八粥这一习俗之外,增加了一些其他的风俗,如腌制腊八蒜等,由此腊八节逐渐被丰富充实起来,腊八日也被赋予了不同于其他日子的特殊意义。尤其是唐宋之际腊日节的衰微,使得腊八节更加呈现出一种兴盛的状态。
本为寺院“成道节”的腊八节,为何偏偏得以在宋代兴盛并普及全国,自然跟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一方面,佛教在经历晚唐五代的短暂衰落②历史上有名的“三武一宗灭佛”,其中唐武宗灭佛和后周世宗灭佛即发生在这一时间段内。之后,在宋代迎来发展的另一个高峰。据佛教研究者研究,宋代随着佛教教义简化,佛教修行法门的简便,以及主张入世的精神,使其风行于平民大众之中,呈现世俗化、平民化的态势。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自宋以后,佛教已入中国人之骨髓,不能脱离。”[13]103佛教在宋代于平民百姓中发展如此,本源于佛教、以佛教为精神内核的腊八节,自然得益于佛教的发展而获得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且林立的佛寺、数量极大的佛教徒也为腊八节提供了举办的场所和筹办的人力,使得腊八节迅速兴盛于全国。
另一方面,腊八节作为一种节日文化,它的兴盛与经济、政治和人们的文化心态都有莫大的关系。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藏富于民,民众自身有承办这种节日的经济基础;政治上,宋代内忧外患,国家对外战争连年失利,尤其是北宋末年对外献币乞和,又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北上收复故土一直无望,民众对朝廷可谓极其失望,只能寻求精神慰藉,而拥有佛家乐善好施、因果报应等信仰意义的腊八节恰好适应了人们要求调节生活和抚慰身心的需求;当然,腊八节在宋代兴盛也与宋代市民文化兴起密切相关,宋代城市坊墙被推倒,市民之间联系加强,全民性的节日当然更加充满活力,市民追求娱乐,乐于精神享受,腊八节这种文化内涵丰富、适于民间百姓自庆的节日自然是得到市民的追捧与热爱。因此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在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使得腊八节在有宋一代得以成型并兴盛。
宋以后的元明清三代,由于元朝废除了腊日节,作为农闲时节、年节之前的重要节日——腊八节,更是盛况空前。例如元代《析津志辑佚·岁纪》中记载:“宫苑以八日佛成道日,煮腊八粥,帝师亦进。士庶有力之家,丰杀不同,馈送相尚……”[14]212刘若愚著《明宫史》火集《饮食好尚·十二月》中描述宫中吃腊八粥的情形:“初八日,吃‘腊八粥’。先期数日,将红枣槌破泡汤,至初八早,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供佛圣前;户墉、园树、井灶之上,各分布之。举家皆吃,或亦互相馈送,夸精美也。”[15]90据《明会典》①申时行《明会典》(万历朝重修本),中华书局1989年版。等记载,腊八日皇帝还会赐宴群臣;清代,皇家成员更是要在这一天向文武百官赐腊八粥,并向各大寺院发放米、果等贡品,供僧人食用。据传道光皇帝还曾亲作《腊八粥》一诗,可见无论宫廷还是民间,过腊八节、吃腊八粥都颇受重视。
据此腊八节应是经历了一个源于佛家、渐入世俗,并由京城向乡村普及过渡的过程,且成型于宋后,一直到清朝,都是一个上到宫廷下到民间举国共庆的节日。只是近代以来,随着破除封建迷信,腊八日以往被赋予的特殊意义被蔑视,导致腊八节节俗衰微,除部分地区(主要是农村地区)保留有腊八节的一些习俗之外,大多数的城市呈现出一种只知腊八粥不知腊八节的状态。即使在乡村,腊八节也已不被隆重对待。
陕西地区唐代为京师所在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节日文化尤为昌盛。而唐宋时期又是腊八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由隋唐至宋,除了唐武宗和后周世宗“灭佛”外,其他皇帝一般不限制佛教的发展,有些甚至是支持佛教的发展,因此与佛教息息相关的腊八节在此历史阶段便得到了较好的普及、传承与发展。腊八节作为唐宋时期兴起的节日在陕西地区的流传尤为值得关注。
俗语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腊八节虽在唐宋时期逐步发展为全国普庆之节日,但各地节俗并不完全一致,纵如腊八粥各地亦有不同的吃法与讲究。陕西地区南北跨度大,陕北地处高原风沙之地,民风粗犷彪悍,崇鬼魅灵多巫俗;关中则在渭河平原上,又是唐代京畿之地,物产丰富,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素来讲求礼仪,节日习俗自然更为繁琐庄重;陕南北靠秦岭,南依巴山,属巴蜀文化圈,又受荆楚文化与湖湘文化影响颇深,隆重的祠祀环节是该地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的南北差异造就了陕北、关中、陕南三地不同的人文风俗,在庆祝腊八节时,陕西地区习俗自古便不甚相同。
陕北地区古近边塞之地,人烟荒芜,但相对恶劣的地理环境条件反而塑造了其独特而又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尤其年节文化更是独特。腊八节历来是陕北重要的节日之一。腊八这一天,陕北人同样要吃腊八粥,据延安市地方志记载:“腊八日,家家合米面豆肉菜果为粥,未旦食之,互相馈送。”[16]206榆林市地方志也有记录曰:“十二月八日,谓之‘腊八’。用米豆八种作粥,名腊八。”[17]卷一对于腊八粥“未旦食之”的习俗,陕北地区至今仍有流传,因为要在天亮之前吃,所以陕北人的腊八粥一般都是在腊八的前一天晚上熬煮并将其放置锅中焖到次日,因此陕北人通常把腊八粥称作“焖饭”②亦称为“餴饭”或“懵饭”。。除了食腊八粥以外,在陕北地区还有一些其他习俗,如,“十二月八日……造腊酒”[18]272;“怀俗……十二月八日,谓之‘腊八’……剥兔脑和白面为丸,名腊八丸,临产催生最验”[17]卷一;“未曙煮粥……晚置木炭冰块于门之左右,谓黑白虎守门,以警鬼魅”。[19]465可见腊月初八日被人为地赋予了一些吉祥而又神奇的意义,所以人们特意在这一天酿酒、造药、驱邪,以祷安康。此外,榆林米脂一带,还有挂腊八穂的习俗。在腊八这天妇女用谷秆编织成谷穗子,内装红枣,缝在小孩的衣服肩上,既祈求小孩健康成长,早日成家立业;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关中一带的民众向来重视传统节日,腊八节也不例外。吃腊八粥作为腊八节最普遍的节俗,在关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与陕北不同,关中地区的腊八粥是在腊八日清晨所做,但做粥的原材料大致一致,据咸阳市地方志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八节。是早,皆以米豆作粥,杂以蔬肉,名曰腊八粥,互相馈送。”[20]3362由于腊八节本就起源于佛家寺院,腊八粥亦是当时佛寺施粥以济穷苦人民的良善之俗,因此由地方志记载可知,善良热情的陕西人继承了腊八节流传之初腊八送粥的本意——“杂米菽诸果为粥,相送以饭穷人”。[21]193
腊八节既发源于佛门寺院,自然有与佛相关的习俗——洗僧、浴佛,此习俗唐已有之,可以说是腊八节最早的习俗。唐代僧人道士所撰《诸经要集》卷八《洗僧缘第五》谓:“佛以腊月八日,神通降伏六师。六师不如,投水而死。仍广说法度诸外道,外道伏化,白佛言:佛以法水洗我心垢,我今请僧洗浴以除身秽,仍除常缘也。”这是关于腊八日洗僧的明确记载,可见腊八日众僧沐浴是为除垢净身、转除罪障。关中地区唐时为京畿之地,佛教文化繁荣,浴佛的习俗便也更好地传承了下来,清光绪年间永寿地方志记载:“腊八日踵浴佛之事,啖粥亦宜……今古同也。”[22]53对于陕北和陕南地区有无此习俗,因史料未记,故不可得证。
浴佛之外,关中地区的各区县在腊八节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风俗。如长安一带的古俗在这一天要煮肉糜,抛洒在花木之上,谓之“不歇枝”,寓意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乾县、礼泉一带则讲究在这一天要给老人送粥,丈人家尤其要请女婿吃粥;华阴市民众会在这一天煮腊八面敬神;铜川地区的农村,在腊八节这天流传着为幼男幼女剃头发的习俗,认为这天理发大吉大利;宝鸡地区的陇县农村,在腊八粥内混煮荞面饺子,俗称“雀儿头”,是节日的特殊风味食品,这一天五更时,当地农民还会在不见日光时敲取大冰块置放于粪堆之上,名曰“堆冰狗”,传说这样可免除庄稼病虫害;渭南富平县一带民众在腊八节这天则与陕北人一样喜欢酿酒,名曰“腊脚”。
商洛市镇安县有志记曰:“节序以元旦为重,元霄、端午、中秋,称家有无,以为庆赏。清明扫墓,七月荐新。居城之家,有过重阳,贺冬至者。深沟峻岭,单家独户,除元旦外,余多不知为何节。山中无历日,信然。”[23]234由此可见,受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陕南地区“居城之家”与生活在深山里的百姓对待节日呈现完全不同的反应,深山百姓节日文化氛围较为淡漠。对于腊八节,陕南除了吃腊八粥外,其它习俗无甚记述。比较特殊的是,陕南人的腊八粥分“五味”和“八味”两种,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后者在上述五种原料外再加大肉丁、豆腐、萝卜,及调味品;并在食腊八粥之后,“益之以酒馔”。浓厚的节日祠祀文化也使得腊八粥因供奉祖先和粮仓而成为此地独具特色的习俗之一。
陕西地区的腊八节在陕北、关中及陕南三个区域形成了各有特色的节日风俗,腊八节节俗的传承与留存状态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陕北制腊药、“警鬼魅”,对鬼灵神迹的崇信可见一斑;关中则继承了唐宋以来最初流传的腊八节俗,例如洗僧、浴佛;陕南由于资料的匮乏,我们对其近现代之前的腊八节俗已知之甚少,但用腊八粥祭祀祖先一例可知陕南民众对于节日祠祀的分外重视。
综上,陕北、关中、陕南三地腊八节习俗的传承与区域特征,清晰地表明了风俗所具有的时代性和地区性,也正是这一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进一步传播与普及。腊八节从唐代雏形显现,到宋代成型兴盛,直到元明清的大发展,其节俗也在不断地被丰富发展,除了节日起源本身就带有的佛教文化意义外,其后世的节俗也被不断地赋予各种神奇吉祥的意义。如此有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何以在现代没落至此?笔者猜测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源起有争论,众说纷纭。关于腊八节起源的争论在本文第一部分已重点论述,此不赘述。源起不明确造成的节日困惑,自然影响人们过此节的意志。
二是腊八粥等腊八节食俗讲求的是举家皆吃、馈送相尚、乐善好施,然而近代以来,种种因素造成家族之间相距甚远,邻里关系又比较淡漠,因此这一节俗意义变得虚无缥缈、无法实施,因此虽然吃腊八粥至今在民间还流行,但是腊八粥本身所原有的一些意义已经被泯灭了;另外,像腊八丸催产灵验等被赋有神奇意义的节俗不符合当今社会的价值观,人们已不再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这类说辞,自然也不相信这些东西会有或神奇或吉祥的作用,因此这些节俗在近现代破除封建迷信活动的影响下已被作为愚昧民俗所摒弃。
三是虽然节俗丰富,但是节日娱乐活动却很少,无法吸引当今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关注,群众基础变得薄弱。因此要想腊八节恢复到古时之盛形,关注到这几点因素,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必不可少。
陕西是我国地理区划上一个重要的空间单位,尤其是在赵宋以前,长时间为都城所在地。唐宋之际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尤其是文化制度层面以及社会生活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节日作为大众精神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个结合点,对其进行研究必不可少。腊八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起初虽是源于佛门寺院,但唐宋之际,其渐入世俗,并与本土民间信仰相结合,逐步成为我国近古时期上至皇家宫廷下至民间百姓的重大节日,节俗丰富,意义深远。腊八节是外来宗教与我国本土民风民情相融合的产物,是值得我们重视与保护的传统文化。
[1]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应邵,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崔高维,校点.礼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5]宗懔,撰;宋金龙,校注.荆楚岁时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6]吴自牧.梦粱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7]姚宽,撰;孔凡礼,点校.西溪丛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3.
[8]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
[9]陈梦雷,编纂;蒋锡廷,校订.古今图书集成[M].成都:巴蜀书社,1985.
[10]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1]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12]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3]吴宓.吴宓日记(1917—1924)[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4]熊梦祥.析津志辑佚[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15]刘若愚.明宫史[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
[16]何炳武.黄陵县志校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17]苏其炤,何炳勋.陕西怀远县志[M].刻本.1928(民国十七年).
[18]郑汝璧.延绥镇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9]余正东,纂修;黎锦熙,校订(.民国)宜川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20]曹骥观.民国续修醴泉县志稿[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21]袁文观(.乾隆)同官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
[22]郑德枢(.光绪)永寿县新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23]聂焘(.乾隆)镇安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