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俊俊
阅读是个体通过感觉、知觉和思维等多种心理过程来理解、认知阅读材料中具有客观意义的文字符号的心智过程,是个体掌握文章的内容形式、吸收书籍的精华并应用于生活的社会实践过程。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保证,对提升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要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但是,我国小学生在阅读习惯方面还存在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阅读目的不明确、阅读方法不正确、阅读课外书重趣轻知等问题。
我国研究者对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并且提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薛晓嫘指出: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通过经常性重复的模仿而获得的阅读行为,这种行为不易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并能呈现出阅读行为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读什么、读多少以及怎么读。郭站坡认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应包括: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中感悟领会的习惯,有目的地选读、多读的习惯。庞作娟将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研究概括为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兴趣、阅读方式、阅读方法和阅读意志,并强调使学生养成“爱读”、“乐读”、“会读”和“坚持读”的良好阅读习惯。
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对于小学生应当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等方面达成了共识。但是学者对阅读习惯的界定只是基于不同的观测点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归总,大多立足于学科语文教学的经验来提出自己的观点,真正意义上的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理论研究体系还未形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30年的教育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获得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学习、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年之前,尤其是12岁以前是培养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五、六年级之前,是学生阅读能力稳步提高的阶段;五、六年级之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开始减缓,阅读能力曲线趋于平坦。对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研究者对阅读习惯养成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小学阶段是阅读养成敏感期的认识已经达成共识,但未能说明小学生某一年龄阶段阅读习惯的具体特征以及各年龄阶段间小学生阅读习惯存在的差异。
通过查阅并整理2000-2017年国内发行的刊物上关于阅读习惯养成的文章,了解我国关于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现状。首先以“阅读习惯”为检索关键词,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2000年-2017年的相关研究进行检索,共检索到17885条结果。随后,将检索条件设定为“主题=小学生and阅读习惯”,共检索到2200余篇相关文献。最后,以“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为检索主题,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0篇。
从历年文献分布来看,从2000年至今,关于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文献,每年平均为4.7篇,数量较为薄弱。虽然早在20世纪90年代时,教育界已开始注意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但研究的理论依据不足,研究领域狭窄。自2005年以后,关于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开始大量涌现,到2011年达到第一个小高峰。社会各界认识到补课、布置超额的作业并不能提高学生成绩,但阅读可以做到这一点。至2015年达到第二个小高峰。此次文献量的增加与当时“发展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出具有密切的关系。其研究层面主要涉及小学生阅读习惯存在哪些问题,提出改进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建议,等等。
从总体来看,从2005年以来关于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文献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关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多数研究者主要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推荐高质量的阅读书目等视角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是学生认真对待阅读材料、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隗媛媛、蹇世琼提出:尊重小学生的心理需要,拉近师生关系,用师生间的良好关系来引导学生积极阅读;通过教学评价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丁兴宁则认同家校合作,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推行阅读计划,提倡教师阅读和亲子阅读,建设阅读课程和相关的评价激励制度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长期培养阅读习惯。
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相当于给予学生开启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林华指出:教师应当教会学生精读、略读、默读等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建立词库,摘录批注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示格言、精彩生动的句子,进而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并形成习惯。徐瑾认为,教师、家长和孩子应共同制定合理的阅读时间表,固定每天的阅读时间和地点;学生要养成默读的习惯,适时提高阅读的速度。刘萍则提出“速读-寻找知识点-摘记”的浏览式读书法和“目的-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筛选式读书法,提倡学生开放式阅读、个性化阅读。
好书会影响人的一生,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刘烨杨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认为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学段、性别、心理特点的差异选择有针对性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要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些学者认为,小学生的智力、情感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他们正处于个性向社会化转换的关键时期,教师、家长应根据他们的认知能力提供合适的书籍,也要给小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书籍的机会,以促使学生养成“乐读”“乐享”的阅读习惯。
在众多关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的文章中,研究者多从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家校合作为学生推荐书籍等理论和宏观的层面进行探讨。在整个过程中,研究成果以感性的、经验性的总结为主。其推论的过程逻辑性不清,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实践体系。面向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其研究者多为研究生或中小学教师,或缺乏实证,或缺乏权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界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开始关注和研究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不断深入和细化,研究范围和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又为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进一步探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国内已有的关于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结论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关于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主要聚焦学校、教师、家庭、学生等人文因素,对于社会公众、图书馆等公共阅读场所对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作用研究不多。图书馆是提供亲子阅读、同伴间合作阅读、学生间分层阅读的最佳场所,所以在以后研究中,研究者要深入图书馆领域,发挥其对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
二是研究方法以调查研究法为主,大多研究者通过调查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培养策略,只是调查的区域和研究对象不同。未来研究视角应更多元化,既要研究智力因素,又要体现小学生的阅读情感和实际感受。
三是研究理论基础薄弱,大多以课堂教学经验总结为主,过多注重质性研究和经验性的陈述,缺乏对培养策略进行深刻探讨和实证检验。研究要以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为依据,将小学生阅读习惯、阅读规律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相结合,提出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个性特点的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四是教育信息化对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影响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只是单一地将信息技术与阅读捆绑在一起,未能将学校、家长资源、信息技术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进行整合。教师、家长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对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影响、信息化阅读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等都是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