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霞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中心小学)
在小学美术教学时期,学生的心智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多数学生对于美术或艺术的理解以及表达仍然停留在表面,学生的想象力无法得到发挥,只懂得运用基本的绘画方式进行绘画,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都没有得到培养,加入自己风格的绘画更是少之又少。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小学美术教师运用科学而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在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同时,学生也可以以专业的方式运用自己的想象力。
第一,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少和受教育时间较短,对于美术的艺术认知是比较匮乏的。美术作品带有浓厚的个人风格和时代文化,而现代的小学生首先对历史的了解很少,并且美术的教学内容对比现代的漫画作品并不是生动而有趣的。加上部分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美术知识讲解得过于高深,就很容易导致小学生对其无兴趣。
第二,现在很多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在美术领域的培养并不重视,而学校的多数教师也一直告诫小学生美术只是闲余的爱好,学生还应是以主科学习为主。在这种轻视美术教育的前提下,小学生也会被影响从而轻视美术,最后会把学习美术当做可有可无的过程,这种随便和消极心态,直接决定了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无创新的能力。同时部分美术教师会进行统一性的教学,限制学生的绘画内容。
第三,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样多元的娱乐方式进入到了小学生的生活中,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进步,大量而丰富的动漫和游戏都在吸引着小学生的注意力。现代的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变化,学生校外时间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各种因素都在影响着小学美术教学。
很多小学生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绘画是属于深奥的艺术领域,自己是无法进入高层次的艺术境界中。这是不正确的想法,任何模式的美术都会有生活的影子,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应在生活化的教学中寻求突破,所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第一步,首先应把美术与小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一味要求学生创作另类或少见的美术作品。如:美术教师在让学生创作绘画作品时,不一定是彩虹、小动物等色彩鲜艳的事物,也可以是学生“生活的缩影”,这“缩影”可以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包括:客厅、餐厅、游记或更小的范围,如:书桌、衣柜等以学生的视角进行绘画。绘画的形式,可以是“真实”或“想象”。想象也就是让学生积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把抽象和现实进行融合,如:书桌上书本的拟人化或动物化等。
“真实”也可适当融入夸张的表现方式。其内容可以把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人、物等大小或颜色进行颠倒,如:餐桌上面摆放的食物和装饰,但用餐的工具或人则可以发生多种的变化。教师通过把用餐的人物缩小或放大餐具,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自己喜好的方式进行绘画。
说起美术,学生自然会想到色彩,不同的小学生,性格是不同的,喜欢的主颜色和颜色的搭配也不相同,如:有的学生喜欢偏真实的颜色搭配,有的学生则喜欢多种颜色组成的卡通图画。现代的小学生通过电视和网络,可以看到各种影视剧和动漫,其服装和特效,很多都拥有丰富、多样而夸张的色彩,而小学美术教学中在颜色的丰富度上往往有些不足,所以可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颜色的强烈度稍显弱势。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强烈的颜色反差对比,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学生视觉感受,另一方面也可令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得到更好的表现,在美术创作时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应用。如:风景画中金红色的河流,蓝色的树叶和七彩的花朵。在绘画动物时,则可把各种生物的颜色进行改变,如:绿色的马鬃毛,紫色的老虎花纹等。这样小学生首先在绘画时会感到更多的乐趣,将个性更加容易融入画中,创新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
每一个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程度都有所区别,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就令学生之间的美术水平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差距。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有限,无法实现一对一的创新培养,而小学生玩乐之心较重,很多事情或游戏要多人一起做才更有意思。教师则可利用这一特征来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因为学习的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如: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美术作业的过程中,把作业内容分成多个部分,一个或两个学生负责一个部分。如:绘画植物可以分成:花瓣、花蕊、枝叶、昆虫和阳光背景等,以此让对美术兴趣较高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减轻了美术教师的教学负担,又令学生在多人合作中发挥了自己的个性和价值。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注意对于学生自由度的控制,过于自由则容易令学生的美术作品混乱无序,这一点则需要美术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而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王建锋.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6(16).
[2]周月红.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