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语文教学

2018-02-25 02:42刘新慧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作文心理

刘新慧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旧城山小学)

小学高年级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较低年级学生都有了显著的变化,他们正在向青春期过度。其自我意识、被认同需求等因素都在逐步提升。但学生进入高年级后,课业负担沉重,家长、老师更加注重他们的学习成绩,尤其那些知识接受能力较差的“学困生”和经常给班级带来麻烦的“问题生”备受冷落。在家庭、学校的双重压力下,导致很多学生存有自卑、任性、抑郁等心理问题。另外,电视、电脑,手机、网络上的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对学生存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小学生即使到了高年级,也只是十多岁的孩子,有了问题自我调节能力较差。语文是小学的主要学科,人文色彩浓重,所以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阵地,语文老师必须要充分利用本学科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一、挖掘教材丰富的思想内涵,陶冶学生纯真美好的心灵

语文教科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良好素材,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最好帮手。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它汇聚了浓厚多彩的知识,浓缩了很多美好的道德取向。从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里可以领略到作者美好的心灵、强烈的爱憎、智慧的人生。同时也能品读出优美的自然景色、闪亮的人物品格和深刻的做人的道理。通过这些文化精粹,就可以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传承给学生,让他们领略博大精深的祖国语言文字,陶冶纯真美好的心灵,并以此来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例如《珍珠鸟》一文,描写了人鸟和谐相处的动人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了“信赖就能创造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学习《七律·长征》则让学生感受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这时的语文课堂就变成了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阵地。给人启迪,发人深省,叩击着学生的心弦,从而陶冶了他们美好的心灵,避免了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品格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教师要为他们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班级教学氛围,使他们保持一种积极向上、阳光灿烂的心理,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班级的温暖。语文老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多,学生对语文老师依赖强,教师要用一颗慈母心去爱护学生,尤其要更多地关注班上的学困生,让学生愿意亲近老师,能与老师敞开心扉,并与老师一起享受学习的快乐。例如课堂上,教师安静地坐在讲台前,和学生一起参与阅读,领悟文章的美好,就会形成一种浓浓的师生读书氛围,也一定会让那些孜孜读书的孩子陶醉其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的优越条件,把优秀的散文、诗歌制作成课件,再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一边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边欣赏美丽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示在学生面前的平湖明月、秋光春色、亭台楼阁,能把他们带入引人入胜的仙境,从而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进而促使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审美情趣和健全向上的美好品格。

三、巧妙利用作文评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很在乎教师的体态语言。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赞美,都可能对他们身心产生积极的影响。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是语文老师常用的法宝,也是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平台,因为作文是生活、知识、情感的折射工具,有利于观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及心理状况,童言无忌,小学生的作文能写真事诉真情,吐露他们的心声。这是老师了解学生信息的窗口,也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学生写了作文,会很重视老师给予的评价,每个孩子都希望作文受到表扬,希望老师写出好的评语。所以,语文教师要重视作文评改这一教学环节,要字斟句酌地去审阅,写出恰切得当的评语,要肯定优点,指出努力方向,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如你的作文描写的故事非常精彩,连老师也被感动了,继续努力;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如果再写上一件事人物形象会更加突出;你的作文进步真大,相信下次会更加优秀等等。一旦从作文中发现学生心理不正常或者心态消极,就要想办法找出原因,并及时地给予疏通教育,把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迫切希望学生有一颗积极健康的心理,从而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顺利完成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迈进中学的校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我们要不断努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使学生积极乐观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江大伟.新课程下心理健康在小学语文课中的渗透[J].学科教育,2014,9(11):33-34.

[2]红梅.语文教学中的心理素质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28):45.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作文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