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洪芳
(吉林省德惠市万宝镇中心小学)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核心素养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学生所具备的数学思维模式和解题思想为基础,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中来,体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对于小学数学教育领域而言,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应包括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数学技能,以及积极的数学情感态度,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学学科本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核心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除了能够提高成绩之外,还能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为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很多数学教师习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灌输的教育方式,这样的课堂比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较为接近,因此,教师可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克与千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瓶子和罐子,然后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同时对这些瓶罐进行称重,通过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对“克与千克”的概念有所了解。又如,在教学“千克、克、吨”的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如下任务:回到家中询问家长,并记录每天的家庭支出,汇总出一周的开销情况。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记录相结合,由此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他们了解人民币的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有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
2.在知识与技能形成中培养核心素养
数学知识和技能是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可在数学教学中,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形成、发展与应用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概念是教材的核心,不同概念的关系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只有真正理解概念间的关系,才能将分类的思想方法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主题图,并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从中体会生活中同数相加的现象,当学生对此有了初步的认知后,可为学生创设坐飞机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数数相加体会每一架飞机所坐的相同人数,并向学生提出如何运用加法计算全部人数,由此可将乘法的意义渗透进去。又如,可为学生创设每辆车中有5个乘客,一共有5辆车的情境,提出乘法的意义,帮助学生了解相同加数的个数过多时,利用乘法求解更加方便。当学生对乘法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认识乘号以及乘法算式的写法,列出正确的算式,并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过程,由此除了能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之外,还能使他们的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3.运用生活情境创设培养核心素养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它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具有显著的效果。鉴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要考虑知识技能和学习成绩之外,还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虽然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但却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来开展教学,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以“找规律”为例,部分学生在学习后对教材中的内容有所了解和掌握,但是当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相关知识时,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此时教师可运用生活中的实例,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如贴瓷砖。在浴室中的一面墙上进行贴瓷砖,中间4块带有花纹的瓷砖拼成一个正方形,组成一个完整的图案,整面墙长有8个格,宽有6个格,让学生思考,4块砖拼成的图案贴在墙上的任意位置,有多种方法。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启发学生对图案进行平移,从而使其了解平移的规律,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着重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为此,数学教师要认清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促使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邹虹.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深度学习:以小学数学学习为例[J].华夏教师,2017(12):141-143.
[2]张淑玲.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1-42.
[3]陈冰卿.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若干思考[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