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临桂镇庙岭初中)
物理是初中教学活动中的一门基础又重要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强调观察、思维、实验和应用,这也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特点。初中物理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特点与目标,着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借助大量的实验教学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在实践操作中发现缺点,在反思中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首先需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上进心,诱发他们参与实践操作的动机和欲望,为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做好铺垫工作。初中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应当增强和他们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课堂上营造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鼓励他们尝试自主实践操作,并适当的增加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完善的物理知识学习方法。
举个例子,在进行《透镜成像》教学时,教师可先播放一小段视频:南极考察队的队员们在丢失火种的情况下,他们面对寒冷和饥饿,开动脑筋终于用“冰”重新取得火种。设置疑问:冰怎么可以用来取火呢?是否任意一块冰对着太阳光都可以取火?借此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诱发他们通过实践操作进行探究的动机。接着,教师利用平行激光源与光具盘演示透镜对光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焦点、焦距”等物理名词,让他们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阐述实焦点;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说明虚焦点。随后,引领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用冰取火”的原理,再利用太阳光、凸透镜、白纸大致测定凸透镜焦距,并用两种透镜分别观察手的指纹及远处的景物,在实践操作中知道透镜可以成像。
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八年级初次接触和系统地学习这门课程,存在着大量的疑问。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由易到难地开展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标与操作流程,循序渐进地发展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教师需先帮助学生巩固好理论知识,使其根据明确的实验目标与操作流程进行有目的和针对性的实践操作。
比如,在《重力 力的平衡》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先设计问题:凡是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不受力吗?请大家举例说明。学生作答: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的书本、吊着的电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接着,教师演示简单实验:提着书包不动。提问:如果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只受重力作用。追问:为什么现在没有落地而是静止,请画出受力示意图。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环节,教师可举例: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向下滑;电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启动时速度越来越快。提示:二力平衡需具备条件可能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组织学生根据提供的木块、勾码、细绳等器材设计和操作实验。
由于初中生的自主实践操作水平有限,为进一步培养与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模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分组实验,以此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要求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发展他们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初中物理实验一般是测量性与验证性实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为薄弱,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实验操作时,他们能够同步进行观看、学习、思考与操作,从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在这里,以《液体内部的压强》教学为例,教师可先演示实验: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管内。提问:玻璃管中倒水之前和之后橡皮膜的情况分别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橡皮膜由平变得向下凸起,随着水深度的增加凸起程度越来越大。演示实验:将水倒入侧壁有三个开口的玻璃圆管内,学生可以看到水从侧壁向外射出,开口越在下面水射出的距离越远,初步认识到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在小组内将压强计探头放入水中,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讨论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深度、方向、密度等有关,学生将压强计放在不同的深度、方向或盐水中进行实验,以此训练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借助学科特色与知识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多个方位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利用实验教学全力锻炼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关注物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之间的联系,进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1]肖利民.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J].人生十六七,2017(5):32.
[2]洪江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J].考试周刊,2016(A2):131.
[3]陈燕.初中物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路径探讨[J].中学物理,2016,34(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