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务工人员子女心理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2018-02-24 17:25陆桂萍
新课程 2018年6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农民工子女

陆桂萍

(白银区第六小学,甘肃 白银)

农民工长期游走于城市边缘,对子女教育缺乏持久的关爱、引导和管理,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的心理教育是每个城市的难点和薄弱环节,青少年又是一个特殊群体,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极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了解农民工子女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探讨形成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这对如何搞好城市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心理健康问题,解除务工人员后顾之忧、让城市务工子女受益、培养孩子文化素质、真正实现教育水平、促进社会安定团结都有积极的意义。

一、分析城市务工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物质欲强烈,觉得知识无用,学习态度有待纠正

改革开放的40年是经济腾飞的40年,物质文化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更看重实惠和利益,这种心态通过家长、社会、网络传递给了孩子,有些孩子更感兴趣的是什么什么好车、什么什么名牌,并且孩子对物质认知的年龄越来越小。而他们对精神文化显得淡漠并且不屑一顾,总觉得学习没什么用,长大能赚到钱就可以了,这种孩子一般都不怎么爱学习,还喜欢到处跟别的孩子宣传自己所谓的金钱观、价值观。

2.心理脆弱,对待困难的承受力较差

我们常说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在谈论自己的创业史时,往往会谈到自己曾经受到过的挫折,他们认为那是最得意的财富。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挫折,可是观察我们的有些孩子,他们在遇到不顺心的是或者是小小的失败时,往往会觉得世界在他们眼前都塌了,心理承受能力到了不堪一击的程度。

3.性格孤僻,缺乏与人交往能力

从农村上来的孩子,由于家庭原因,父母出于生计,往往忙于打工或者生意,跟孩子交流较少,有孩子就认为在家除了烦恼就是无聊。他们在对待人和事上往往无动于衷或者表现平淡,缺乏与之相对应的情感体验和表情。他们不喜欢和人交往,觉得别人都不怀好意,都鄙视自己,不想跟别人诉说自己的烦恼,表现出来就是不合群,性格孤僻。

4.自私、总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中国人口政策的原因,现在家庭即便是从农村来的孩子,大多数也是独生子女。因为孩子少,所以大人们总都惯着孩子,即使家庭条件困难,但在孩子身上总是尽量地满足,而疏忽了对孩子的心理教育,教育形势过分简单。多数孩子存在自私、任性、蛮横等不良心理。调查问卷中也突出了这个问题。

二、关于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置对策

什么是健康?我想,健康不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应该有心理的健康。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詹万生说: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如何能在当下的教育中让智力教育和心理教育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已成为我们教育的主题。

1.学校德育工作应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要主动。孩子成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所以个性培养、心理发展、身体发展都离不开学校,学校教育是重点。学校应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机构设置,配备心理辅导老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各科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要深入挖掘这一资源,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2.建立和完善专用心理咨询室的配置,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摆在学生良好心理行为的训练和引导上,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咨询指导,矫正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自立、自理、自主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学生带着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3.社会要加大对心理健康的宣传和培训工作,重视城市务工子员的心理教育。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不分城市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农民工在最底层的默默奋斗。因此,关注城市务工子女的心理教育,就能够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从而促进城市务工人员为社会更好地作出贡献。

总之,教育对每一个孩子都应是平等的,对外来务工子女这一“弱势群体”,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如果我们能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他们一样可以茁壮成长,绽放光彩。让我们用耐心和爱心去关心、尊重他们,用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去教育他们,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引导他们,让他们感受学校、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成长在温暖的集体里,让全体孩子成长在同一片蓝天,才能为社会造就全面合格的人才!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农民工子女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