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泰和县樟塘初中)
2016年初,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在秋季投入教学中使用。这看似只是一次小小的改名,实质上体现了国家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关注,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国家依法治国战略的积极回应,使得法治教育融入义务教育的每一个阶段,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法治观。
从义务教育实施以来,素质教育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然而在前几年,农村的很多学校依然打着“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的旗号,对学生实行封闭式管理与军事化训练。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农村,家长充分认可学校的做法,甚至有些家长还积极配合学校,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在应试教育中逐渐被抹杀。
砥砺奋进的五年,国家对农村地区加大了扶贫的力度,使得农村地区基本脱掉了贫困的帽子。农村经济条件好了,家长自然就关注起了孩子的教育问题。网络的迅速发展,也让家长与学校看到了农村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前家长的愿望就是“培养一个大学生,好改变家里贫穷的境况”,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渐渐好起来了,家长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农村学校也看到了应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再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在教育教学中灌输道德与法治的思想,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成长、健康成长。
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是农村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排,关注到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学生的差异出发,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自我觉醒阶段,是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关注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形成全面、健康的自我认知。同时初中生的个性心理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期,《道德与法治》中的课程,充分关注到了初中生心理、生理的变化。教师在教授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理上的变化,促使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化,培养学生逐渐成为一个能够独立面对社会的人,去掉父母的保护色,勇敢地走进周围的现实世界。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教学与教材教学,而是要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在行动中展现出来。例如,李老师是2班新来的班主任,同时也是教授《道德与法治》的教师。李老师一上任就让学生眼前一亮,同时也“苦不堪言”,刷新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传统看法。李老师经常在课间的时候把正在做作业的学生“赶”到教师外面去晒太阳,还让学生设计一次公益募捐活动的方案,让学生模拟一场在联合国的发言,让学生自主设计一场辩论赛……学校很多老师都在议论李老师的教学方法,有些年长的老师看不下去了,开始来劝导李老师安心教学,从各方面举例子教导李老师如何当好一个班主任。李老师只是淡淡一笑,在老师的议论声中,她又开始研究分层教学。现在她的时间越来越紧迫,她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兼顾班上每个小组的合作情况。班上的任课教师看她太辛苦了,就建议她少“折腾”,还说:“你不必每个学生都关注到,那样太累了,也没有太大效果。你就关注大多数学生就可以了,不必那么费劲的。”李老师也只是淡淡一笑,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在经过几个星期的时间后,李老师发现教学方法还可以再改进,在新的教学方法下,学生自主进行总结,写下学习的所思所想所得。又过了几个星期,李老师发现学生越来越活泼,思维也越来越清晰,在作业中常常能另辟蹊径,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
从教材到课堂,再从课堂到生活,《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渗入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小丽关注起了自己的变化。从小学升入初中,学校离家更远了,同班同学中很少有一个村子里的了,重要的是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改变了。以前发现自己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能拿到一个好成绩,现在不仅要认真听讲,课余时间也要多看书、多思考。身体好像也有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让小丽感到不安,为了不让新同学嘲笑自己,小丽很少说话,也总是勾着背走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小丽知道了很多关于身体变化的知识,原来那只是成长阶段的一部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小丽逐渐认识到正确的自己,她为自己的变化感到惊奇,同时也能用科学的知识解释自己的变化。小丽同时也走进了周围的环境中,她发现《道德与法治》中的很多案例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
今年十九大的顺利召开,为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培养人才,根本要依靠教育。”农村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比较薄弱,教师要充分学习十九大报告,在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的变化。
徐杨.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