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花滩中学)
教材,即教科书,是决定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一本好的教材能够引领学生兴致勃勃、富有成效地学习相关知识。然而,同样的一本教材,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它是一本完美无缺的好教材。但是,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这本教材就可能存在诸多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使用教材的学生存在现实的差异。如果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很小,教材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如果学生之间的差异过大,教材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就显而易见。
不可否认,川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但是,这只是对于城市学生而言的。笔者任教于一所农村中学,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使用的教材为川教版教材。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相对于城市初中的学生,农村初中的学生信息技术底子要薄许多。造成农村初中学生底子薄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在农村小学中,由于信息技术师资的缺乏以及升级比过低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二,在农村家庭中,家用电脑非常少,所以学生在家中使用电脑的机会少,甚至没有,致使农村学生信息技术底子薄。
更为形象地来说,对于城市学校的学生来说,川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是预备级的,即非常简单好用,而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川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是入门级的,即存在现实困难。
川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中“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这部分内容对于城市学生来说非常简单,但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因为像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CPU、内存、硬盘、键盘、鼠标、显示器等这些内容,对于城市学生来说早已耳熟能详,而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仍然比较陌生。
再比如说,像WPS、PPT、Word等这些办公软件对城市学生来说已经运用得非常熟练了,但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对这些办公软件还一知半解,有些甚至一无所知。
由此可见,由于农村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致使川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的起点显得过高。这是川教版信息技术新教材在农村中学中使用的一个突出问题。
学生基础薄弱就会间接导致他们接受知识速度过慢。川教版信息技术新教材中每一章节之间的知识衔接坡度,对于基础较好的城市初中学生来说,是恰到好处的。然而,对于基础薄弱、接受缓慢的农村初中学生而言,川教版信息技术新教材各个章节之间的坡度过陡。教材中的知识坡度过陡,势必就会对学生循序渐进、富有成效地学习相关知识造成困难。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坡度过大、困难重重,那么,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学习对象失去兴趣,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失去信心。
比如说,在川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刚刚学习完“计算机的发展与运用”之后,教材就向学生呈现了“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这两部分知识之间的坡度对于城市初中学生来说是“平缓”的,但是,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却是“陡峭”的。
由此可见,因为农村初中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过缓,所以川教版信息技术新教材各个章节之间的内容衔接显得坡度过陡。教材坡度过陡成为川教版信息技术教材在农村中学中使用的又一问题。
学生底子薄、接受慢,学习过程耗费的时间肯定就多。因为唯有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夯实学生的基础,进而提升学习的效率。然而,初中信息技术的课时数是有限的。有限的教学时间、薄弱的学生基础、缓慢的学习过程等使得川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容量就显得过大。事实上,对于基础扎实的城市初中学生来说,川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新教材的内容是适度的。如此一来,教材容量过大也就成为川教版信息技术教材在农村中学中使用的一个问题。
比如说,川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中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这部分内容包括DOS操作系统、WIN95操作系统、WIN98操作系统以及XP操作系统等。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学习这么多的内容,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来说,容量就显得比较大。
由此可见,有限的课时数与过大的教材容量之间也存在着现实的矛盾。同时,这也是川教版信息技术教材在农村中学中使用的一个棘手问题。
综上所述,川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新教材在农村中学使用中存在着起点过高、坡度过陡以及容量过大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作为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唯有实现用教材教,才能切实提升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着力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1]葛丽.推进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几点思考[J].华夏教师,2014(7):72.
[2]蔡小梅.浅析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4(1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