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肖寨门九年一贯制学校)
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竖笛是一种固定音高的乐器,由于它好学,好买,好带,所以我称它为“三好”乐器。学习竖笛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培养音准,增强音乐表现力,在视唱、唱歌、合唱和聆听教学过程中运用竖笛均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我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好演奏基础和注重竖笛对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实效性等方面来努力。下面,把我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对个别老师给予帮助,更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首先就应该从他们第一次接触竖笛开始。对于学生来说,对竖笛的构造、声音等都会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学生在第一次拿到竖笛时都很兴奋,这时候,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玩乐器,当学生发现和自己观察的结果不谋而合时,无形中也增强了自信心和积极性。让学生了解学习竖笛的简单知识外,我还和着伴奏为学生吹奏了几首音乐课本中学生学习过的歌曲,充分让学生意识到现在手中的这个小东西不是玩具,而是一件非常好的乐器。而那次最大的收获是,以后课堂中,我再也没有听到过竖笛发的那么噪的声音,只有他们自己也体会到了,才会主动地、有意识地去控制。
正确的演奏姿势是竖笛学习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演奏者的形象和演奏的质量。我把“抬头挺胸脚放平,两臂抬起眼望前”这十四个字写在黑板二侧,来规范学生的演奏姿势,以此纠正学生低头、坐立不直、踮脚和跷起二郎腿演奏的坏习惯。
演奏竖笛,是气息、手指、舌头三者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学生初学竖笛,要特别重视并加强基础练习,为以后更深入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我就从气息、手指和舌头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方法。
在呼吸方法训练方面,我弄一个透明的玻璃杯装3/4左右的水,一个柔软的吸管,然后向水中吹泡泡,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也做这样的试验,对比,发现学生吹出的泡泡大的大,小的小,还不连贯,也知道了想把泡泡吹好是一门工夫,只有气息匀了,平稳了才可以做到。通过水中的泡泡更直观地看到了自己的气息的变化,最主要的是,根本不用告诉他怎么吸气的问题,他不可能是用管子在水中吸口气过来,一定是用鼻子或张嘴吸气的。通过这样的一个方法,直接让学生掌握了快吸慢呼的呼吸方法及换气问题!当然,这个掌握好后,吹奏稳定的长音是不成问题的!
可以说指法是困扰我们老师最大的一个问题,有的学生一个月左右,手指仍然十分僵硬,不放松。这方面,我最开始的做法还是用水杯,但这次用的却是纸杯,装满水,让孩子体验把它单手端起来手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学生直接做到“松”“空”“柔”。“松”即放松,放松肩肘腕指,“空”即掌心要空,“柔”即手指按孔要柔和。找到这样的感觉后,再把这种感觉转移到竖笛上面,可以很好地解决手指僵硬的问题!当然,一手一个水杯,上下一端的效果是更好的!
吐音是竖笛演奏中最常用的一种。最开始先让学生在吹奏长音的基础上做无控制的吐音练习,掌握了吹奏吐音时舌头的动作后,开始进行有控制的吐音练习,随着速度的加快,十六分节奏的出现,感觉舌头跟不上的时候,这时候就可以告诉学生双吐的方法,我没有按传统教材教学生的双吐告诉学生“吐苦”,我告诉学生的是“大哥”,一个非常容易让学生记住并掌握的词语,现在已经有好些学生能演奏双吐和三吐的技巧了。
总之,竖笛是气息、手指、舌头三者的有机结合,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保证日后逐步提高吹奏水平。
我们学习竖笛,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竖笛的专业演奏者,而是借助竖笛,辅助我们的音乐教学。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在多种课型中应用竖笛参与教学活动。如歌曲《牧场上的家》一课,这首歌的速度适中,音程跨度也不大,比较适合竖笛吹奏,在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就先用竖笛吹奏整首旋律,然后再到唱谱,最后到填词,整个过程中,音准方面没遇到一点困难。
器乐进课堂这一教学辅助形式,就是一种比较合理和积极的教学手段,通过对竖笛的各种吹奏形式的练习,既活跃了教学气氛、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例如手指练习与吹奏练习、吹奏与欣赏、演奏和歌唱,演奏与打击乐等相结合的其他形式教学活动,通过听一听、吹一吹、练一练等多种形式,培养了学生的音准、节奏感、识谱能力,并引导学生直接亲身感受到旋律的美妙、体验音乐的无穷魅力,这样一方面使学生获得了不同的音响效果的情感体验,也丰富了艺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精神生活。
周夏.乐器进课堂教学浅析[J].广西教育,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