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霜
(贵州省沿河县谯家镇中心完小,贵州 沿河)
当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同素质教育理念是相一致的,使语文教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因此该阶段人文素养的培养重点是人际关系。在进行培养的时候,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并且与语文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充分结合[1]。
在人文素养中,其核心和关键是道德品质,与此同时,社会规律与心理活动规律等对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较大的制约作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行为有其决定因素,主要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对教学和学生今后的发展都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和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主要内容是简短的文章,这些文章中蕴含着比较丰富的教育意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有着绝对优势[2]。在良好的道德品质之下,学生可以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事物,使其良好人格得以发展。除此之外,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全面培养,可以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得到有效激发,根据相关文字描述进行感知和体验,使其情感内容更加丰富,促进其道德情感发展。从古到今,我国的教育都追求美,“美形”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学生人文素养的强化同其是非常一致的。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重要帮助,使其拥有文明和美好等品质,并且通过外在语言进行表现。小学生所处的阶段是比较特殊的,该阶段对其语言和行为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他们有着比较强的语言接受和模仿能力,不过其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是比较弱的。所以,在这一阶段中,教师需要对其语言和行为的教育和引导做到足够重视。
读书所指的是,对语文教材中的文化知识进行大量学习。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其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帮助,使其制订出读书计划,总结教材中有着较为深刻含义的字词句,然后学生对其进行精读,从中切实感受文章作者的情感,有效掌握文章内容。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真正体会到文章的内涵[3]。有的文章的灵活性比较突出,并且简短易懂,可以使人从中感受到其“物”;有的文章比较深刻,用词非常讲究,可以使人感受到其中的“理”;还有的文章有着非常丰富的情感,至情至性,可以使人从中感受到“情”。这些文章都需要反复阅读甚至背诵。
处于不同的时代之中,作者的思想也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在特定情境中同一词语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举例来说,“可爱”这一词语,从字面上来讲是讨人喜欢的意思。但是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这一词语带有严谨的意味。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目标,要实现该目标需要对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同时了解要通过何种方式探索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素养。当开展教学的时候,多种外在因素都会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产生相应影响和作用,主要包括课程安排和教学特征等,但是还有着比较大的欠缺[4]。对于教师来说,需要从两个角度给予学生立体感受,分别是时间和空间,一方面需要将语文课本作为切入点,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等,另一方面需要对学生的爱好等做到足够尊重。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将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是无法对学生发挥出真正作用的,久而久之,学生还会对其产生厌倦情绪。所以,开展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使学生在实践中切实感受,实现人文素养向实际行动的转变。比如,在郊游过程中遇到了年龄比较大的环卫工,他顶着烈日捡垃圾,教师可以抓住时机问学生,捡垃圾是很辛苦的,大家可以怎么帮助老人呢?孩子们都将自己的垃圾扔到了垃圾桶中。要保证人文素养深入学生心中,让学生将思想转换为行动,进行有效落实。
当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重视课本中人文元素的发现和探索,并且将这些人文元素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探究,从中发现,在新的课程改革之下,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提高是其重要目标。正是因为如此,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有所转变,不可继续应用传统教学观念,发挥先进教学思想的指导作用,使其引导教学实践,实现教学改革的全面开展,对语文教学资源进行再度开发,完成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空间的结合,进一步实现人文教育渗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活力,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李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新校园(中旬),2017(12):121.
[2]张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探讨[J].课外语文,2017(25):168.
[3]姜颜.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上),2017(9):151.
[4]李聪年.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9):12.
[5]拉扎提·木巴拉克.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7(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