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恩慈
(厦门市海沧区育才小学,福建 厦门)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数学思维及情感态度的培养,新课标要求将数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而数学绘本的应用恰恰符合这一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数学绘本又包含学生喜欢的精美的绘画和简单小故事等。借助数学绘本可以使原本抽象死板的数学课堂变得活泼、生动,而且具有灵动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为此,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析了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数学绘本为学生营造了贴近生活实践的情景,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生活中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这样使得数学不再遥远、生硬,而是更贴近生活。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给学生提供了听、看、讨论、练习的机会,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一年级“十的分解运算”时,就可以巧妙地结合《十个人快乐的搬家》的绘本,教师可以把颜色不同的铅笔当作是要搬家的“人”,分组进行活动,教师给每组发放两个盒子,一个空盒子和一个装有10支不同颜色铅笔的盒子,任务是将铅笔从所在盒子搬到空盒子里,每次搬走一支。首先,让学生数数一共有几支铅笔,每个颜色各几支,确定后就开始搬家,这个过程中每搬一次就让学生看看有多少支铅笔没搬家,每个颜色的各有几支,搬走了的又有几支,然后再到另一个盒子里确认结果是否正确,这样就为学生学习“十的分解运算”增添了无穷乐趣,为学生轻松掌握十以内的运算提供了很大帮助。
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特殊年龄及心理特征,童话故事对其有较强的吸引力,故事是每个小学生的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绘本中巧妙蕴藏惟妙惟肖的图片、灵动的故事情节及好玩且实用的数学知识,同时具有魔幻色彩的故事往往会给人留有无限的想象空间,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品味故事,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及想法,配合故事设计适当的延伸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学生合作思考机会,最终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拼组”时,笔者就采用了《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的绘本,绘本讲述一个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被坏魔法师控制,最后通过各种图形变换逃出控制的故事,通过色彩缤纷的图片与具有魔幻色彩的故事巧妙结合,可以引导学生将空间和几何概念与生活实践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还可以加上教师板书的辅助,比如用板书展示由方方正正的砖变成的大狗狗,再结合身边的黑板、书桌、课本等长方形做引导,使学生大胆想象,分组在白板上进行创意拼图,展示学生作品并互相评价,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开拓其数学思维。
图文并茂的绘本,有趣、生动且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但是我们不仅要会利用数学绘本,反过来还要倡导学生学会创作简单的绘本。创作绘本很简单,就是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并从中发现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大胆发挥想象,把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数学内容用简单的数字加图文罗列出来,制作成一系列有趣的图画,同时在其中穿插一些有趣的文字性小故事,最终绘制出具有孩子天马行空特点的精美绘本。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制作数学绘本”的活动。通过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无限的创造能力,使其创作出一份份承载着童真的数学绘本,让老师从中了解学生精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更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热爱。
总之,随着教育工作者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愈加重视,缺乏趣味性的传统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生动有趣的数学绘本正逐渐被广泛推广。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数学绘本更能满足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新知识的热情,在无形中充实了学生的头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及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切身体验数学思维的魅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最终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