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志林》中的代词考察

2018-02-24 01:38杨振法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古汉语第三人称东坡

杨振法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山西 太原030009)

《东坡志林》是宋代苏轼所著的一部杂说史论,是中古汉语的一部重要文献,使用的是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时期的语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古汉语后期语言的真实面貌。《东坡志林》中的代词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既有延续了上古、中古汉语的代词,也囊括了近代汉语初期的新兴代词。例如,人称代词除了沿用上古的“余”“予”“我”“汝”“吾”,也有近代汉语代词“你”“他”。指示代词“彼”“此”得到了大量的使用,近指代词“是”有向系词“是”演变的趋势。旁指代词“他”充当第三人称代词的情况愈加增多,疑问代词“孰”数量锐减,“谁”逐渐口语化。这充分体现了中古汉语与近代汉语交替时期的特点。

王力先生把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类,主要是按照代词的语法功能来划分的,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指示代词用来指称或区别人、事物,疑问代词表示疑问。本文采纳王力先生的观点,根据代词的语法功能将《东坡志林》中的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大类进行研究。

一、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

1.余

在《东坡志林》中,“余”出现57次,语法功能比较完备,可做主语、宾语、定语。

“余”做主语的例句,如:

余自海康适合浦,连日大雨,桥梁大坏,水无津涯。(《记过合浦》)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 ”(《游沙湖》)

余欲听之,而口不可。(《子瞻患赤眼》)

“余”做定语,附着在表人或物的名词之前,表示对人身份的限定或对物性状的说明。如:

余子琐琐,亦安足录哉!(《记刘原父语》)

平生我亦轻余子,晚岁谁人念此翁?(《记刘原父语》)

“余”做宾语,表示主语动作的承受者。如:

昔先友史经臣彦辅谓余:“阮籍登广武而叹。”(《广武叹》)

昨日太守杨君采、通判张公规邀余出游安国寺。(《养生难在去欲》)

2.吾

共计出现149次。

“吾”做主语,表示动作的发出者。如:

吾闻《战国策》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赠张鹗》)

吾当以斯时肇养黄中之气。(《记养黄中》)

吾来庐山,闻马道士嗜睡。(《措大吃饭》)

“吾”做定语,附着在表人或物的名词之前,表示对人或物体身份的限定。例如:

吾妻沈素事僧伽谨甚,一夕梦和尚告别。(《僧伽何国人》)

吾中子迨少羸多疾,若之相对坐为布气。(《书李若之事》)

吾僚友万乘,蝼蚁三军。(《录赵贫子语》)

“吾”做宾语,表示主语动作承受的对象。

浮玉老师元公欲为吾买田京口。(《买田求归》)

童子几百人,师独称吾与陈太初者。(《道士张易简》)

见刘原父,留吾剧饮数日。(《记刘原父语》)

3.予

共计出现65次。

做主语。如: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 (《游沙湖》)

予欣然从之。(《儋耳夜书》)

予尝梦客有携诗相过者。(《记梦》)

做定语,附着在表人、物的名词之前,表示对人、物身份的限定。如:

其人甚可予言。(《记梦》)

张愈,西蜀隐君子也,与予先君游。(《白云居士》)

妙总师参寥子,予友二十余年矣。(《付僧惠诚游吴中代书十二》)

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如:

昙秀来惠州见予,将去。(《昙秀相别》)

虔州鹤田处士王原子直不远千里访予于此。(《别王子直》)

琼士姜君来儋耳,日与予相从。(《别姜君》)

4.仆

男子的谦称,相当于“我”,出现19次。例如:

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记游庐山》)

仆在徐州,王子立、子敏皆馆于官舍。(《忆王子立》)

仆有此志久矣。(《乐天烧丹》)

5.我

出现59次。

多出现于口语中,在口语中“我”的使用频率最高。

做主语。如:

退之有言:我宁诘曲自世间。(《王烈石髓》)

公留之,不可,曰:我有罪,我与公卿游,我不复留。(《记道人问真》)

我能往,寇亦能往。(《周东迁失计》)

做宾语,为主语动作的承受者。如:

弟所教我者,是如此否?(《论修养帖寄子由》)

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记三养》)

客曰:“妇人以诗招我。 ”(《记鬼》)

做介词的宾语,构成介宾结构。如:

不致死,不得与我行此危事也。(《匈奴全兵》)

做定语,附着在表人、物的名词之前,表示对人、物身份的限定。如:

今我此身,若少动摇,如毛发许,便堕地狱。(《养生说》)

我师昔有寿塔南华之东数里。(《故南华长老重辨师逸事》)

我平生不足惟饭与睡耳。(《措大吃饭》)

通过对第一人称的考察发现,“吾”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第一人称代词,书面语色彩十分浓厚。“吾”的数量十分庞大,语法功能齐全。余(予)的数量居于其次的地位,主要用于书面语。 吾、余(予)均产生于上古时期[1]73,这是上古汉语依然强势的表现。“我”字数量占有一定规模,出现在口语词及诗歌中。第一人称代词显示旧成分在持续,而新成分在逐渐涌现。

(二)第二人称代词

1.汝

汝,用于文言色彩浓郁的句子中,它是上古汉语的遗存,在该书中出现17次。“汝”的使用者是文人官僚群体。

做主语。例如:

汝若不吾祟。(《记天心正法咒》)

汝年出八十,当为王者师,然后得道。(《徐则不传晋王广道》)

自言受记于师云:“汝后遇白石浮,当飞仙去。”(《尔朱道士炼朱砂丹》)

做宾语。例如:

冥吏追汝,使我先。(《陈昱被冥吏误追》)

太初微笑开目曰:“不复烦汝。”(《道士张易简》)

吾亦不汝苦。(《记天心正法咒》)

2.君

出现11次。

做主语。例如:

阅数局乃一展转,云:“君几局矣?”(《题李岩老》)

做宾语。下句第二个分句中的“君”做宾语:

君必异之,且代君。(《赵尧设计代周昌》)

(三)第三人称代词

1.其

相当于“它(他)”,出现了373次。

做主语。例如:

方其盛壮时,争夺肯少安!(《广武叹》)

做定语,意义相当于“它的”。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其名!(《广武叹》)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游白水书付过》)

晋王广闻其名,往召之。(《徐则不传晋王广道》)

做定语时,“其”和“中”“间”“一”搭配。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中”“其间”“其一”有复合黏着的痕迹。例如:

有人堕其中不能出,饥甚。(《辟谷说》)

兄接得,卯塔自开,其中舍利灿然如花。(《记子由梦塔》)

路见二僧,其一僧须发皆深青。(《记子由梦塔》)

2.之

做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出现了302次。例如: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游沙湖》)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游沙湖》)

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儋耳夜书》)

3.他

第三人称代词“他”由旁指代词“他”演变而来,表示某个参照点以外的人或事物,意为“别的”。第三人称代词表示以说话人和听话人为参照点 (会话活动以外的第三方,不参与直接对话),二者非常接近,所以“他”演变为第三人称代词的可能性最大。事实上,诸多学者一致认为,第三人称代词“他”确立于唐代,在后世逐渐发展,《东坡志林》中也有相关例子,共出现3次。

因念他一点圆明。(《论修养帖寄子由》)

如李长吉时事,以上帝召他。(《东坡升仙》)

旁一吏云:“不妨,此是唤醒他。”(《梦中作祭春牛文》)

二、指示代词

(一)近指代词

1.是

“是”在上古就已经出现,周文及《易》《诗》《尚书》中逐渐出现,春秋末期数量逐渐增多。《东坡志林》中,近指代词“是”占了较大比重,共出现161次,主要做定语、宾语。

做定语,可修饰“日”“岁”等时间名词,指示时间。

如:

是日六月晦,无月,碇宿大海中。(《记过合浦》)

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仆与梦得为穷之冠。(《马梦得同岁》)

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记游庐山》)

做介词宾语。例如:

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语》)

车与肉犹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赠张鹗》)

做定语,修饰物或人,表指示,并且有向近代汉语过渡的趋势。例如:

是僧岂所谓地藏菩萨耶?书此为世戒。(《李氏子再生说冥间事》)

见是法身,能见是报身,所见是化身。(《读坛经》)

做谓语。例如:

物之有气者能蛰,燕蛇虾蟆之类是也。(《冢中弃儿吸蟾气》)

此之谓摄主,古之人有为之者,季康子是也。(《摄主》)

2.此

表示这、这里、这个,共出现277次。可做定语,例如:

坐客懽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记游松江》)

心不离田,手不离宅。此语极有理。(《导引语》)

仆有此志久矣,而终无成者。(《乐天烧丹》)

(二)远指代词

远指代词是指示或标识时空、心理距离较大的代词。

1.其

做定语,义为“那个”,出现了42次。例如:

吸初日光咽之,其人亦随其所向。(《辟谷说》)

谨拜首稽首而记其事。(《记朝斗》)

全兵者,言匈奴自战其地。(《匈奴全兵》)

2.彼

做定语,“那、那个、那里”义,共出现17次。例如:

况彼妄庸子,而欲事所难。(《广武叹》)

然吾观之,终不如彼措大得吃饭三昧也。(《措大吃饭》)

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改观音咒》)

会吴远游之过彼,遂与俱来惠州。(《陆道士能诗》)

(三)旁指代词

旁指代词,指代说话人双方以外的人或物,对象是无定的,不确指的。内涵丰富,使用频率较高,功能较全。《东坡志林》中,“他”是唯一的旁称代词,做定语,义为“别的”,共出现6次。例如: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记游庐山》)

他日我痽,汝视物吾不禁也。(《子瞻患赤眼》)

他人或苟以借口。(《贺下不贺上》)

(四)无指代词

莫,是否定性无指代词,表示排除一切对象,意为“没有人、没有谁”或“没有什么”,出现了6次。例如:

莫之救者,以秦法重故也。(《赵高、李斯》)

萧、曹为政,莫之禁也。(《游士失职之祸》)

意都之人与邻之人,十九莫己若也。(《梁贾说》)

在《东坡志林》中,近指代词“是”出现161次,“此”出现277次,使用频率较高。旁指代词“他”有向第三人称代词演变的趋势。

三、疑问代词

1.何

作为疑问代词,它使用得最广泛、最频繁,出现116次。疑问代词“何”最早见于《尚书》一书,它既可以单独使用,表示询问事物、原因,也可以和其他词相连用,构成固定词组或固定结构,表示对原因的质疑、探询,如“何不”“何必”。

做定语。例如:

人世间何药可能有此效!(《修身历》)

反惊以走:“是何怪耶? ”(《梁贾说》)

然则当以何事去?(《论范增》)

做谓语。例如:

予往来吴中久矣,而不识此僧,何也?(《付僧惠诚游吴中代书十二》)

古有之而今不能,何也?(《汴河斗门》)

建之不才而秦不伐,何也?(《秦拙取楚》)

“何”经常与“不”“必”“以”“如”连用。 例如:

见老母曰:“何不逮其尾?”(《记樊山》)

晋惠帝问饥民何不食肉糜?(《论贫士》)

苟为不然,死则已矣,何必更埋!(《刘伯伦》)

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临皋闲题》)

使隐公诛翬而让桓,虽夷、齐何以尚兹?(《隐公不幸》)

若无缝,何以容世间蝼蚁?(《别石塔》)

一盌水如何漱得!(《诵经帖》)

有一人死而复生,问冥官如何修身。(《修身历》)

2.孰

表示“谁”,也可翻译为“哪个”,共出现6次。例如:

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临皋闲题》)

如叔安上言吾子以快活,未知孰贤与否?(《李邦直言周瑜》)

将于是乎在,其孰敢不严?(《武王非圣人》)

3.谁

“谁”的用法基本和现代汉语相同,在该书中做主语,共出现9次。例如:

仁宗问:“谁可代卿者?”(《真宗仁宗之信任》)

猫虎之尸,谁当为之?(《八蜡三代之戏礼》)

谁知畏九折,亦自是忠臣。(《记梦》)

在中古汉语后期,疑问代词不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变得较为丰富和复杂[1]636。在该书中,“何”属于高频词,出现116次,用途广泛,能构成“何不”“何以”“何必”“如何”等固定词组。“谁”的口语化色彩比较强烈,在该书中也有反映。

四、结语

《东坡志林》产生于中古汉语后期,既有存古,又有传承发展,少量代词已经显现出近代汉语的特性。本文对《东坡志林》中出现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进行了穷尽性的调查研究,梳理了代词的词义和语法功能,旨为研究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时期的代词发展趋势和规律提供参考。

[1] 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猜你喜欢
古汉语第三人称东坡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正反同辞”理论在古汉语教学中创新研究——以“罢极”训释为例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谈谈英语教学中 第三人称单数及其后面动词的用法
东坡诗元代接受论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用第三人称和自己说话能减压
It’s Your Turn, Roger! (I)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